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场集团:重庆“隐形的翅膀”

2020-07-01 07:39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陆吞吐量航空

冉隆国

时光荏苒,2020年1月22日,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迎来投运30周年的日子。

回望流年。2019年,重庆机场集团深入落实“两点”“两地”定位,充分发挥航空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的功能性平台作用,坚持品质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枢纽机场、智慧机场、靓丽机场”建设,搭建航空平台、打造空中通道,赋予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一双“隐形的翅膀”。

重庆机场集团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正能量,任时光流淌,终将铭怀。

空中通道

拓展重庆开放的“翱翔空间”

完成旅客吞吐量447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万吨、飞机起降31.8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7.7%、7.7%、5.9%;

所属的黔江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9.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5吨、飞机起降5650架次,分别同比增长21.2%、31.6%、14.8%;

巫山机场自2019年8月16日开航以来,完成旅客吞吐量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吨、飞机起降186架次。

—这是重庆机场集团2019年的成绩单。每一步,都是新跨越。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字,录下了2019年重庆机场集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所有精彩成就的深處,都能找到顶层设计的支撑。

“十三五”期间,重庆机场明确提出集团发展要从“量”向“质”转变,并将加快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实现品质化发展作为重要抓手,为内陆开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开放通道。

江北机场国际(地区)航线累计开通95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1条,陆海新通道沿线40条,通航5大洲33个国家73个城市。

重庆机场集团向世界打开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大门,初心、光荣、梦想,交织延伸……日趋完善的航线网络,为客、货运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带动了重庆机场运输生产量实现“多级跳”。

冬日的寒风吹过广阔的江北机场,飞机起降频繁,旅客人来人往,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重庆机场逐渐迈入全面智能化时代,一张脸走遍机场,一张网智能体验,一颗芯行李管控正逐渐实现。

在科技的力量下,重庆机场推出了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刷脸安检、刷“脸”通关、室内导航系统、无纸化乘机、人包对应系统、无感支付、行李可视化系统等一大批黑科技,也添加了智能手推车、临时乘机证明自助办理机、反向寻车设备等,在保障机场高效、平稳运行的同时,为旅客提供了智能愉悦的出行体验,用品质惊艳世界!

通过搭建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带动运输生产量实现“多级跳”、提供智能优质的出行体验,重庆机场强化航空市场开拓,加大航线网络布局,客货运航线网络持续优化,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力打造便捷的空中通道。

平台支撑

构筑重庆开放的“起飞基地”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不靠海、不沿边,航空平台作用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按照1∶8的国际惯例,机场投入1亿元,将拉动7亿元至8亿元的产值。因此,民航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更是推动内陆城市开放的新引擎、新动能。

2017年8月2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

山东航空SC8880航班于凌晨6点20分准时起飞,在天空中划出一条完美弧线,标志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投用。重庆江北机场成为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之后,全国第四座拥有3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

高空俯瞰,T3航站楼傲立天地、展翅欲飞。这里外观融合现代之美,内在功能更是齐全贴心,而飞机的一飞冲天之势,也正是人们对重庆最质朴的期待。

2020年1月11日,重庆人民大礼堂。

一则关于重庆机场的好消息从会场传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将开工建设。届时,重庆机场保障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运行需要,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资源保障。

重庆机场现有7家基地航空公司,分别为国航重庆分公司、川航重庆分公司、重庆航空、山东航空重庆分公司、西部航空、华夏航空、厦门航空重庆分公司。据预测,到2020年,重航机队规模有望超过50架,形成基地航空多元发展局面。

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重庆机场的“忙碌指数”一再刷新,它的忙碌正代表了重庆的繁华。曾有人将今天的重庆比喻为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起飞时,乘客不仅没有感受剧烈颠簸,而是看到了飞机优雅升空。

2018年4月,重庆机场完成了一批波音737飞机引擎经新加坡空运至重庆,再由重庆运至周边省市的保障任务,开启了重庆机场参与重庆市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的步伐。未来,重庆机场将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重庆)+空运”物流通道建设,助推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体系搭建。

回想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对45个国家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之后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第5个城市。

不负国家信任,机场会同海关、边防、检验检疫,实现旅客自助通关、航空货邮“7×24小时”通关。目前已经建成了3条智能快件查验线,具备平均每小时过检2000件快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

如今,伴随着重庆航空口岸已获批对新加坡、加拿大等53个国家人员实施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的落地,重庆机场正加速推进智慧机场建设、优化口岸保障流程等。未来可以预见,重庆机场将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插上翅膀”。

助力发展

打造重庆开放的“航空引擎”

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是中央对于重庆的嘱托,也正是重庆机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的意义。重庆机场之变,不仅是生活之变、发展之变,更是重庆的气质之变。

作为国家级物流枢纽的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占地9000亩以上,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航空货运站,年货物保障能力为300万吨。

目前已建成23万平方米航空货运站,年货物保障能力达到110万吨;建成投用了3.5万平方米的国际航空货运站,14.4万平方米的专用货机坪、14个专用货机位等物流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空港保税港区与机场的无缝衔接,航空物流整体保障能力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流通过程中的每分每秒都能折算成看得见的现金,通过加快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重庆机场充分发挥航空对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不断延伸和完善物流链、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蓬勃发展,推出跨航司、跨代理、跨航站楼行李中转和货邮“空联空”中转服务,试行“舱到舱”机坪快转,同区机坪货物中转时间压缩50%。

2019年,全年货邮逆转增长,国际货邮吞吐量15.9万吨,继续领跑西部地区!

以小见大,重庆机场的每一次进步,都展现了重庆蒸蒸日上的幸福图景,在生动的变化中感受重庆奋进的磅礴力量。

四季交替变换,悄然中印刻着时间的年轮、见证着机场发展的不凡。

2020年,重庆机场集团将加快“四型机场”建设,全力打好“国际枢纽建设、改革创新突破、治理能力提升”三场硬仗,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开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在重庆发挥“三个作用”中实现新作为。

星辰大海,是重庆机场集团的征途。梦中一切的好,将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瞩望中实现!

图片/重庆机场集团提供

猜你喜欢
内陆吞吐量航空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培育开放型服务业发展新优势的重点领域探讨
航空漫画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