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阅读之说明文

2020-07-04 03:24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白海豚苞片大桥

[答题要点]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体裁,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句顺口溜可供大家记诵:“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来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读原文时,同学们首先要完成两个任务: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等:同时给段落标上序号,

其次,读题很重要。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给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做上标记。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关键。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就在命题点附近。

阅读训练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第一眼在图册中见到塔黄时,简直惊为“天物”,真的难以想象,在喜马拉雅山麓及滇西北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这高达2米的大个子怎么生存?它难道不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狂风肆虐中,长高可是需要勇气的。塔黄。为什么是个例外?

流石滩是高山植物能够抵达的上限,再往上走,就只剩下裸露的冻土、冻雪和坚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年平均气温低于-4℃,最热的时候均温也不超过0℃:再加上经年累月的强风,一般植物都很难招架如此恶劣的环境,

然而。塔黄却用美丽、强韧。甚至张扬的生命,告诉我们:智慧。可以创造奇迹!

这智慧凝聚在塔黄的性格里,凝聚在近似于透明的大苞叶上,塔黄在5-7年的寿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朴素得如同一株白菜,匍匐在流石滩上,汲取阳光雨露,与狂风严寒抗争,

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开花结果的这一年,它的性情和外表都会突然间改变,它不再隐忍,不再矮小平凡,取而代之的是张扬和华美,从这时起,它华丽转身,跻身为高山流石滩上“身材”最高、最靓的草本植物。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一生只开一次花,结果后生命完结,但塔黄开花的样子很美艳。

时间进入盛夏,仿佛受到了召唤。从白菜叶似的莲座样基部。慢慢抽出一根“擎天玉柱”,高达1,5~2米,这是塔黄的巨型花序,花序由下向上逐渐变细,在花序外,覆盖着一层像瓦盖一样的苞片,这苞片是半透明的,每个心脏形的苞片都向下悬垂包裹,苞片的中心鼓起来,苞片的边缘则紧紧贴合下面的苞片,就这样一片搭盖一片,一层层叠加上去:色彩也由翠绿逐渐过渡到金黄,如可爱的宝塔。

轻轻揭开一个苞片,当里面的一簇簇小花映入眼帘时,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塔黄把自己捣鼓得如此别致,非常的科学,这些覆瓦状的半透明苞片,犹如小型温室。吸纳阳光,汲取月色——白天阳光耀目时,苞片会阻挡紫外线的辐射,让内部温度得以在光照下攀升:到了夜晚,外部气温骤降,因苞片的包裹,热量不会轻易散发出去,这样,内部温度将明显高于外界,苞片还能阻挡疾风骤雨……如此这般,苞片里的小花和未成熟的果实,即使生存条件再恶劣,依然可以安心地做“温室”里的花果。

一种名叫蕈蚊的昆虫,也知道这种“温室”的妙处,塔黄的温室,也是蕈蚊的育婴室,塔黄开花时挥发的“2——甲基丁酸甲酯”,在蕈蚊眼里,是一種精密的化学“导航”,指引蕈蚊在空旷的流石滩上快速发现自己。

雌雄蕈蚊在苞片外交配后。雌虫会进入苞片内,享受风雨无侵、张口即食的安逸日子。

在此过程中,黏附在蕈蚊身体上的花粉。会被传递到柱头上,帮助塔黄实现受精,末了,蕈蚊还会将卵产入一部分花的子房里,子房内的卵,在塔黄种子即将成熟时开始孵化幼虫,并以成熟的种子为食,直到幼虫完成发育,之后,蕈蚊爬出果实,钻进土里化蛹越冬,第二年六月份,羽化成虫,开始了轮回。

至于塔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为什么要生得如此高大,我个人认为,是塔黄希望自己成熟后的种子,在搭上高山劲风的便车后,能走得更远些吧……

没有前面在冰雪严寒中的默默积累,也就没有最后绽放的华美,

人生也是如此,曹雪芹十年磨一剑,增删五次,方成《红楼梦》。这真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看来,塔黄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思考

1,阅读文章第六段,谈谈作者是如何描写塔黄的巨型花序的?

2,塔黄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把自己长成“擎天玉柱”?

3,蕈蚊与塔黄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请联系上下文简单进行分析。

阅读训练二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记录。

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研发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串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思考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第七段中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现请你再简单地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白海豚苞片大桥
西藏苔藓植物新记录科
——苞片苔科
4种姜荷花苞片色素成分特征分析
寻访白海豚(上)
海洋中的“大熊猫”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启动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
荒漠半灌木白滨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