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攀富贵

2020-07-03 02:48老猫
意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糕饼板鸭糖葫芦

老猫

各地都有不少风味小吃,几乎每个小吃都有段传奇的来历。比如说锅盔吧,传说这种干面饼的发明者居然是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刚出山,与曹军鏖战于博望坡,军中有粮,但是没水。关羽说,这仗没法打了。诸葛亮说,别介,我有辙。你弄一点水来,把面和成硬块,烤吧,熟了就能吃。关羽试了试,别说,不仅能吃,味道还不错。因其形状像头盔,所以起名“博望锅盔”。

南京板鸭也诞生于战场。南北朝梁武帝时,侯景叛乱,大军围攻南京。市民要给守城士兵送鸭子吃,就把鸭子煮好,晾干,打成捆,再捆在门板上抬上城墙。士兵们饿了,拿水稍微煮煮就能吃。因为用了门板,所以叫板鸭。板鸭,可称得上是后来方便食品的鼻祖。

战场似乎总是催生食品新概念的舞台。南宋初年,女将梁红玉率军在长江阻击金兵,大战四十八天,击鼓退金兵的段子流传至今。得胜之后,梁红玉感激三军用命,命人烘制当地的美味糕饼,犒劳将士。梁红玉说,这糕饼是自己的点点心意,就叫“点心”吧。于是,“点心”这个名词就流传下来。

说到宋朝了,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现在常吃的早点——豆浆油条。《唐宋传奇》中说,汴京东厢染局有个工匠叫王寅,妻子生下女儿后就去世了,女儿没有奶水吃,王寅就以“菽浆”代乳,把女儿养活了。

菽就是豆类,菽浆就是豆浆。这说明宋朝就有豆浆喝了。顺便说一句,这个靠豆浆活下来的小女孩儿,就是后来色动朝野的李师师。李师师原来是姓王的。油条的典故,大家知道的比较多。就是因为秦桧误国,百姓痛恨,便把面捏成秦檜和他老婆王氏的样子,背靠背粘在一起,下油锅炸了吃,有诅咒和报复的意思。当然,捏小人比较麻烦,后来简化了,就是两条面一粘一拧,扔下油锅,名称也从“油炸桧”而成“油炸烩”“油炸鬼”,到了北方,就是油条。

宋朝有记载的另外两样小吃,就是糖葫芦和米花。糖葫芦是在北宋年间,宋光宗的宠妃黄贵妃生病了,简单说就是厌食,吃不下东西。后来到处张榜招贤,请来个江湖大夫,出了一招,就是把冰糖红果一起熬,每顿饭前吃五到十粒。照方抓药,还真对了黄贵妃的胃口,病居然好了。很快,这招数传了出去,就有人拿签子穿着冰糖红果卖了。米花在南宋后的做法和现在也大不相同,是用干锅翻炒蒸熟的糯米,等着它膨胀爆开——用声响和花色,来占卜一年的收成,甚至占卜婚姻,最后似乎什么都能预测了。

这些记载,有的有据可查,有的只是传说。小吃本是起自民间,是百姓用最有限、最普通的原料,做出的最美味的食品。可一些地方的小吃渊源,一定要扯出皇帝贵族、名人雅士来,这种心态,好像就和名人做广告一样吧,拉皇帝大臣才子佳人代言,是不用付费的。不过攀龙附凤,真是磨灭了小吃的民间色彩——它的精髓本在民间。

与此类似,炸臭豆腐的根由拴到了朱元璋身上。说朱皇帝混丐帮的时候,要饭得了豆腐,没吃完,放长毛了,又舍不得扔,就拿油炸了炸,没想到成了佳品。

前些日子,有老北京的小吃店,卖茶汤奶酪酸梅汤什么的,号称自己的绝招是从清宫里传出来的。后来询问行家,才知道清宫里不养小吃师傅,皇上太后想吃哪口儿了,依旧是派人出宫来买。

凡是号称自己是清宫御膳房的小吃,基本都是假的。其实这个道理应该明白,有很多东西,不高级的时候才有活力,高级了,反而没味道了。

猜你喜欢
糕饼板鸭糖葫芦
长芦板鸭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糖葫芦
“板鸭”行医记(三)——中医在西班牙的现状
“板鸭”行医记(二)——中医在西班牙治疗的常见疾病
Tang' Roulou,la marque chinoise d’un duo de designers français
天上星
月亮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