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

2020-07-04 02:39崔颖王道玮鞠小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中职

崔颖 王道玮 鞠小莉

摘  要 分析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和原则,探讨可行的课程思政改革策略和路径,以期为中职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职;外科护理学;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6-0089-03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课程思政是落实社会主义教育精神的有效实践,对所有课程提出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目标和要求。课程思政以思政为主概念,以课程为主渠道,在价值传承中教授专业知识,在知识教授中渗透价值传承,即通过“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双融合模式实现价值理性和知识理性统一,以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整合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2-3]。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总体要求和目标,职业教育现代化亟待专业教育改革。护理教育是卫生职业教育的关键领域,护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关乎我国护理队伍的发展壮大,關乎医疗照护品质和安全。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是护理学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具有自身特有的学科属性与知识体系。作为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者,中等护理专业教师应深刻理解贯彻课程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科护理学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贯穿于护理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本文基于“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简称“外护思政”)改革原则,从教师团队、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2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则

外护思政融合要体现时代特点  推进外护思政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程回答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即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课程思政要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课程思政中价值观的渗透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宣扬时代精神,思考外科护理人文精神、专业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发现外科护理模范先锋,塑造课程时代特点,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外护思政融合要理顺逻辑

1)外护思政课程改革要明确主次逻辑关系。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不能简单定义孰轻孰重,两者在课程设计中的逻辑关系要理顺。外护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主要区别是课程目标不同,外护思政除价值观引导以外,还需完成专业外科护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外护思政课程中思政引导和专业知识需要有机融合,在课程设计中要根据具体专业知识特点,确定思政与知识间多样的逻辑关系。

2)外护思政课程改革要明确主次逻辑结构。外科护理的人文关怀启发是外护思政的着力关键,以患者为中心是外护思政的归宿,维护人民的健康是外护思政的价值初心。

外护思政融合要革新教学模式  护理教育内容、方法不断创新,必然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进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革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从而解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主动性差的教学难题。目前学者多运用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改革。

外护思政推进过程中要一如既往地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学方法要创新,但不可滥用,不可随便取用,要因课制宜。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程度。

外护思政融合要实现师生共进  明确思政课堂师生双主体,师生教学相长。通过外护思政,让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更主动地思考,增强专业和价值认同;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准进一步提高,实现教学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同步提高,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

外护思政的推进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能动性,完善课程设计,有效备课,有效授课,有效输出,有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寻求外护思政的多样化和革新。

教师团队形成思想共识

1)明确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力量,将课程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并行之于教。在课程思政推进中,要依靠专业教师团队的力量,确保外护思政达到教书育人统一。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的内涵概念和目标要求,并正确认识、处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关系,确保课程参与者能够精准定位外科护理学专业课程,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主体向心力。

2)修身立德,身正为范。专业教师要着眼育人能力的提高,坚守专业定位,提高外科护理学科视野,并善于融合学科文化特点,实现多元融合,学以致用,身先示范,成为学生的榜样;相信并落实贯彻课程思政改革,从而将所信奉的价值观在课程中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智力和道德品质,做到情知共建。

挖掘切入点,有效备课

1)参透专业教材,把握知识结构,研透基本教学结构,把握知识学习的规律。外科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共性知识和一般性规律,是学习系统外科护理的基础;各论介绍外科护理学各亚专科的特性知识和技术以及各个具体疾病的特别护理。普通外科疾病护理的重点内容包括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护理、乳腺根治术的护理、腹外疝手术的护理、肝手术的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护理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专科护理有四大方面:颅脑、胸腔、泌尿和骨关节。相关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各成体系,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归纳、总结。

2)优化教学设计,把知识教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导教育融入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确立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教育目标,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学情,有效利用教材,从外护思政育人目标出发,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职业素养、法制意识、生命教育等维度,融入外护总论和各论各知识点。切入点的选择和融入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符合教书育人的规律,让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现代精神风貌接地气,潜移默化科学育人;从理论到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编写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专版教材,为学科建设提供依托和保障。

3)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探讨有效的课程活动形式。依托外护思政校本教材,完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实现课外拓展的经常化、制度化,明确每章每个知识点的核心环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细节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帮助学生步步逼近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学的艺术性,增强亲和力和说服力。

探索思政教育成果输出方式  学习是输入和输出的闭环过程,有效输出才能将所学内化巩固为心智模式。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认可通过重复多次有间隔并且内容多样的检索式学习建立心智模型[4]。

1)檢索式学习法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把知识和价值观嵌入大脑,形成条件反射。现有的学习实践方法有多种形式,比如普遍使用的课后小测试和课堂练习,以及最常用的考试。作业和考试是普遍使用的教学成果展示和评估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同步输出外护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重点。通过设计考试和测试的节点、频次和形式,加强学生在外护思政课程学习后的知识以及价值观的输出内化。

2)思政教育多样化练习和全学科融合。学习的输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关乎外护思政的内涵目标,直接决定了外护思政课程改革的成效,教学设计中要尤其关注教育成果的输出。在外护专业知识技能练习中穿插不同的思想政治主题,以参与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主动表达、表现的机会,将课堂渗透的思政价值观通过不同的形式输出,这些形式可以由教师团队备课讨论确定。如纳入信息化多媒体等技术[5],让学生通过视频、日记、博客等形式表达学习感悟;或采用外科护理场景教学实景演练,由学生编排情景剧或话剧等,体会并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护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可以由学生全程设计选择输出形式,从练习中主动提炼掌握专业知识和价值观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有效教学评价

1)评价谁?确定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理论框架,从师生双主体入手,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反馈,确定清晰、系统的互评体系。

2)评价什么?关注教学,完善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增加课程思政评价指标。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思政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对学生的评价围绕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之间是否保持有效互动,以及学习效果、输出成果、总结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

3)怎么评价?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实践,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中贯穿全程教学评价,实施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确定评价标准,好的外护思政课程要有意义、有效率、有回响;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可以采用常用的定量评分表,也要开发适用于思政课程的定性评价工具,如学生行为观察记录、交谈法、护士作品分析、个人分析等。

4)谁来评?师生双主体选择“自评”和“他评”评价方式,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维评价。通过多维度主体的整体性评价评定外护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反思,总结并推广具体方法和实践形态。

外护思政的融合延伸

1)多学科融合思政教育。外护思政要与学校护理教育改革的原则和目标一致,形成协同合力。

2)秉承终身教育理念。思政教育要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随着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护士职业角色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合作,融入实践,久久为功。

4 结语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是培育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阵地,专业教师要确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政治、人文素养,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论证外护思政教学改革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完善,以推进中职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

[4]布朗,等.认知天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5]黄磊,葛仕豪.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医学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103-104,107.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中职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