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色彩下的《冰雪奇缘2》

2020-07-04 03:18王颖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艾尔莎阿伦奇缘

王颖

【摘 要】迪斯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2》以唯美梦幻的风格讲述了阿伦黛尔王国的女王艾尔莎及其妹妹安娜公主为了改正先辈的错误,勇敢踏上征途,历经艰险终于找到自我,化解先辈造成的误解和矛盾,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

【关键词】女性主义;《冰雪奇缘2》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118-01

2014年迪斯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取得了巨大成功,其突破了几十年来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王子拯救公主的故事设定,摈弃传统中迎合男性的女性角色设计,塑造了两名性格鲜明的女主角——艾尔莎和安娜,将故事主线放在艾尔莎冲破传统桎梏追求自我,以及安娜为亲情勇敢冒险解救姐姐之上。借助其隐含的女性自我成长意义,《冰雪奇缘》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2019年底,《冰雪奇缘2》上映,电影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路线,仍然是安娜拯救艾尔莎的模式,两姐妹共同努力,将先辈(男性)造成的错误改正,使黑暗森林散去迷雾,困在迷雾中的北地居民和阿伦黛尔士兵因此重获自由,冰释前嫌。

近年来,西方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的崛起不可忽视,乃至成为了某种“政治正确”的象征。《冰雪奇缘2》中仍然将男女两性角色设定成了“女强男弱”的反传统模式,并且在第一部艾尔莎“自我压抑——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蜕变基础之上,更深一步进行自我探讨。传统文化与社会中,女性长期处于顺从被动的地位,对于自我的认识及探索不强烈,她们被男权社会的权力所规训,受到他者的凝视,将男性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求,“将外在压抑内化为自我压抑”。

艾尔莎在《冰雪奇缘》中初步摆脱了男权社会主体价值观的束缚,摘掉手套认识了自我,并且勇敢地承认了自我。但这种摆脱并不完全,经受过的权力话语规训依然让她下意识地恪守阿伦黛尔王国的规则,遵守公众对女王这个身份的凝视和约束。因此,电影开端,尽管神秘的召唤声一再出现,艾尔莎始终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守护安娜及阿伦黛尔王国,从而对召唤充耳不闻,由此对自我产生了怀疑。这种自我怀疑来源于艾尔莎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冰雪奇缘》中艾尔莎因为与众不同的冰雪魔法而自我隔离。在《冰雪奇缘2》中,她对自己的魔法能力仍然保持着困惑,对魔法的来源有高度的探知欲望。当艾尔莎最终踏出追寻自我的脚步,影片借歌曲《Into the Unkown》说出了她心中强烈的探求自我的渴望。作为独立坚强的女性角色,艾尔莎通过对魔法源泉的探究,对自我进行了更深刻、更彻底的审视和思考,由此她对自己的特殊能力不再抱有恐惧心理,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为清楚理性的看法。可以说,找到源头的那一刻,艾尔莎的自我成长才算真正完成。因此,艾尔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归属,在影片最后选择留在北地,抛去了残留在她身上的父权社会的规训。而安娜在影片中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并没有那么明显和强烈,更多是延续了第一部中的勇敢性格,唯有结尾时在失去雪宝的悲痛之下,她毅然独自一人攀上高峰,引诱巨人毁坏了错误源头——水坝的举动,表现出了她在性格上的发展——更为理性,更为独立。

与第一部一样,《冰雪奇缘2》仍然用姐妹情谊取代了传统电影中的婚姻,对于艾尔莎来说,安娜对她的感情是来自同性的心理认同,是女性团结一致的情感,是她抵御父权社会的一种手段。同时,电影也同样弱化了男性角色的功能,克里斯托夫在影片中更多是用来插科打诨制造笑料。即使他仍然与安娜保持着第一部里的感情关系,也仍然有“弱男”的印象。影片似乎刻意要以男性角色来烘托双女主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获得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冰雪奇缘2》虽然在内容上秉承了第一部的风格,将女性主义元素更为丰富地融合运用在电影设定之中,让观者产生了一定思考,但其并不具有真正的文化政治寓言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影片中艾尔莎和安娜纤细轻盈的体态及华丽多彩的服装,本身就体现出现实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规训要求。大团圆的结局也昭示着这部电影只是顺应社会文化潮流的一次变革型娱乐。

参考文献:

[1]秦喜清.《冰雪奇緣2》:童话里的“政治正确”[N].中国艺术报,2019-12-02(1).

[2]王军.《冰雪奇缘》的律动成长[J].电影文学,2018,(19):129-131

[3]闻莉.破茧成蝶的美丽——《冰雪奇缘》中的女性成长主题探析[J].四川戏剧,2014,(3):99-101.

[4]赵玉.难以摆脱的“凝视”——从《冰雪奇缘》看迪斯尼作品的女性意识及其局限[J].教育教学论坛,2015,(9):71-72.

猜你喜欢
艾尔莎阿伦奇缘
美味奇缘
我的“森林奇缘”之旅
阿伦Limes博物馆
艾尔莎·霍斯卡 2018维秘大秀一姐
《冰雪奇缘》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