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浮技术处理电脱盐反冲洗水实验分析

2020-07-01 01:49姚永杰李航天谢海舟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3期

姚永杰 李航天 谢海舟

摘 要:某炼油厂常减压电脱盐反冲洗污水含油高、固相颗粒多、严重乳化,长期静置不分层,可生化性差,不能直接进污水处理场处理。通过应用气浮技术、分析数据对比,对电脱盐反冲洗水处理有效果。但由于电脱盐反洗水悬浮物很高,超出气浮所能承载的负荷,建议先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再经过两级部分回流溶气气浮进行处理。预计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电脱盐反冲洗水能够满足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单元的要求。

关键词:电脱盐反冲洗;COD;气浮技术

某炼油厂电脱盐反冲洗水具有COD含量高、悬浮物含量高、含油量高、乳化严重等特点,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致使污水处理装置排水有超标排放的风险。为保证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且排放达标,采用气浮设备及气浮技术对电脱盐反冲洗水进行现场实验,验证其技术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对电脱盐反冲洗水的适应性。

1 电脱盐单元概况

电脱盐系统采用两级交直流高速电脱盐技术。未脱盐原油换热后达到150℃,进入一级电脱盐罐。在一级电脱盐注水混合器前与电脱盐注水、破乳剂经混合器充分混合,分六路进入一级电脱盐罐底部。原油自下而上先后通过交流弱电场、直流弱电场和直流强电场,在电场作用下进行脱盐脱水。初步脱盐的原油自一级电脱盐罐顶出来后在二级电脱盐注水混合器前与电脱盐注水、破乳剂充分混合后同样分六路进入二级电脱盐罐进一步脱盐、脱水,达到工艺要求指标。电脱盐注水系统:新鲜水或净化水进入电脱盐注水罐,由原油注水泵抽出,依次经过脱盐注水--含盐污水换热器壳程后去往两级电脱盐罐注水混合器前注入原油管线,经混合阀充分混合后进入电脱盐罐。为了节约能源,用电脱盐罐排出的150℃左右的含盐污水(全部一级含盐污水及部分二级含盐污水)与电脱盐注水进行换热,使注水温度达到107℃左右,同时含盐污水温度降至60~80℃。含盐污水经换热后进入含盐污水冷却器冷却至40℃左右排往隔油池。同时二级电脱盐含盐污水又作为回用水,用作一级电脱盐注水。为了保护电脱盐罐底不沉积污泥、盐垢,可间断地将注水注入到电脱盐罐底,经罐底反冲洗,使盐垢不能沉积到罐底而被排出。

2 实验装置

2.1 实验工艺流程图

2.2 实验药剂

采用ZBH-232精制除油絮凝剂与ZBH-219A除油絮凝剂的组合(见表1,表2)。

2.3 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的设备为气浮试验机,处理规模为1t/h。气浮试验机由溶药、加药系统和气浮系统两个部分组成。用电设备有溶药加药系统包括加药泵、搅拌电机。气浮系统包括刮渣机、气浮泵和空压机。

2.4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为一级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实验初期以清水作为溶气水进水。计量方法:流量以转子流量计为准。

电脱盐反冲洗进排水分析方法,实验期间,水样的进水、出水由质检中心环保监测站按进行分析。

2.5 实验结果

电脱盐反冲洗水实验结果见表3。

3天实验期间共处理电脱盐反冲洗水15t,产出浮油渣量150 kg,浮渣占比为1%(见表4)。

2.6 存在问题

电脱盐反冲洗污水经先后加入两种絮凝剂混合反应后,发现破乳效果良好,能够形成大量絮体。但由于该污水中悬浮物高,超过溶气气浮的气泡所能承载的负荷,在气浮池中间出现一部分上浮,一部分悬浮物沉入池底,一部分悬在水中。由于气浮出水悬浮物较高,多次堵塞溶气水释放器,清理释放器之后,使用清水作为溶气水进水后设备才运行正常。所以通过实验也说明这股污水的一级溶气水将来必须从二级气浮处理后才可以作为一级气浮的溶气水循环使用。从实验的气固比也说明悬浮物的密度太大,不是任何絮体都是可以通过气浮可以浮起来的,此次试验证明并不是采用气浮技术不可行(正常气固比应该在0.005~0.006)。

3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经一级絮凝气浮装置处理并选用ZBH-232精制除油絮凝剂和ZBH-219除油絮凝剂的组合可处理电脱盐反冲洗水,排水含油量均值為41.43mg/L,平均去除率为67.56%;COD均值为1005mg/L,平均去除率为75.8%;悬浮物均值为500mg/L,平均去除率为61.1%,对电脱盐反冲洗水处理有效果。但由于电脱盐反洗水悬浮物很高,超出气浮所能承载的负荷,建议先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再经过两级部分回流溶气气浮进行处理。预计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电脱盐反冲洗水能够满足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单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范淑琴,袁雪琴.电解-气浮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微机测控[J].环境保护,1994(2):17-18.

[2]陈翼孙,胡斌.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张士金,石金田.隔油气浮工艺处理压缩机油乳废水[J].中氮肥,2002(4):40-41.

[4]戴赏菊.高效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26-27

[5]张鸿郭等.含油废水处理研究[J].环境技术,2004(1):18-22.

作者简介:

姚永杰(1984- ),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荣成市,大学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炼油生产管理工作。

李航天(1981- ),男,汉族,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大学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炼油生产管理工作。

谢海舟(1983- ),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肇东市,大学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炼油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