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句子教学

2020-07-04 03:10张晓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直观利用模型

张晓霞

摘要: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遵照中学生心理发育的规律和思维特点,采用建模等现代教学方法,直观、便捷地指导学生学习句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感觉奠定基础,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句子教学

一、建立模型,初步认识句子的表象特征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发现初中生不容易理解句子这个比较抽象的语言知识。这时,教师不妨以句子的结构、类型、修辞等方面作为突破口,利用演示文稿建立学习模型,并进行程式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第一,在句子的结构上,教师可以利用二分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表意的大致架构。以“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这句话为例,第一步,将句子断开。

第二步,从文段或资料里抽取大量句子进行筛选和比较,发现句子构成是有规律的。

教师通过比较建立一个句子的基本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大致了解句子,一个表意完整的句子都有两个部分组成,即谁和干什么。

在上述例句中,第一部分是陈述对象,是指要说明或者要描述的对象,它是动作或者行为的发出者;第二部分是陈述,也就是要表明陈述对象要干什么,它是动作或者行为。在一个句子中,陳述对象和陈述缺一不可。

第二,在句子的类型,即表达方式上,渗透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抽取样品,让学生在表达上有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充分了解句子表达的基本架构。如虽然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说:我劳动,就能得到这些食物(陈述句);我不能不劳动,就能得到这些食物(双重否定句);我不劳动,就能得到这些食物吗?(反问句)

第三,在句子的修饰上,教师可以通过句子长短、语体色彩、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句子。如一个事物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可以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如燕山雪下得真大啊!(重简明,口语化)燕山雪花大如席(重生动形象,书面语)。

二、丰富模型,深入掌握句子的核心骨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特别是主干和细节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填充、替换、修改和保存等方式,丰富模型,节省教学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在句子的结构上,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演示,用多媒体中不同的符号去重复、去加深联系,变抽象为形象。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缩句和扩句,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干和非主干成分(表达重点),进一步建立模型,体验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和特点。

第二,在句子的表达类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寻找和替换关键字眼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陈述句)。

第三,在句子的修饰上,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引导、合作探究、建模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修饰的不同效果。如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仿写)___,是___之___,___之___,也是___之___。

三、多方演示,有效指导句子的应用实践

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直观、便捷、丰富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网络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漓江的情境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录制音频、视频文件描述漓江,或者让学生扮演学者、渔民,使学生轻松地体验到漓江之美。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交际环境,借助电子表格进行归纳和分析,让学生体验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要说不一样的话,如表1所示。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并利用画面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便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建立知识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形成表象,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参考文献:

[1]梁勤.以读促写,读写融合——初中语文教学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

[2]陈艳.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

[3]崔晓艳.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J].祖国,2018,(7).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直观利用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画与理
简单直观≠正确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