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化工园区,助推安徽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7-01 07:00王淑文王涛邵超刘兵王燕宁秀军潘淼
安徽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智慧

王淑文,王涛,邵超,刘兵,王燕,宁秀军,潘淼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51)

化工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制造性行业,具有物料大进大出,能量高度积聚,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密集度高等特点,对于物流运输管理、环境集中治理、安全统一监管、能源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要求尤其突出。近几年来,化工企业安全环保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更加剧了化工产业的敏感程度,“谈化色变”愈演愈烈。究根溯源,化工安全环保事故是由于企业内部自主管理和外部安全监管执法不到位造成的。目前,在全行业退城入园、淘汰落后、面临更为严格的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大背景下,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被认为是园区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对于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及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智慧化工园区的特点

智慧园区是在开发区的空间区域内,融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1]。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更加考虑到化工产业的特殊性,以安全和生态理念为核心,物联网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应用为支撑,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实现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资源利用绿色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管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便捷化,促进园区发展向产业集聚型、生态环保绿色发展转变。智慧化工园区通常以高风险企业为重点防控对象,开展风险的全方位物联网监测与精细化治理,以智慧化应用实现风险主动防控,并利用专业人才服务助力提升园区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打造园区安全运营新模式。智慧化工园区体系建成后,除了直接为园区管委会服务外,还可实现企业和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连通,更好地提供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循环经济、战略发展等决策服务。

为满足园区日常办公和应急指挥要求,智慧化工园区应有支撑数据资源中心运行与服务的场地和环境,配备数据采集涉及的基础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资源中心机房,进而进行数据传输处理。目前,智慧化工园区体系的主要架构包括安全、环保、应急响应、物流运输、能源管理、智能服务等环节,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应急和智慧能源四大板块,见表1。

表1 智慧化工园区核心板块

由于涉及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管理,封闭园区的建设对于智慧化工园区也十分有必要。封闭园区指实行园区的封闭化管理,采用电子围栏等适用技术对园区周界全域进行入侵、破坏、逃逸、翻越等行为监测报警,对园区道路进行梳理,针对危化品物流运输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与管理。

2 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我国化工园区起步于二十世纪90 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建成一批规划合理、产业协同、管理规范,对地方经济具有极强带动作用的先进化工园区,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截至2018 年,全国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 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57 家,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2],从数量上看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在环保、安全等政策愈发严格的要求下,化工园区面临新一轮洗牌,将进入提质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化工园区的信息化改造,工信部发布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 年工作要点》,提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承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重点产业、重大工程的重要载体,要推动互联网+示范基地发展,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我国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已经推进了三年多,2016年,经工信部批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委员会授予山东聊城新材料产业园及浙江嘉兴港区“智慧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称号,其在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公共应用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以及危化品管理、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江苏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等17 家园区成为第二批试点创建单位。目前,全国超过10%的省级化工园区启动了智慧园区的建设工作[3],智慧园区正从示范试点向全行业稳步推进。

为规范智慧化工园区建设,2018年11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牵头正式启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共有15 个章节,包括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总则、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体系、环境生态、应急响应、能源管理、封闭园区、公共服务、园区办公、智慧决策、运维服务和保障体系等,适用于化工园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目前该标准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中,预计将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3 我省化工园区的智慧化建设进展

据统计,安徽省目前共有专业化工园区8 个,化工集中区和产业集聚区24 个左右,智慧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园区的管理方式还较为粗放,智慧化程度较高的园区也仅仅局限于安全、环境等方面,未能覆盖到节能管理、空间管理、运营管理、碳排放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各种管理未能有效整合。

图1 安徽省化工园区分布

东至经济开发区是我省最早开始建设的智慧化工园区,2016 年10 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6〕110号),把东至县纳入十个试点建设地区之一。东至经开区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搭建了智慧安监系统和智慧环保平台。智慧安监系统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实时监控和周期性审核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实现了政府智能化监管,主要包括“两个平台”即东至经开区安全监管平台和企业安全管理平台,“三个系统”即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安全预警系统,可识别重大风险,全面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事故。智慧环保平台构建了全面立体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主要包括点上信息收集、面上溯源和区域防控三大板块,能够动态、全面、准确地掌握开发区环境污染排放、治理设施运行及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排放总量评估,排污大户筛选,企业环境信用的自动化、智能化分析,提高总量减排,强化环境风险预警。未来,园区也计划将智慧化建设扩展到能源管理、智能办公等领域。目前,省内等其他园区也正在大力推进园区的智慧化建设。

4 推进我省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我省各个化工园区在经济实力、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服务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遵循全面摸底、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首先优选出发展较好、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进行试点建设,通过总结试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再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稳步推进我省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

4.2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园区规范化发展

以《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等国家标准为指导,结合我省化工园区的现有基础和发展重点,构建科学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为智慧园区的建设、管理和评估提供依据。探索建立全省的集成平台,将主要化工园区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实时监测、数据溯源和分析评价。

4.3 结合园区实际,合理制定方案

各化工园区要根据自身基础制定合理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方案。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园区,可统一规划,开展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智慧化工园区;中小型园区、集中区可从建设安全环保监控一体化平台、大数据中心、行政服务和培训等信息化工具入手,逐步向大数据分析及化工园区安全、环保、运营的预知预判和综合诊断方向发展。

4.4 由下而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是由下而上的,首先是生产装置、车间和工厂的智能化,最后才能实现园区的智能化。园区的智慧化建设要重点提高公共管廊、通信网络、数据机房、信息化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园区智能化管理和应用发展。

4.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智慧化工园区专业化程度高,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端人才和管理团队。园区要创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和合理的薪酬待遇,通过内部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着力建设一批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常态化举办智能技术、财政金融、招商引资、城建规划等培训班,提升园区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智慧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