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边寿民《芦雁图》缺字补正与研究

2020-07-04 09:06/高
艺术品 2020年3期
关键词:扬州八怪题画图册

文 /高 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藏品—边寿民《芦雁图》,画风清丽、质朴,题画词《玉春楼》中画家心寄画情,芦雁苇间休憩与怡然自得的场景描绘,语言洗练、淡雅。边氏芦雁珍贵,其诗词艺术价值也很高。但是军博这幅藏《芦雁图》题画词中尚有五处缺八字,本文通过文献甄别予以辨析,同时对军博收藏的《芦雁图》相关问题加以研究。

边寿民 芦雁图册之十 31.5cm×41.4cm 纸本设色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边寿民 杂画卷(下)之四 21.2cm×60cm 纸本设色 1726年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边寿民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精于书画,擅长花卉翎毛,尤以画芦雁驰名,人称“边芦雁”。他的芦雁图曾广为流传于艺术创作者之间,郑板桥曾留诗边氏芦雁“画雁分明见雁鸣,缣湘飒飒荻芦声”1。从边氏所生活的18世纪至今,前后经历二百余年漫长的历史岁月,边氏芦雁对清以后直至现在的花鸟画创作与鉴赏影响深远。故此,无数前辈先贤多为其消沉惋惜,纷纷致力于对它的探索。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扬州八怪”研究风潮的兴起,对边寿民的关注更是逐步进入了研究视野,奈何边寿民留下的原始资料极少,其学术思想长期被埋没,现存画目杂乱,系统研究欠缺。更有如军博这张尺幅如此之大、保存如此完好的边寿民《芦雁图》,很多文献目录中都不曾记录,鲜有人知晓,确实有亟待整理的必要。

一、军博藏边寿民《芦雁图》缺字补正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中的题跋,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作品做出诠释,从而推动绘画艺术的传播。但是有些题跋也经常出现信息缺失甚至错误,导致艺术传播出现误差,十分可惜,军博收藏的边寿民《芦雁图》恰是如此。军博藏品《芦雁图》来源是收购,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两次修复,品相完好。遗憾的是其中有5处缺8字。

(一)边寿民《芦雁图》图像现状

画心尺寸:纵138.5厘米,横340.8厘米,题画诗19行,共74字,行书,字体大小不一,平均字径8.5厘米,题跋出自画家本人。

(二)边寿民《芦雁图》缺字说明

具体如下:

1.一□阳鸟环相向

2.□岸茫茫皆玉璋

3.□□他销金宝帐

4.淮□□寿民

5.□□题于苇间书屋

(三)边寿民《芦雁图》缺字补正

笔者在整理边寿民《芦雁图》相关内容时, 发现边氏有一诗(词)多用的习惯,这为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扬州画派书画全集·边寿民》(苏美版)就收有大量与《边寿民》(中国书店版) 内容相同篇目的题画词和图片资料。这些篇目与所收图片或底本不同或同本异源, 结合边寿民各类诗词集文献研究,可以成为军博藏《芦雁图》的参校本。

经对以上文献的研讨甄别,可对军博藏《芦雁图》中的部分缺字如下补充:

1.“一□阳鸟环相向”,此处所缺字应为“群”字。

2.“□岸茫茫皆玉璋”,此处所缺字应为“远”字的繁写异体字“逺”。

3.“□□他销金宝帐”,此处所缺字应为“宜”“傲”两字。

理由: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芦雁图册之十》2画面不同,题画词为同一首,但“飞眠”作“高眠”,“宜傲”作“只傲”。3

4.淮□□寿民

尽管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芦雁图册之十》与军博收藏的这幅《芦雁图》用了同一首题画词来诠释画意,但落款并不相同。《芦雁图册之十》落款相对简单,仅为“玉楼春 边寿民”,此信息不可作为参校使用。

从署款看,这是一例典型的记客舍款的单款样式,“淮”字后面第一个空格应为画家属地,查阅目前所知边氏题款,笔者发现以“淮”字开头的署名,有两种情况。第一类,其后紧随“海”字。分别是出自《边寿民年谱》“乾隆元年”则的“乾隆元年,岁在丙辰,二月十又七日,淮海边寿民写于苇间书屋”4,《清沙集影图》署名“淮海边寿民”,5为《杂画》册页署名“淮海边寿民”6以及《芦雁图》题款:“淮海边寿民写”7。第二类,淮后是“阴”字,在其乾隆六年写的题画词《芦雁》十二屏中边氏曾留下“淮阴边寿民画并题于苇间书屋”8(刊《中国名画》)的字样。结合第二空格字下边缘残留笔画“ム”,可以界定为“陰”

