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

2020-07-04 02:10刘阳胡小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6期
关键词:优秀有效途径传统文化

刘阳 胡小平

[摘 要]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璀璨夺目,薪火相传;创新路径,魅力尽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构建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飘荡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组织编著并应用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知行合一,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践行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等途径。培养学生“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营造良好的中小学生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地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培养其热爱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有效途径

近年来,绵阳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校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策略研究”的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种优秀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努力培养师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余活动等多种活动的全面展开,提升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品质,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强化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努力创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机制创新的特色学校,一路走来,火炬实验小学创新思考,扎实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回顾学校开展有效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历程,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构建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飘荡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绵阳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在构建书香校园,努力营造具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气氛、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的美丽“雅慧圣园”。让学生在美丽的“雅慧圣园”中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和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增长知识、锤炼品质。

1.校园内“国学大厅”的设立,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中心地位

火炬实验小学校特地将综合大楼一楼设计装扮为开放式的“国学大厅”,大厅里呈现给师生的有:中国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诗经》《论语》《孟子》等;大厅里的几根四面柱子上,有的绘着或写着诗人屈原、欧阳修、墨子、老子、庄周等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画像或简介;有的刻着如:小学养灵气,国学传大道的名言警句。整个大厅给进入者(或参观者)以“以雅育雅,以慧育慧,取文气,得正气,成大器”之感觉。“国学大厅”的地面是以具有与时俱进、代表着孩子们童真童趣的颜色和图案组成的,它让孩子们一眼望去就能明白那是他们的快乐“圣园”地。他们喜欢国学大厅,更喜欢在国学大厅玩耍,因为国学大厅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在和孩子们对话,激发他们内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孩子们就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巧妙利用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凸显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感染力

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让火炬实验小学校园里处处都有会“说话”的墙、会“说话”的走廊、会“说话”的树……学校经过精心规划校园环境,把学生生活场地的墙壁、走廊处都悬挂名人名句、经典故事、国学诗文等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物件,让孩子们感觉到在校园中时时、处处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时、处处都在校园中体现。学校就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雅慧茶社”的成立,彰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拓展

如诗如画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墙壁风光、布局合理的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的墙壁艺术、美观科学的优秀传统文化墙壁图案设计等,无不给孩子们以巨大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孩子们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雅慧茶社”的成立,让教育者在休闲时也能充分学习、讨论、研究与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与无穷魅力;同时也为教者研讨、交流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教育教学之中提供了场所。

4.构建好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让师生徜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

学校构建图书室、阅览室;班级构建课外阅读图书角,各班添置充足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师生们在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中尽情地领略祖国美丽的山川河流、古今名迹、人情风俗、美德传统;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在晨诵暮读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装扮美好人生。让校园处处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师生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事事都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和鞭挞。

二、组织编著并应用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

火炬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知书达理的新时代“雅慧圣园好少年”,学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注重育人优先,充分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校本教材”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纳入课堂,融入各种实践活动,纳入德育之行。火炬实验小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组建的“雅慧书院”教科团队,使用该团队牵头组织编写的“童子诵”“年的味道”等校本课程教材(试用本)实施教学,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最大效益。

1.校本课程“童子诵”走进晨诵,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童子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为六本,一个年级一本。每个年级除了必备的经典诗词以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心理文化特点,拓展了《古诗词》《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笠翁对韵》等内容,让学生充分沉浸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内容丰富、富于启迪、修身养性。每天清晨,学生进校开启的第一课便是晨诵经典校本教材“童子诵”,校园里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响亮的“童子诵”读书声在火炬实验小学四周缓缓传播开来。

2.让学生了解、领悟传统节日的来历与节日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品质,让学生在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校本教材“中国年的味道”,是学校在继续全面研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摒弃了传统的读读、写写的寒假作业模式,从学生的成长和中国传统节日出发,综合实践工作坊激情投入“中国年的味道”课程拓展的结晶。学生在寒假中,在家长的陪同下共同学习和完成校本课程“中国年的味道”,让学生借助查阅网络资料、研读传统故事、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去穿越中国年,品味中国年的味道、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各地方风俗习惯的韵味,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爱。我们坚信:经历一个寒假的学习,学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的交替感染下,在各地方浓浓的守年味的熏陶下,在家庭里亲人之间友爱的传递下,我校“雅慧圣园好少年”的学子们,一定会对祖国对民族有更深的热爱,对家风对学风一定会有更好的促进。

