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雕塑的场地和文脉

2020-07-04 03:18陈华新宋旭刘万萌顾恬恬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陈华新 宋旭 刘万萌 顾恬恬

【摘 要】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批判,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多对历史文脉和象征意义的探索。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校园雕塑景观和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中庭空间景观雕塑的对比与思考,发现中西方设计理念的不同之处与共同性。场地文脉和形式表达的研究,中西方当代景观雕塑设计都有涉及。同时也发现西方设计思维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比较突出,国内雕塑景观设计更注重意象性。

【关键词】雕塑设计;功能形式;场地文脉;象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J59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149-02

一、后现代景观中场所—文脉的多层次呼应

20世纪40年代,以托马斯·丘奇为代表的设计师,根据美国加州的地中海气候,设计了一批带有游泳池、木制的平台、不规则种植园的私人花园,被称之为“加州花园”。加州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其设计的每一部分都仔细考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气候,摒弃现代主义对环境的强硬入侵式设计,具有明显的后现代设计思维特征。托马斯·丘奇反对现代主义僵化的形式,认为设计应该基于建筑的特点、场地的条件和用户的生活方式。加州花园形式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以其流动性、简洁性和直观性,成为早期后现代主义景观最有力的象征。加州花园的设计影响了一代设计师。

二、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校园雕塑景观分析

(一)现场(on-site)分析

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科研中心和一所教学楼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开放空间,该空间将科研中心与教学楼分离开来。为使两栋建筑更好地连接起来,拉里·柯克兰设计了一条喻示奇妙思想的过道,两边是对称的池塘。

柯克兰的设计使科研中心与教学楼在功能现实性和精神象征性两个方面都紧密联系起来。以红色花岗岩为基地,地面双螺旋DNA形式的小径长廊,是一种指向性和互通性的设计语言,构成建筑形式上的完整性,将两栋建筑连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出两栋建筑各自的使用价值和它们的综合功能价值。

柯克兰与景观设计师杰森·霍奇斯合作,打造了四个扩展的景观空间和一个种满树木的小径。拉里·柯克兰将200英尺长的花岗岩过道与周围的建筑、医学院的环境等密切结合起来。杰森·霍奇斯利用模型,进行了树冠、植物群组和吸引行人的连续景观的空间设计研究。简单的材料包括水性植物、当地石材,以及滴灌设备。

这个雕塑景观是一个六英尺宽的红色花岗岩道,用凹版雕刻了一个DNA双螺旋的图案。还雕刻了当地的植物和动物,呈现出当地的、地区的、大洲的,乃至全球的图像,把医学院所在地艾尔帕索市和世界串联在一起。

(二)场外(off-site)分析

柯克兰把其作品《交流》中大雕塑的聚焦式的排列描述为“四个雕刻的花岗岩雕塑沿着过道占据了花园的空间”。中心元素是《门》和《心灵》两个雕塑,它们是由黄色和红色花岗岩做成的密切联系的拱门。《门》的外轮廓呼应着医学院的主入口,而它的内轮廓形成了一个“人头部的侧面像”。这个形状让人联想到西班牙宗教建筑风格,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从学生到医生的旅程”。相比济南地区当地文化场所,比如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中庭入口的斗拱雕塑,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代表,具有很强的文化代表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支点。不同时代的斗拱形式,作为装饰,是朝代更迭的标志和人们审美变化的代表。斗拱雕塑的使用能够提示学生时刻不忘对于传统文化的发觉与发扬,从传统中找到未来民族的发展方向。

《心灵》雕塑,据柯克兰解释,也是一个门,它的形状是从雕塑《门》中切割下来的一个正像,而过道的负空间是一个“钥匙孔的形状”,坐落于过道两端,“第三和第四个雕塑是黑色的花岗岩钥匙孔。”“带有钥匙形状的窗口。”它们象征着“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探索”。

作品《交流》体现出西方设计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特点,同时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尊重。从雕塑《门》代表的西班牙风格建筑到雕塑《头像》上的植物花纹,再到雕塑《钥匙》上的分子结构图案,形成了从当地宏观文化到医学研究微观层面的文化象征与寓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时雕塑《钥匙》上的科学图像代表的科学知识的探索对于医学领域的作用,能够体现出医学院严谨的治学作风。

三、济南地区校园和文化场所景观雕塑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中庭空间设计,形式上以及功能上是传统的传承以及象征。

相比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两栋建筑之间的开敞空间,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中庭属于内部景观设计,与前者既有相同的功能,又有明显的差异。此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一定的联系功能。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的开敞空间,通过小径景观设计将两栋较为独立的建筑联系起来,实现建筑功能的综合利用,并且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作用。首先,图书馆中庭景观,通过宽敞的天窗设计,使室外天光有效进入室内,良好的自然光使馆内人员能够明显感受到室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减少馆内读者读书时产生的沉闷感。其次,渐进抬升的台阶设计,把首层空间很好地与第二层联系起来,产生了两层之间多个空间层次,与台阶两旁的植物带、雕塑共同丰富了中庭台阶长廊景观。同时,首层与第二层的连接与呼应,弥补了中庭空间与四周空间的割裂感,视觉上形成从入口到图书馆内部的引导。不足之处是,台阶各个层次平台上的座椅设计使用价值不高,因为四周围绕的各层回廊上来回走动人员较多,自习的学生坐在座椅上,处于四周众多的视线之中,心理上会产生压抑感,所以这个座椅设计有画蛇添足之感。

在文化象征意义上,此处逐渐抬升的台阶具有明显的传统建筑的风格意象。斗拱形势复杂多变,却又严谨独到,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心理上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感。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国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但是与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的连通性小径景观相比,此处景观雕塑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的想象要少很多。斗拱作为中国历代传承的一种建筑结构与元素,本身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象征意义,梁思成先生曾说:“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建筑木作中,斗拱是一种核心灵魂的存在,贯穿历史发展和朝代更迭。但是在此处景观的使用上,生硬并且缺少创新,照搬放大置于场馆中,是一种比较直接的不加思考的应用方式。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医学院的雕塑作品《交流》,通过雕塑本身的形式设计、雕塑表面图案蕴含的当地文化,以及医学院本身的治学文化,能够引发观者对于场所本身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周边环境历史的联想,产生一种对于地域文化的艺术放大效果。置身其中,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与校园乃至城市的层层联系。这就使设计本身产生较大的艺术价值,而不只是表层的景观雕塑的观赏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端廷.杜尚离我们有多远[J].美术观察,2000(7).

[2]查尔斯·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M].李大夏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M].李大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6]王瑞芸.美国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7]王端廷.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J].美术观察,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