从字形看,据第二个空格字右边残留字形,基本可以看清是繁写的边字,因此第二处空格可界定为“邊”字。

5.□□题于苇间书屋

从结构和词性上看:据上句的要求,这里的两个字,第一字要求是个动词,第二个要求是连接词。

从第一个字残留上半部看,此处可以是“書”也可以是“畵”,依据第一空格字残留于左下角的“-”,参阅《杂画卷(下)之四》等边氏“書”和“畵”的习惯用笔及画面字体结构,可以界定第一空格字应为“畵”。

从字形看,第二个字左上残留一点以及中间并列两横的残留字形,基本可以界定第二处空格为“并”字。此外笔者在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墨荷图》题画词中,也找到了相同写法的“并”字。

此题画词书写工整,原始风貌犹存。

二、军博藏《芦雁图》作者边寿民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边寿民(1684—1752)活跃于清康、雍、乾三朝,以写意芦雁驰名江淮间,当时即有“边芦雁”之称誉。外人看他一生落魄清贫,但他怡然自得,与“扬州八怪”诸家多有交游,尤与金农、华喦、郑板桥等互相唱和交谊甚笃。晚清凌霞《天隐堂集》和黄宾虹《古画微》最早将边寿民列入“扬州八怪”之列。

边氏青年时期,常参与文明南北的“曲江文会”,也曾归名“曲江十子”9之列。友人刘信嘉曾留诗云“髫龄惊座畏颐公,骨秀神清迥不同”,称赞他“吐论纵横第一流,澜翻笔底短曹刘”。10因“以文章雄一时”与同里陆立(字竹民)、周振彩(字白民)合成“淮上三民”。11只可惜仕途不顺,二十一岁才中秀才,之后参加七次乡闱(清代乡试是三年一考,七次就是二十一年,从二十一岁入泮,七次之后是四十二岁)均未有所获。康熙五十九年(1720),他的两位友人沈荣成、姜任修宴集于陶然亭,秋风萧瑟、夕阳斜照有雁划过长空,曾感慨“安得边墨仙写此一行归思”。12可见尽管只有三十七岁,此时的边寿民已有“墨仙”的名号,并以画芦雁闻名。他的画誉日盛,功名利禄之心却日渐寡淡。“世庙在潜邸,张其画四幅于屏。龙飞后人劝一游都门,可博进取,乃其意淡如也。”13面对雍正皇帝的“恩宠”,边寿民也只是一笑置之,不以为意。边氏性情疏放,不以俗事萦怀,作品更是得于天然,不拘绳墨。他一生以画谋生,中年始云游四方二十余载,晚年回乡“归隐”继续卖画为生。

以自然为师,独抒性灵。从边氏作品的题材来看,多集中于日常所见花卉、蔬果、生活用具等杂物,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文人关注的山水、人物等题材。这一题材的选择一方面显示边寿民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热爱,从技法上也表明边氏至少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专业传授。那么寿民又为何能在能人辈出的江淮间获得“边芦雁”14的美誉?以自然为师“苇间结屋”终日“与雁为舞”在日复一日的描摹写生中,雁我两忘,最终达到“目与心契,画与神契”的艺术境。这理论源头正是石涛提倡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潘天寿在其《论画残稿》中言:“石涛之艺术,登峰造极,其声望之鹊起扬州,与后起八怪之风,不能不有深厚之影响,故世人评石涛开扬州,极为正确。”15石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类以自然为师,在生活里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的理论无疑也深深影响了边寿民的绘画实践。

师法前贤,兼取众长。边寿民一生勤奋,挥毫不辍,结交八方友人。无论是书法上取法“锺王”16得魏晋神韵,还是绘画上“用笔在白阳、青藤之间”17都离不开他的好学与善学。边氏与“扬州八怪”中的华喦、金农、郑板桥、高凤翰等交往甚契,相互间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融合众家之长,这也构成了边氏工诗精词的学术基础。时人汪枚曾赞他“海内称其才,画诗字三绝”。

