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07-04 03:10柴莉莉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高中美术策略

柴莉莉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鉴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美术鉴赏教学就是教学生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品味,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世界和生活。本文从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探究能够优化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学习美术有助于学生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美术学习中,美术鉴赏是重点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术鉴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不仅给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还给广大高中美术教师带来了重大考验。如何优化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成了每个美术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从美术鉴赏实践教学出发,简要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对艺术生成过程的体验,形成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产生审美评价,收获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为了培养学生较高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欣赏、评鉴优秀的美术作品,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只有拥有较高的品位,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如教师可以多阅读一些美术史、美术理论等学术文章或著作,从理论上对美术学科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美术”是什么意思,因为美术教师从来没有讲解过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资料或在图书馆查找文献,探究“美术”这个词的轨迹,并结合一些有趣的学者观点,形成自己的认知,以便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的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美术作品展览,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了解其特征,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吸收优秀的经验与思想,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最终影响学生。

二、革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术鉴赏课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是一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创造性的综合艺术课程。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单向授课,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认为美术知识只是空洞且不實用的理论。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必须革新陈旧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鉴赏潜力。

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先读画,或是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触。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后自由探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美术鉴赏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先由教师讲解,再让学生课后复习回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按照教师精心的“导演”完成作业,这种学习方式过于乏味、死板,失去了美术鉴赏本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中提升鉴赏能力,培养综合素养。

如在欣赏西方现代美术绘画时,教师可以找一幅临摹的《蒙娜丽莎》,并将它挂在教室里,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很多学生在此前都看过《蒙娜丽莎》,但从未近距离见过真实的画,于是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欲被完全激发出来,教师可以趁机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创作年代和创作背景等知识,让学生边看边听,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又如在教学中国民间艺术鉴赏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旧的年画、剪纸、草编、竹编等民间艺术作品,或从相关资料中搜集图片资料,并附上作者、创作年代、作品风格等文字说明,这些都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并从中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朴实、热情、淳朴的品质。

总之,为了优化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盈辰.探析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方法[J].美与时代(中),2018,(7).

[2]谢念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新河中学)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高中美术策略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