3.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有效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脊髓

学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原則,利用语文、品德、班会、队会等课程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中,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结合本年级课文内容和教材课程标准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古典诗词,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巩固、迁移内化等环节中。在数学的教学中,老师们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渊源及涌现出的许多数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适度地增加一些古代数学的发展史,同时也在课堂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美术课上,老师们带领学生欣赏古代名画。音乐课上,老师们和学生一起聆听古典音乐,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音乐殿堂。体育课上,老师们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功夫的神奇。用这些不着痕迹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国学经典之中,让其产生喜爱之情。

三、知行合一,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践行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火炬实验小学一直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创新的深入开展。

1.学校利用新技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绘声绘色直播“趣生活,过大年”之拜年课程的视频引领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综合素养

学校每年从腊月廿二到次年正月十五,不间断地通过自媒体平台“乐学助手”推送优秀传统文化“趣生活,过大年”的课程视频。让全校五千余名学生与家长带着新奇一起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直播课程“趣生活,过大年”。

有腊月廿二日播出的“优秀传统游戏”课程;

有腊月廿三日的“手机摄影”运用新科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掠影课程;

有腊月廿四日的“春节拜年,家庭礼仪”课程及“传统节日歌曲和节日用语”课程;

有腊月廿五日的“年的传说及童谣”课程;

有腊月廿六日的“认识福字”课程;

有腊月廿七日的优秀传统文化“收纳课程”课程;

有腊月廿八日的中国传统“美食天地”课程;

有腊月廿九日的“做灯笼、剪窗花”课程;

有大年除夕夜的“过大年——鞭炮烟花”课程;

有正月初一的“拜年”课程;

有正月初二的“逛庙会”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直播视频课程;

……

有正月十五的“过大年——元宵娃娃”课程。

还有传统节日、智慧校园之“硬笔书法”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直播视频课程。

2.三月“以爱之名我们启程让梦想开花”开学典礼,拉开优秀传统文化之旅帷幕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每一株草都在努力发芽,每一朵花都在尽情绽放。火炬实验小学的每一名“雅慧学子”在新学期开学之际,都努力用向上拔节的姿势铸就圣园最美最优雅之“优秀传统文化”的姿态。在雄壮嘹亮的国歌、校歌声中,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雅慧学子”拉开了优秀传统文化之旅的帷幕。开学典礼上,雅慧之师们带领孩子们重温校训故事《犟龟》《百合花开》再次鼓舞孩子们要心怀梦想、树立高远志向,以坚定的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3.“书香雅慧”圣园,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之旅

(1)传统节日“清明节”之书签活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开始温馨的生活;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那是理想在翱翔;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播撒了希望的种子。趁着柔暖的春风,在陈梅校长一声:我宣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书签活动月正式启功。学校师生便在四月开启了一段美妙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读书旅程,每一枚书签,都表达了孩子们内心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一枚枚精致的书签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书签活动月的丰硕成果。小小的书签,带领孩子们打开传统文化知识的大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知道了二十四节气,制作了节气书签;孩子们还吟唱唐诗宋词,不仅在平仄声调里感受音韵的美妙,更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深刻道理。仿佛孩子们在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会珍惜每寸时光,在雅慧圣园里获得更多的成长。”

(2)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跟着雪野一起玩童诗”。“诗”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它润泽孩子们的童年,引领孩子们的成长,其中“儿童诗”是孩子们的最爱。就像孩子们徜徉在百花园中,能听到百鸟争鸣,能闻到百花芬芳,能看到花草多姿……童诗里,有儿童看世界的态度,有儿童诚挚的心声,有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童诗》杂志主编、儿童诗歌研究所所长雪野老师,受陈校长之邀,不远千里走进了火炬实验小学校。雪野老师莅临学校学术报告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了传统文化韵味,又充满童趣的童诗实践互动示范课。雪野老师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意境创设诗的氛围,引领孩子们畅想,使孩子们灵性的思维被激活了,从而掀起想象的浪花……于是,隽永的语言毫不吝啬的在流淌,芬芳的诗行在无尽的想象中喷发……面对一颗颗可爱的童心,成人的我们需要重新捧起童诗,让中华传统文化诗歌经典润泽我们的心,“圣园的雅慧之诗”将努力行走在“童诗课程”这条浸润童心的道路上。

