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花灯的艺术审美与保护传承研究

2020-07-04 03:18叶飞燕杨云惠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艺术特点

叶飞燕 杨云惠

【摘 要】曲靖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艺术,历史悠久,审美价值极高。本文从曲靖花灯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艺术特点、音乐曲调、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呼吁大家了解、认识曲靖花灯文化并积极保护传承它。

【关键词】曲靖花灯;艺术特点;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025-01

一、曲靖花灯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曲靖市——不仅是云南花灯的流行地区,也是中原地区南、北两条古道入滇的第一个门户,唐、宋、元、眀、清时期,滇东地区和中原文化艺术交流频繁,因此此地受汉文化影响颇深。曲靖花灯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它分布十分广泛,是千百年来活跃在农村和小城丰富滇东北地区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剧种。目前,曲靖市所管辖的麒麟区、马龙区、沾益区、宣威市、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会泽县有民间花灯表演团体二百余个,农村花灯演员近万人。如此庞大的花灯表演团队为花灯歌舞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曲靖花灯是扎根于民间艺术沃土的一枝山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其他艺术取长补短,演出内容不断丰富、演唱形式别具一格,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发展过程和其他地方戏一样,首先有歌,然后才有舞和剧。伴奏乐器从打击乐器到吹奏乐器,再到拉弦乐器,曲调来源于民间,舞蹈动作直观形象。这些都表明了曲靖花灯歌舞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

众多资料显示,曲靖花灯在明清时就已经走向了规范化和系统化,其间做了许多改进,如表现形式增加、内容丰富、剧目转变(从原来的歌舞性和娱乐性转变为反映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曲目)、表演场地转变(从原来的庙会和灯棚走上了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曲靖花灯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成立了专业滇剧花灯剧团。目前,专业或非专业花灯团常送戏下乡到贫困农村、乡镇,惠民演出,情暖民心,成为曲靖贫困户劳动自强、诚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文化精神食粮。

二、曲靖花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音乐曲调。

(一)曲靖花灯的艺术形式

曲靖花灯在吸收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根据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及歌舞需要改编发展形成。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具有结构短小、曲调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节拍以2/4和4/4拍居多,伴奏乐器常以弦乐、打击乐器为主,如三弦、月琴、胡琴、锣、鼓、镲等。表演时手不离扇、帕,灵活多样,身体保持S形曲线。表演时主要有两种艺术形式:一种偏重舞蹈,由男女青年边歌边舞或对唱对舞,如花灯歌舞《龙腾狮舞闹新春》;另一种是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成,偏重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形成歌、舞、戏相结合的花灯戏,如花灯小戏《三代女人》、曲靖独有传统花灯剧《春燕配》、取材于曲靖马龙月望乡彝族故事的《蝌蚪情缘》等。

(二)曲靖花灯的特点

曲靖花灯歌舞的特点是“崴”。“崴”是花灯歌舞在表演时,演员用躯干连续不断地水平移动或者上下崴动的表演方式,除此之外,还有转和跳,手拿手巾或扇花等多种多样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曲靖花灯歌舞中,分正崴、反崴、小崴和跳颠崴,构成了曲靖花灯独有的四种动律和节奏型,所以一些人管跳花灯叫崴花灯,也就是说没有“崴”就失去了花灯歌舞的艺术风格,“崴”给人一种特别的视觉感,体现出曲靖花灯艺术优雅、自由的审美情趣。除“崴”以外,曲靖花灯的舞蹈还有鼓舞、龙舞、手巾、扇子、跳、转等数十种。

(三)曲靖花灯音乐曲调

曲靖花灯的音乐結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制。曲调包括民歌小调、明清传下的小曲、宗教音乐、民族音乐,还有从其他省市剧种中移植来的,如明清时期,移民从四川、广西等地把其他地区的小戏剧种,如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陕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经东川、宣威、富源、罗平等地,传入曲靖后又融入其民间歌舞、演唱习惯、润腔技巧、方言特点、戏剧节奏等,形成现今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花灯音乐。

三、曲靖花灯的保护传承

(一)政府部门给予支持,建立完善的传承保护机制。把曲靖花灯的传承与保护纳入到市文化体制、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并建立起花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传习活动,扶持和培养民间剧团,从法规、政策、投入和市场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使其规范地、有效地、科学地进行传承和保护。

(二)积极开展花灯演出、比赛,让花灯走进农村、社区、校园,培育市场,培养观众群。可依靠专业或业余的传承人来增强普及力度,培养出大批的艺术人才和观众,让花灯广泛流传于民间;还可以与旅游部门、其他文化产业进行商业合作,将花灯开发成商演,从而提高人们对曲靖花灯的认识与了解。

(三)开拓创新,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运用网络进行花灯艺术推广,将传统和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举办“花灯广场舞”“花灯进校园”等活动深度挖掘出民族民间资源,充分运用并加以创作,始终坚持与时代和社会相结合,贴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发展与传承同在。

(四)建立健全花灯资料库。建立传承人的档案和数据库;出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籍,积极整理和收集有关曲靖花灯歌舞的音乐、图片、舞蹈、音视频等资料,保护、完善花灯资料档案。

四、结语

曲靖花灯作为当地的传统艺术文化,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民族文化价值,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它、认识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传承并且保护它。

参考文献:

[1]马伟.浅谈曲靖民间花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音乐,2018,(05).

[2]向艳华.浅谈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文化艺术,2017,(05).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艺术特点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