ANP-SWOT模型在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020-06-29 06:19阳富强林子燚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矩阵方案

阳富强,林子燚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大学校园是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数量与日俱增,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交通事故、饮食卫生、寝室用电以及实验室火灾爆炸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大学校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因此,分析大学校园内外存在的各类安全环境影响因素,提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对加强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全文化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首次提出,近几十年来安全文化已经在高校实验室、核安全、煤矿企业、石油化工行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研究与发展。如Haghighi等[2]设计并实施了基于Geller和HBM模型的安全促进干预计划;Goncalves Filho等[3]采用成熟度模型来评估安全文化在建筑企业、油气行业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彭华松等[4]运用安全文化的四个内涵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李杰等[5]基于RPYS对安全文化的历史及演化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黄玺等[6]基于“六度传播”理论提出了“互联网+”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目前,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产能工业领域,且对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实验室并大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鉴于大学校园是一个对外全面开放的系统,社会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校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态势分析法即SWOT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方案制定与分析,该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挖掘出来,并按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然而,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能综合反映环境信息,存在因素分析主次不分、层次不清等问题[7-8]。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作为层次分析法(AHP)的扩展,主要用于解决决策问题因素组间的依赖和反馈关系,有助于理清层次关系,并考虑了不同层次的因素组及其组内因素间具有的关联或反馈关系[9]。为此,本文采用ANP-SWOT模型对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进行选择,从学校内外整体环境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大学校园安全各方面的因素,确认大学校园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并结合优势和机会提出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向,激励高校不断改进和发展校园安全文化。

1 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SWOT分析

态势分析法即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对大学校园内外安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有效工具,其通过分析校园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来制定最佳的优化方案[10]。

1.1 大学校园内部环境的优势分析

(1) 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安全文化重在各类安全理论知识学习和安全自救、安全预防知识的普及。因此,高校充分借助各种教育手段,加强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11]。例如:采取安全文化通识教育课、主题演讲、校园广播、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等安全知识,在开展安全意识、饮食卫生习惯、意外事故防范等显性安全问题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等隐性安全问题的隐患排查和预防。

(2) 校园安全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大了安全防范设施的投入。例如:为了保证治安值班通讯畅通,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全校各部门均按要求配置了灭火器,并定期进行维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在各个实验室安装了检测泄漏报警设施,并设置了化学品分类处置装置;在校园重点位置设立了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灯、消防栓等应急设施。安全设备的设置与完善为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基本上形成了物防、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保障体系。

(3) 多级安全管理组织联系紧密。高校除了构建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外,还加强了与公安、消防、卫生、综治办等部门间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

(4) 安全执行力度加大。安全执行力低下是高校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黑洞[12]。因此,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定期对校园安全卫生和寝室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排除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辅导员在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的情况下,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存在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并与家长沟通。

1.2 大学校园内部环境的劣势分析

(1) 安全理论知识学习与安全技能实践脱离。目前,高校学生安全理论知识学习及测验主要集中在文化课堂,消防器材操作、突发事件处置、大型疏散演练仅停留在书面,且实际操作次数少,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此外,部分学生缺乏自护自救意识,不能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自救能力。

(2) 学生缺乏有效的安全心理辅导。尽管各高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学生大多碍于情面或缺乏信任,即使存在心理疑惑也不愿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这使得心理咨询室形如虚设,未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烦恼和困惑。此外,学校经常忽视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未能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异常告知家长而错过最佳的专业治疗时机。

(3) 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就必须重视校园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例如:上下课高峰期间,校园道路常年处于混乱状态;校园路口摊位点聚集经常会导致交通堵塞;未有专人落实请假学生的安全事宜。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1.3 大学校园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1) 区域地域优势。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发展政策,同时更好地促进对外交流与协作,我国高校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向外学习安全文化的同时,引进了一批大型央企、外企来学校进行交流,并将企业安全文化引入到校园,这将有利于校企合作环节中的安全教育。

(2) “互联网+”模式普及与推广。如今,互联网已经得到广泛普及,“互联网+”的新模式也深入到高校教学环境。因此,高校可通过建立“互联网+安全文化”的新模式,将互联网平台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大数据等综合运用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以实现安全文化知识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播[13]。

1.4 大学校园外部环境的威胁分析

(1) 多元文化交叉融合。由于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存在暴力恐怖分子、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地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化和分化,这也是现代高校面临的一个危险因素[14]。

(2) 校园环境开放。我国许多高校地处城市开发新区,远离城市建设主体,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相对滞后。再者,学校普遍采取开放式办学,外来人员可以自由进出校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网络信贷安全事件频发。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得高校出现了网络信贷安全问题,“校园贷”因其形式内容多样化、欺骗技术隐蔽,学生很容易陷入财产风波中,这给部分学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精神和财产损失。

2 ANP-SWOT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2.1 ANP-SWOT模型的构建步骤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主要用于解决决策问题所具有的依赖和反馈关系,无需大量数据支持,主要依靠相关领域专家给分评判[15]。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因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依赖和反馈关系[16],可采用ANP-SWOT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