(3)传统文化沁心间,浓浓书香润童年,穿梭在“雅慧学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之“跳蚤书市”实践活动。今年是火炬实验小学校第九届传统文化进校园阅读节跳蚤市场活动,雅慧之师借鉴以往的活动经验,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特意在活动前夕引用了优秀传统文化——节俭财商课程。孩子们通过课程学习、情景游戏等方式,接觸和体会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节俭的关系。为了培养孩子们节俭的优秀传统品质,学校组织了好书大甩卖“跳蚤书市”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当日学校操场上,人头攒动,书香四溢,操场瞬间变成了大卖场,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传统文化、浓浓书香充满了整个校园。学校全体师生通过活动重新认识“节俭”的含义,教者体验并感受着传统文化带给自己培育学子的无穷魅力,体验并感受到了孩子们以优秀文化书刊为伴,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快乐成长的喜悦。

(4)“雅慧学子”携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开展“致敬祖国70华诞,圣园诗歌节”实践活动。去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雅慧师生”用最真挚的情怀秉持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恩祖国母亲,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更爱祖国的璀璨文化。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和吟诵”活动,以校本教材《蒙养德》《童子诵》等涵盖的经典篇目让火炬实验小学校所有学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火炬实验小学扎实开展活动,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诵读比赛等,通过班级和校级预决赛,在全校形成了诵读红色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在多次的诵读活动中,学生全部参与,积极准备,把祖国的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化为满腹诗书气自华的热情,深沉而热烈地表达着一个小小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其他有效途径

1.丰富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引领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积极参加省市校级说课、赛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向名师学习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首先是自觉,传统文化自觉的形成首先是教师,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和引领者。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不断丰富拓展教师感受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铸就传统文化灵魂的途径,从而丰盈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树立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学校还不定时安排大量教师外出观摩名师们的课堂,聆听名师们的讲座,扩充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王崧舟老师的《墨梅》声情并茂,王崧舟老师的课,真的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给大家展现了“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让孩子体会到了王冕高尚的人格,同时让孩子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课文,把课后习题内化到课堂上,还给大家讲了如何教古诗词,注意诗性、意象和文化。还有潘文彬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书声琅琅,刘恋老师在《惠崇春江晚景》步步点拨,朱敏老师在古典优雅的歌声中,引领学生研读古诗,品悟真感情……

2.构建学校与家校联动平台,共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桥梁

学校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家校和谐互动,通力合作,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传承取得更好的成效。火炬实验小学每年新生一年级开学之际,都要举行家校联系会“童蒙养正,启智人生”的开笔仪式。当孩子们分别经过正衣冠、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敬恩师、开笔习礼等仪程后,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庄严肃穆氛围中完成了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正式进入一名小学学生角色,增加了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孩子们懂得:

正衣冠:“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

拜先师:“礼拜圣人,行鞠躬礼,恭敬做人,感恩前行”,“揖深圆,拜恭敬。”孩子们鞠躬行礼,敬拜先师,学圣人礼,恭敬做人。

朱砂启智:“额点朱砂萌娃开智”,“朱砂启智”又称“开眼”。“痣"通”智慧"的“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

敬恩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低头弯腰,向自己的老师深深地鞠躬、敬茶,用最真挚的问候:“老师,您辛苦了!”传达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老师的细心呵护。

击鼓明志:“击鼓明志立德修身,学而不厌见贤思齐”缘分让孩子们相聚在一起,在响亮的击鼓声中,孩子们开启了美好的学习之旅,相信,在火炬实验小学校的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立志成才。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深影响着火炬实验小学校全体师生,我们正朝着学生雅慧、教师雅慧、学校雅慧的目标不断前行。火炬实验小学虽然采取多元化途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师生身上均打下了精神的底色和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放慢步伐、脚踏实地地带领学生慢慢浸润,这样方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发乎于行。

(责任编辑:刘 莹)

猜你喜欢
优秀有效途径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及启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职校德育工作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