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局部复发高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020-07-01 09:56韦昌武贺聚良廖世杰黄先盈詹新立肖增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肿物骨骼肌

韦昌武,刘 云,贺聚良,廖世杰,黄先盈,詹新立,肖增明

图1 患者影像资料 A.2013年5月28日MRI,显示皮下骨骼肌外见一梭形混杂信号,边界清,约7.2 cm×2.8 cm×9.5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骨皮质完整;B.2016年2月23 日MRI,显示肿物大小约8.3 cm×9.7 cm×13.9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皮下脂肪层变薄,局部缺损;C.2016年6月13日MRI,显示右侧大腿下段股内侧肌外见多个结节状混杂信号灶,部分融合成团,肿物大小约5.8 cm×6.7 cm×10.1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皮下脂肪层变薄,局部缺损,病灶突出其表面

患者,男,98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大腿拇指大小肿物,无压痛,无瘙痒,无皮肤破溃,质韧,活动度差,局部皮温稍高,3个月后肿物长至鸡蛋大小。于2012年2月15日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B超检查:于右侧大腿中部内侧肿物处皮下探及一个低回声团,大小4.1 cm×1.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欠均。肿物活检:黏液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Vimentin(+),CD68(+),SMA(-),CD20(-),S-100(-),Des(-),CD1a(-),α-AT(-),CD3(-),CD35(+),CD21(-)。于2012年2月17日行局部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2013年5月28日原肿瘤部位再次发现肿物,MRI显示:皮下骨骼肌外见一梭形混杂信号,边界清,大小约7.2 cm×2.8 cm×9.5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骨皮质完整(见图1A)。再次行肿物完整切除。因患者高龄,患者及家属拒绝术后进一步放化疗。2014年3月16日复查MRI,见右侧大腿下段内侧皮下脂肪层卵圆形肿物,大小约2.7 cm×4.3 cm×5.3 cm,内缘与骨骼肌分界清晰,外缘隆起。再行肿物切除术。2014年8月28日MRI显示: 未见复发征象。2015年3月23日CT显示:肿物大小约3.1 cm×5.1 cm,边清尚清。行肿物切除。2015年7月6日复查MRI显示:肿物大小约2.5 cm×1.8 cm×3.2 cm,脂肪层变薄,局部缺损。不排除病变复发可能,对比2015年3月23日CT,显示右大腿下段病灶缩小,家属暂不同意手术治疗。2016年2月23 日MRI显示:肿物大小约8.3 cm×9.7 cm×13.9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皮下脂肪层变薄,局部缺损(见图1B)。与2015年7月6日MRI对比,右大腿下段内侧见一巨大肿块影,提示病变复发,再次行肿物切除术。2016年6月13日复查MRI显示:右侧大腿下段股内侧肌外见多个结节状混杂信号灶,部分融合成团,大小约5.8 cm×6.7 cm×10.1 cm,内似见血管影,邻近肌肉受压,邻近皮下脂肪层变薄,局部缺损,病灶突出其表面(见图1C)。再次行肿物切除术。2016年9月22日患者因肿物再次增大,再次行肿物切除手术。患者4年内行7次肿物切除术,但均局部复发,每次复发浸润加深,胸部CT检查均未见转移病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发病以中老年居多,多呈浸润性生长且术后复发转移率极高,具有恶性度高、转移快、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肿物骨骼肌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阳光帮你减减肥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