(1) 运用SWOT模型识别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通过矩阵分析制定出4个备选方案,并建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ANP-SWOT网络层次结构图。

(2) 根据确定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ANP-SWOT模型,对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进行量化评价,即运用“1~9标度法”,由专家进行评判,得到判断矩阵B:

(3) 判断矩阵B的特征值可由公式BW=λmaxW计算。其中,W为判断矩阵B的单位特征向量;λmax为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值,常用方根法计算其近似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将判断矩阵B的各行元素相乘,得到向量D:

(1)

对D取n次方根,得到向量T:

(2)

将T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向量W:

(3)

计算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值λmax:

(4)

其中,i=1,2,…,n;j=1,2,…,n。

(4) 通过判断矩阵求得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将特征向量W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wi,并引入一致性指标CI检验判断矩阵B的一致性结果[17],其计算公式如下:

(5)

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CI为一致性指标。

(5) 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1),利用下式计算一致性比率CR:

(6)

当一致性比率CR<0.1,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良好。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值Table 1 Value of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ex RI

(6) 将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汇总,可得到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值。

2.2 ANP-SWOT模型的应用

2.2.1 构建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SWOT分析矩阵

某高校是教育部、福建省共建的“双一流”高校,在校师生约4万余名,该校办学主体位于城市开发区,校园对外开放,周边居民以及社会人员可进入校园参观游玩。因此,校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治安管理工作相对复杂。通过对该大学校园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将优势和机会、劣势和机会、优势和威胁、劣势和威胁进行有机匹配组合,针对各个组合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构建SWOT分析矩阵,进而提出该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4种优化方案,见表2。由专家对SWOT分析矩阵中的因素进行两两评判打分,从而确定该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采用的优化策略方案,以提高该高校安全文化水平。

表2 某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SWOT分析矩阵Table 2 SWOT analysis matrix of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2.2.2 基于ANP-SWOT模型的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方案分析

(1) 构建ANP-SWOT网络层级结构图。将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作为总目标,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作为准则层,12个影响因素作为子准则层,由SWOT分析矩阵得出的4个备选方案作为方案层,建立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ANP-SWOT网络层级结构图[19],见图1。邀请大学校园安全管理领域的专家确定子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见图2。

图1 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ANP-SWOT网络层次结构图Fig.1 Diagram of ANP-SWOT network hierachical structure of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图2 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mental factors in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2) SWOT内部环境影响因素集的重要程度评判。以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为总目标,邀请5名大学校园安全管理领域专家,采用“1~9”标度法对准则层的4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采用AHP法进行分析并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值w1,再检验其一致性,见表3。

(3) 12个子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判。假设子影响因素之间不存在相互依赖和反馈关系,邀请专家打分,并对其进行两两比较,求得各子影响因素的局部权重值w2,在此基础上将其与SWOT各影响因素权重值w1相乘,得到SWOT子影响因素的整体权重值w3,见表4。

表3 在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总目标下各个影响因素的两两判断矩阵Table 3 Pairwise judgment matrix of each influencing factor under the general objective

在相互依赖和反馈关系下,采用AHP法判断子影响因素内的相关关系。由图2中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图,可计算得出各子影响因素内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并得到未赋权的超级矩阵w4,见表5。

表4 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SWOT影响因素和子影响因素的权重值Table 4 SWOT factors and sub-factors and the factor weights of university campus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表5 未赋权的超级矩阵Table 5 Unweighted supermatrix

将子影响因素的整体权重值w3乘以子影响因素内相互依赖作用下得到的超级矩阵w4,可求得在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总目标下的12个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总权重值w5:

w5=w3×w4=[0.092,0.053,0.238,0.096,0.167,0.235,0.075,0.082,0.123,0.059,0.022,0.026]T

由上述12个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总权重值可知,对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影响最大的有利因素为多级安全管理组织联系紧密(0.238),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0.235)、安全理论学习与安全技能脱离(0.167)、“互联网+”模式普及与推广(0.123)。

(4) 优化方案评价。分别以各个子影响因素作为准则,对4个备选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利用各子影响因素下的备选优化方案形成矩阵w6,从而得到4个备选优化方案的权重值w:

通过比较各备选优化方案的权重值可知,WO备选优化方案的权重值最大,为0.384,表明该备选优化方案是实现该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 结论与建议

(1) 基于ANP具有可分析系统内部因素间依存和反馈关系的优势,提出了基于ANP-SWOT模型的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优劣的评判方法。该方法在AHP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系统内部的三级准则对彼此间及优化方案的影响,实现了备选方案的综合性强和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并减少了大数据支持的需求。

(2) 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某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多级安全管理组织联系紧密对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最大,因此该高校在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内应建立严密的系统安全工作体系以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晰权责,对外应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同时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形成内外综合联系多位一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②某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优化方案为WO,因此该高校可以利用诸如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校园内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办法和预防方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在重视学生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并可开设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性和地域性;此外,该高校还应建立完善的双重预防机制,加强校园内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发现的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咨询服务,解决其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矩阵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矩阵
矩阵
矩阵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