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

2020-07-03 08:20王新德王自方孟维娜周国浩冯银飞王荣芳明立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跖骨足弓克氏

王新德,王自方,孟维娜,周国浩,冯银飞,王荣芳,明立功

(滑县新区医院 骨伤一科,河南 滑县 456400)

跖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足部损伤,约占足部骨折的35%。如复位不良导致畸形愈合,将带来不良后果,如跖痛症、神经瘤、创伤性关节炎、平足症外翻等[1]。虽然传统的克氏针纵向髓腔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4],但对关节的早期活动产生干扰是其不足。2014年3月-2017年10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2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64岁,平均36岁;左侧7例,右侧14例;骨折类型:横行骨折11例,斜行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4例。骨折部位:第1跖骨颈2例,跖骨干6例,骨基底部3例;第4跖骨颈1例,跖骨干2例;第5跖骨颈2例,跖骨干5例。术前对患者进行专科检查,均常规摄足部正位、斜位、侧位X线片,并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类型及骨折形态。

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牵引纠正重叠短缩移位,纠正断端侧方移位,待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2~3枚1.5~2.0 mm克氏针横行穿过骨折远近两端,固定于邻近正常的跖骨上,维持骨折端的稳定,再次透视确认克氏针位置合适,跖骨复位满意后,剪短折弯过长的克氏针并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不超过24 h。加强钉道护理,术后无需外固定即可行足趾及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术后4、8、12、16周分别摄X线片了解骨折内固定及愈合情况,视情况去除克氏针并指导康复训练。

2 结果

本组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6(18~4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周,平均6周。末次随访结果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系统,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5%(图1-2)。

图1 第1跖骨骨折术前X线片

图2 第1跖骨骨折横行支撑固定术后X线片

3 讨论

跖骨骨折在足部最为常见,原因有重物砸伤、肌肉牵拉和严重扭伤等[5]。跖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位置不良导致足的形态改变、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精神负担,因此该骨折逐渐受到临床医生们的关注。重视恢复跖骨和内侧纵弓的长度,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达到功能复位,重建足的形态和足弓的功能。足弓的形态和足的负重功能主要由第1和第5跖骨维持。第1跖骨与内侧楔、舟、距、跟骨共同组成内侧纵弓,第5跖骨与骰、跟骨共同组成外侧纵弓。跖骨是足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负重、缓冲、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此跖骨骨折常需要手术恢复足部骨骼正常解剖形态以及其稳定性[6]。Hatch等指出当跖骨骨折向跖侧或背侧移位超过3.0~4.0 mm及跖侧或背侧成角大于10°时应手术治疗[7]。微型钢板固定创伤大,感染机会增加,且需二次切开取出。微型外支架固定可有效避免钢板固定带来的弊端,但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且费用较高。传统的克氏针纵向髓腔内固定,存在针尾干扰早期功能活动等弊端。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支架原理相似,以穿插在骨内的钢针与相邻正常的跖骨连接一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防止骨的旋转与移位,并通过远端两枚和近端一枚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另外,可通过跖骨间韧带起到辅助固定作用,挂靠于正常稳定的跖骨,其弹性模量相当,符合生物力学原理[8]。

本组21例结果显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能够有效维持复位后的骨折端,固定牢靠,费用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跖骨足弓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微创截骨单臂架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
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
超声检查对诊断疲劳性跖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未受伤也会发生骨折
异常足弓男童的静态平衡能力与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