三、军博藏边寿民《芦雁图》绘画思想及贡献

(一)进一步佐证了边氏作画有一诗(词)多用的习惯,并非一画一诗

在整理《芦雁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论彼时是因为什么,边氏作画有一诗(词)配多图的现象。而且此类情况多有出现,

譬如:边氏其中一首题《芦雁》“一年两地平分住,南北征途不肯休。我是南人画南雁,潇湘一段水云秋。”18曾在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芦雁图册》之一和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收藏的边寿民《潇湘南雁图册页》中同时使用,画面各异。而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芦雁图册之十》以及《边寿民》第十四页《芦雁图册页之十》(中国书店版),为同一图,也沿用了与军博收藏的《芦雁图》同样的题画词内容,画面也并不相同。由此可见,边氏作画一诗(词)多用已是多年习惯,并非一画一诗。

边寿民 芦雁图 127cm×73cm 纸本设色 1733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二)题款与画意完美融合,是边寿民《芦雁图》收藏中难得的佳品

宋代诗人吴龙翰曾说 “画难画之景 , 以诗成。吟难吟之诗 , 以画补足 ”,19可见题画诗和画的意境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又互为补充,互相融合。 两者最终都统一于绘画的意境之中。军博这幅《芦雁图》题画词中描述“幕天席地任飞眠,宜傲他销金宝帐”,诗意融化画意,既有审美的抒情性又很好地诠释了画中芦雁怡然自得的形象,增加了画面意境。胸怀壮志、刚毅独立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在他的画中芦雁如此,在他的诗中自己也是如此。

(三)边寿民收藏体系中尺幅最大的《芦雁图》

《芦雁图》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院、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等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收藏。参阅各类边寿民作品年表、画册及馆方数据等资料,目前可查阅文献中较大尺幅的作品有《清沙翔集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尺寸:193厘米×117厘米,以及《芦雁图》(朵云轩藏,尺寸:200厘米×111厘米)。而军博这幅藏品《芦雁图》的画心尺寸是138.5厘米×340.8厘米,这有可能是我们目前所知边寿民《芦雁图》收藏体系中最大尺幅的一件藏品。

(四)丰富了边寿民作品的收藏体系,促进了未来的研究

从目前的可查阅文献(含题画词、论文、画册等)所见,均未登录军博收藏的此幅边寿民《芦雁图》。此次发现与整理无疑丰富了边寿民收藏体系,使其更完整,也必将促进边寿民及其《芦雁图》系列在未来的研究。

未解之谜和空白还有不少。

边寿民 墨荷图 100cm×178.3cm 纸本设色 扬州博物馆藏

边寿民 芦雁图 138.5cm×340.8cm 纸本设色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注释:

1卞孝萱主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2清·边寿民绘《扬州画派书画全集·边寿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3卞孝萱主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4贺万里主编《苇间飞鸿 二〇一四·边寿民诞辰三三〇周年学术专辑》,广陵书社,2015年。

5蒋华编 《扬州八怪题画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6同5。

7清·边寿民绘《扬州画派书画全集·边寿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8蒋华编《扬州八怪题画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9曲江十子:边寿民、周白民(振采)、王镜湖(家贲)、刘万资(培元)、刘万吹(培风)、吴慎公(宁谔)、邱浩亭(谨)、邱长孺(重慕)、戴伯玉(大纯)及主人程嗣立,因常雅集于淮安盐商程氏柳衣园内曲江楼而得名。曲江文会何时于何年不详,据袁枚《补萝先生墓志铭》沈凤年十九推知,应为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

10丁志安著《边寿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1清·史震林编《三民合记》,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

12沈荣成题《泼墨图》诗小序。

13丁志安著《边寿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

14边芦雁:因边寿民在写雁、画雁的艺术实践中,常以雁自喻:“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并留诗表达“一生踪迹与渠同”“于今衰病息菰蒲”,雁我两忘,时人称其“边芦雁”。

15杨成寅编《潘天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锺王:即锺繇、王羲之。锺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7蒋华编 《扬州八怪题画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18周积寅、史金城编《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西泠印社,1998年。

19出自吴龙翰写给画家杨公远的自编诗集《野趣有声画·序》。

猜你喜欢
扬州八怪题画图册
不止于怪
——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
奇异新风
——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苏轼题画诗
地图册
题画诗册页
《明 徐枋题画诗》
沈鹏《题画人物》
溪南八景图册
扬州八怪的交往圈与李方膺的被存在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