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船舶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经验与启示

2020-07-02 01:34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
中国船检 2020年6期
关键词:总装重工造船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 李 洋 张 辉 曹 博

从国外船舶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中,中国企业可牢牢把握创新的引领性作用,跳出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走出符合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总装行业的“熊市”持续发酵。从中期看,全球航运市场运力和造船市场产能双过剩将成为新常态,这意味着航运市场的运力消化及造船产能的去杠杆过程将持续压制总装市场,这也对船舶企业从事单纯的产品制造形成了压力,倒逼企业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品牌意识。

积极推进企业兼并,普遍扩大造船能力

在市场环境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兼并、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总装企业的普遍做法。2019年1月,现代重工宣布将通过换股协议收购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这笔交易价值将成为韩国造船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股权收购,合并后新公司的体量将是韩国另一造船“巨头”三星重工的2倍,以压倒性优势成为韩国总装业的巨无霸。2018年2月,芬坎蒂尼正式收购STX法国。经多番协商,芬坎蒂尼与法国政府达成协议,以5970万欧元(约合74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STX法国50%的股份,改变了豪华邮轮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其“霸主”地位。芬坎蒂尼收购STX法国之后,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将有能力建造规模最大的20万总吨级豪华邮轮。从韩国的现代重工收购大宇造船、意大利芬坎蒂尼收购STX法国的过程来看,收购和兼并是船企实现快速扩张,扩大行业影响力的最主要途径。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总装行业,只有造船企业规模足够大才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造船成本的目的。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收购其他经营不善的船企扩大其造船能力,有助于加强大型船市场的竞争力,发挥优胜劣汰的积极效果,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规模优势,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坚持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向高端船型升级

各国主要总装企业以科技实力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船型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不断出台安全、节能减排和环保等相关规定,使得市场对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LPG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需求增加,需求引导着各国船企产品结构不断发生改变。现代重工一直致力于优化造船技术,提高造船效率,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自1984年成立现代海洋研发中心后,现代重工在船舶降噪减震等方面持续改进。现代重工不断创造新造船方法,先后开发了Landem下水工法、平地造船法、湿船坞串联造船法,通过提高船坞利用率、改进设计和技术软件等方式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现代重工同时积极加强新船型的研发,抢占高附加值船型市场。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大型LNG船、钻井船、LNG-FSRU及LNG-FPSO等产品,为公司积极向高附加值船舶转型提供了保障。芬坎蒂尼对于研发创新十分敏感,从普通邮轮到探险邮轮再到高奢邮轮,该公司准确把握细分市场需求,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创新,满足船东的各种定制化要求,这也是其在邮轮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此外,芬坎蒂尼积极与欧洲其他国家合作,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芬坎蒂尼还积极强化知识产权与专利布局,尤其是自2014年与中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后,其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现代重工与芬坎蒂尼能在各国造船业、甚至是全球造船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它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注重研发的前瞻性与有效性,并有效提升研发与未来市场的融合度,为市场提供性价比最高的船舶。

着眼全球化布局,增强行业影响力

三菱重工为了加快全球化步伐提出新的策略,继在美国、欧洲、中国成立海外公司后,在新加坡成立第四家金融子公司。扩大海外枢纽的功能及事业范围,向英国、新加坡等海外中心派遣专职技术人员。针对会计、人事、采购等综合性职能,建设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各区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人才轮换和外部人才运用机制,提升核心业务水平。此外,三菱重工借鉴业务信息系统的理念与经验,统一管理集团营销及业务发展相关信息,提升可视化水平,逐步建立整个集团通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工具,并加强全球化平台与区域网络的协同。芬坎蒂尼旗下共有20家船厂,分布在意大利、挪威、波兰、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国,稳定保持数十亿欧元的年收入。在亚洲市场方面,芬坎蒂尼看好中国邮轮市场发展的潜力与前景。2018年与中船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随着全球造船市场的低迷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船企已将全球化布局作为其质量品牌发展的一项重要经营策略。三菱重工及芬坎蒂尼结合集团发展实际,有序扩大海外实业投资项目数量及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全球销售、生产、研发以及售后的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具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

国外船舶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路径

1、做强主业,为质量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造船始终是各国船企的核心业务和支柱性业务。各国船企在质量品牌刚刚起步时期,以主业为基础和切入点,通过主业造船产品打开市场,面向客户,初步建立企业品牌形象。各大船企在此时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建立产品特色及优势吸引客户。在奠定市场基础后,各大造船企业继续扩张优势产能,积极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差异化产品优势,巩固扩大成本优势,提升盈利能力。

2、做大规模,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当造船企业发展进入成长期后,客户对企业已有初步认知并将这种认知逐步向品牌转移,而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船舶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产业,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造船企业质量品牌发展策略有所调整,造船企业的兼并重组成为趋势。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抱团取暖的方式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进而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做大企业规模,全球船舶建造速度突飞猛进,船舶建造周期大为缩减。以前建造一条船2-3年,现在不到一年船舶就可以下水,建造技术提升对船厂集约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3、做精产品,从粗放竞争走向品质之争

当造船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品牌各方面特征已趋于完善,在市场和客户中有稳固地位,这一阶段的市场对企业的需求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性。随着全球科技进入新一轮密集创新时代,造船企业创新速度也显著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先进推进技术、极地装备技术、先进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技术等不断涌现,造船企业质量品牌的发展策略正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绿色化、更加安全化、更加深远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各大船企之间的较量也从低附加值船型逐步转移到高附加值船领域。

从国外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规律来看,质量品牌发展的规律具有其普遍性,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应采取的质量品牌发展手段和措施有所侧重,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直接制约着后一阶段的发展。但实际上,各阶段企业质量品牌的发展并不能严格的进行划分。一些因素如创新驱动,贯彻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始终。企业在发展的初创期也应从长远考虑,提前为以后阶段的发展谋划布局,牢牢把握创新的引领性作用,甚至有可能通过颠覆性的创新实现各阶段之间的跨越式发展,这样就有可能跳出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走出一条符合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总装重工造船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
浅析PFMEA在总装车间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重工暴跌近70%紧急停牌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三菱重工或将再次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