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牡丹

2020-06-29 07:40穆斋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唐诗芍药洛阳

穆斋

在中国,说起什么花代表人间富贵,牡丹绝对是不二选择。提起牡丹,除了蒋大为老师的歌曲,最先跳入人们脑海的或许就是盛唐,有时想去选一句有关牡丹的唐诗用作微博文案,都是十分艰难的一件事,有关牡丹的诗句绝对让人挑花眼。而过了“世人甚爱牡丹”的李唐,宋朝也不全是“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人……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牡丹一名,在汉代就曾出现,而在唐代盛行开来,这两个字的意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根上生苗,故谓之牡,其花红色,故谓丹”。“牡”这个字,用在植物上,是指植物的雄株,根上生苗是说这种植物的繁殖繁殖是分株,当然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牡丹品种基本都是人工繁殖的,而李时珍所述也不能算错,毕竟野生牡丹的确可以通过主动的分株繁殖。

说起牡丹,有两个离不开的名词——芍药和唐朝。先說说芍药,随着《甄嬛传》的开播,刘禹锡的《赏牡丹》又被来来回回地翻出来念诵,“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虽然在今天牡丹的名气比芍药大了许多,但是在秦汉时期,芍药“出名”可是早于牡丹的,谁承想到了唐代,陪着牡丹走过“寂寂无名”的芍药成了“大明星”牡丹的陪衬,曾被叫做木芍药的牡丹花也开始“飞上枝头”。

说到牡丹在唐朝这个话题离不开一位传奇女性——武则天。关于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最为人熟知的版本,就是武则天下令百花齐放,唯有牡丹不畏强权,最终被女皇从长安贬去洛阳。在清代小说《镜花缘》中,这一段被注重描写:

“武后自从上林苑回宫,睡到黎明,宿酒已消。猛然想起昨日写诏之事,连忙起来,心内著实懊悔:酒后举动,过于孟浪,倘群花竟不开放,将来传扬出去,这场羞愧,如何遮掩?正在寻思,早有上林苑、群劳圃司花太监来报,各处群花大放……武后细细看去,只见众花惟牡丹尚未开放。即查群芳圃,亦是如此。不觉大怒道:‘朕自进宫以来,所有上林苑、群劳圃各花,每于早晚,俱令宫人加意浇灌,百般培养,自号‘督花天王。因素喜牡丹,尤加爱护:冬日则围布幔以避严霜,夏日则遮凉篷以避烈日。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分付太监:“即将各处牡丹,连根掘起,多架柴炭,立时烧毁。”

“太监答应,登时炭火齐备……

武后道:“原来他也晓得朕的炮制利害!既如此,权且施恩,把火撤去。”宫人遵旨,撤去火盆。霎时,各处牡丹大放。连那炭火炙枯的,也都照常开花……当时武后见牡丹已放,怒气虽消,心中究竟不快,因下一道御旨道:‘“昨朕赏雪,偶尔高兴,欲赴上苑赏花,曾降敕旨,令百花于来晨黎明齐放,以供玩赏。牡丹乃花中之王,理应遵旨先放。今开在群花之后,明系玩误。本应尽绝其种。姑念素列药品,尚属有用之材,著贬去洛阳。所有大内牡丹四千株,俟朕宴过群臣,即命兵部派人解赴洛阳,著该处节度使章更,每岁委员采贡丹皮若干石,以备药料之用。此旨下过,后来纷纷解往,日渐滋生,所以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阳最盛。”

这一段记述得详细,但实际上,牡丹迁往洛阳却仅仅是因为武则天家乡盛产牡丹,因为喜爱牡丹,她将家乡的牡丹移栽到了东都洛阳,由此牡丹在唐代宫中流行开来,人们在后世也知道这样一句“洛阳牡丹甲天下”。谈牡丹离不开唐代,谈唐代离不开唐诗,唐诗在牡丹上下的功夫数不胜数,而随着这些诗歌中描述牡丹的情景也可一窥唐代自牡丹流行开来以后由盛转衰的情态。最初,写牡丹的诗歌多描写宫闱、相府等地,例如,岑参在《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中描述了相府的牡丹:“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玉珮罥女萝,金印耀牡丹。”到了中唐时期,牡丹开始走进百姓家,当然是富贵百姓,而在佛教盛行的中唐,寺观牡丹在唐诗中又占据了别样的地位。等到了晚唐,牡丹也进入了它这一段辉煌的余晖,“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能南国对芳枝”。牡丹就这样见证了唐代的兴衰之变。

当然,唐代灭亡,牡丹并没有随之衰亡,在今日牡丹仍然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一种不断延续的见证。在北宋时期,牡丹在洛阳又一次确立了它的地位,“洛邑牡丹天下最”又将牡丹天下第一的口号喊了个响亮。在两宋时期,牡丹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随处种植,“土豪宋”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尽管征战不断,但这时的人们随着经济的恢复又开始“好事”,有“好事者”开始研究牡丹的养护与嫁接繁殖技术,技术的成熟带来的自然是壮大的发展。牡丹的品种在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增多,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提到24种,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中提到46种,而在他的《洛阳花木记》中,又将牡丹的种类扩充到了109种。由此牡丹文化又开始持续盛行。而技术的成熟除了扩充牡丹的种类,当然也少不了将这些美丽的花朵带到全国各地,随着南宋迁都,一路迁至商丘又迁至临安,南宋的牡丹文化,也就一路到了江南。在今后的千百年里,牡丹就这样在历史与文化的两端,时不时地显露自己的美丽。

而今天,河南洛阳的牡丹依旧繁盛,山东菏泽的牡丹也不遑多让,连东北地区辽宁葫芦岛也渐渐开始培植牡丹。这种美丽的、象征富贵的花朵,也渐渐走向了全球各地。这种硕大的花朵也招来了褒贬不一的声音,有人说她富贵,有人说她艳俗,自然也有人说她清丽。有人欣赏复瓣叠枝的大花朵,有人喜爱单瓣绽放的“大花伞”。这些争议似乎从未停止过,不过我想,如果牡丹有和人类相通的思想,见过了太多历史变迁的她,大概会这样想:Who Cares。

“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这就是复杂多样、经历丰富,占据了最精彩的历史与文学的人间富贵花——牡丹。

猜你喜欢
唐诗芍药洛阳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洛阳正大剧院
陆抑非《芍药》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芍药为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