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未来已来

2020-07-01 07:39廖兵坤
重庆与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办学重庆校园

廖兵坤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是一所有着70年厚重底蕴的巴渝名校。一代代重庆十八中人不断从厚重的办学实践中汲取养分,一改我们对传统学校的认知,用前瞻性的教育视野、契合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最前沿的现代科技为学生智启未来。

如今,重庆十八中人又一次站在时间的经纬线上,用未来教育理念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积淀学生经验、淬炼学生价值观、熔铸学生创新担责的勇气与气魄。

| 新理念:变革开启未来教育 |

1949年,由柯黄、肖依默等人在江北相国寺(现鲤鱼池)选址,开办私立新声中学。3年后,这所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初级中学”。经过70年的发展,这所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铁山坪、观音桥、御龙天峰3个校区的庞大阵容,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百强中学”“中国高中教育50强”等上百项殊荣,创造了重庆基础教育的“十八中奇迹”。

在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教育的慢节奏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慢”遇到“快”,该怎么办?重庆十八中人的答案是,探索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让教育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日新月异。

基于这样的思考,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重庆十八中)用未来视角重新定义教育,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树本砺新的办学理念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未来服务的教育宗旨。基于全球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突出发展性、开放性、整合性,注重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未来教育特征,从未来教师、未来课程课堂、未来学生、未来校园四大维度层层推进,走出了一条通往学生和学校双重未来的办学维新之路。

事实上,重庆十八中从未停止过对创新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探索。为更好适应变革新时代,重庆十八中将树本砺新的办学理念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各个层面,从打造未来校园、推动未来管理、培养未来教师、探索未来课程、培育未来学生5个方面重构未来学校,探索多样化、无边界的智慧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课堂、空间、师资和办学的开放式教育,构建有条目无边界的“4C课程”体系,让教育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同时,通过探索多元化、集团化的办学体系,设置无限制教学开放时空,打造未来学校学习空间,全方位启迪并激發学习潜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同步成长。

以文化人,是重庆十八中面向未来的又一次创新实践。现代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环境熏陶、兴趣引领、文化滋养和专业技能的混合驱动。学校精心提炼70年的办学经验,打造出了具强大有品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绿境文化”。让学生们在优美、宜人的校园风光中愉悦成长。

“养书生本色,蕴英才气象,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正是重庆十八中开启未来教育的全新探索。而这一探索,源自一代代重庆十八中人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 新目标:创新引领学生未来 |

未来教育最基础的课程是生命课,即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全方面成就学生的生命长度、宽度和高度。

围绕“成就学生更好的未来”这一目标,重庆十八中把每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通过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系统再造,打造实体校园与虚拟校园结合、开放型管理与数字化管理高度融合的特色学校,为学生提供按需选学的教育教学环境,为老师提供按需施教的专业成长环境,为高校提供按需选才的学生成长环境。

教师角色再造,旨在让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在重庆十八中,教师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能够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视课程的设计师、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为锻造砺新型多元化教师队伍,重庆十八中在教师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通盘考虑。年龄结构、教龄时长、业务能力、性别,甚至性格特点都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让合适的老师出现在合适的岗位,在学生有需求时总有合适的老师出现在身边。

为让每个教师都有“走出去”的机会,重庆十八中与北师大附中等结成影子培训学校,让“走出去”学习更系统。同时,学校把各类教育专家请进校门,对在校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为检验教师培养成果,重庆十八中有自己的“校武场”。每学年举行的“和合杯”竞赛就是青年教师的检验台,大量青年教师从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了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成型,三年合格”的培养目标。而“腾骧杯”竞赛则是全体骨干教师的竞技擂台。这些竞赛舞台,时时刻刻激励着每一位教师。

智慧校园建设,不仅让重庆十八中充满了未来质感,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未来社会的无限可能。信息平台是智慧校园建设的神经中枢,这个应用系统将教学、教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充分融合。师生与家长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组成平台的外环,畅通交流渠道。通过智慧校园建设,重庆十八中已经形成公共资源、校内资源、个人资源3种资源类型,这些海量的教育资源不断革新着教育理念和模式,让师生可以选择更有效的教法和学法,从而实现大数据分析学情、引导精准教学,并成功入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

与国际接轨,让重庆十八中始终站在教育变革的前沿阵地。2014年,重庆十八中与英国卡迪夫公学签约,推出中英两国高中课程合作办学项目,在开设普通高中课程的同时,增设英国高中课程。凡完成规定课程并达到合格成绩者,可取得中英双方颁发的毕业证书,并可申请入读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体系国家的高等学府。2019年,重庆十八中又与切尔西学院、蓝歆公司合作,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与国际教育接轨。重庆十八中国际部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已有多名学生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成为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范例。

校长罗丞说,重庆十八中通过打造具有未来特质的创新型教师团队,旨在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

| 新未来:关键能力精准导航 |

猜你喜欢
办学重庆校园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