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趣学”民歌

2020-07-04 02:21王庆秋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乐器

王庆秋

【摘  要】  通过认识维吾尔族乐器“手鼓”,学说维吾尔族“风味语言”,通过“描绘线条”分析歌曲旋律的结构,以及欣赏学跳维吾尔族舞蹈等方式,让学生多维度“趣学”民歌,从而完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一课的教学。

【关键词】  维吾尔族;小巴郎;乐器;风味语言;描绘线条

在中国西北部,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维吾尔族。提起维吾尔族,“穿着美丽的姑娘”“八字须的小伙子”“喷香的羊肉串”“香甜的葡萄”……这些画面,会一幅一幅在人們眼前浮现。当然,姑娘们美丽的舞姿,小伙子羊肉串的叫卖声,也声声入耳。那些极富特色的维吾尔族音乐也伴随而来……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民族音乐作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以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六年级课本上,就有这么一首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童趣的维吾尔族歌曲,名字叫《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浓郁的新疆风味让我第一次听就深深地爱上了它。由于歌曲比较长,所以如何抓住歌曲的特点,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唱,就成了本节课最大的重点和难点。

经过一番斟酌,结合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我简单地做了些归纳。

一、“鼓声阵阵”——初步亲近“小巴郎”

维吾尔族的乐器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来自中国的古乐器“埙”,还有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萨它尔”“弹布林”等。

随着演奏技巧的高度发展,大多乐器都具有独奏性。同时,乐器吹、拉、弹、打,形式俱全,在维吾尔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这首歌曲中要介绍的主要乐器,正是颇有气势的“鼓”。只是,此“鼓”是维吾尔族人民特有的一种乐器——手鼓。

从小学一年级的《娃哈哈》开始,孩子们就知道动起脑袋翻手腕。的确,这条鲜明节奏的贯穿,使人们一直处在一个兴奋的、舞动的状态。在《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一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听着音乐敲手鼓,再好不过了。

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手鼓必然兴奋过头,根本不顾会及到歌曲的节奏。所以说,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留意这一点。比如,我在设计时就在课件上画了四只鼓,让学生听,哪四个地方比较适合用上手鼓(其实每个地方都可以)。不同学生必然有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要否定学生。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鼓声响起,聆听的次数也不同,这样既让学生过足了“手鼓”瘾,又让他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学会了节奏。寓教于乐,大概便是如此。

二、学说“风味语言”——与“小巴郎”交朋友

大家在看到“风味语言”四个字上面的引号,就应该猜到:这里的语言,并非真正的维吾尔族语。何为“风味语言”呢?

提到春晚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小品《羊肉串》,你一定记忆犹新。什么呢?除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幽默风趣的细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的“风味语言”。维吾尔族的语言中卷舌音比较多,所以他们在说汉语的时候,也还是喜欢带着浓厚的卷舌音。这就使他们的语言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风味汉语”。用孩子们总结的话来说,是“一波接着一波”的。

是的,无论是维吾尔族歌曲还是维吾尔族语言,它们都带着一种“一波接着一波”的感觉。儿歌《亚克西,巴郎》《娃哈哈》,民歌《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它们将语言和歌曲结合到了一起,给人一种独特的动感,《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也不例外。

这首歌曲中,带有这种感觉的乐句可谓比比皆是:“童年的太阳是小巴郎哎”中的“小巴郎”,“彩霞绣的小花帽哎”中的“小花帽”,“盖不住漂亮的脸庞”中的“漂亮”……以及歌曲后半部分最容易和前面混淆的一句:“天山把太阳举起来也。”这句话属于歌曲起承转合的“转”的部分。虽然风格和前面相似,但旋律发生了变化,很多同学会难以区分。反复聆听,你会发现:这些乐句都带有着维吾尔族风味语言的特点——起伏感。

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我意外地发现:难点不再是难点。当然,教学设计也尤为重要。要将这个特点与歌曲很好地结合才能有收获。比如:我是从网上找了一段“吾酷”的新疆绕口令录音让学生听,当学生捧腹大笑时,我让他们找“一波一波的”感觉,并带着这种感觉来听歌曲,找歌曲旋律中具有同样感觉的乐句。学生的答案跟我料想的一模一样,这个教学设计获得了成功。

三、“描绘线条”——深入接触“小巴郎”

“歌曲好听,但比较长”,这个结构特征是文章一开始就提到的。在篇幅较长的歌曲中,找寻、发现歌曲的特点,则是每个音乐教师备课时的一个重要步骤。

提及歌曲特点,很多人不自觉地找起了相同或相似乐句。的确,在第一次试上这节课时,我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这首歌曲的“起承转合”结构非常明显。在“起承”部分,歌曲用了两个几乎相同的乐句,只是结尾不同(这是作者惯用的手法)。在“转”的部分,作者先是用了叹词“来来……”叹词的使用好似一个梯子,把全曲推向了高潮。“转”的后半部分,旋律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日常教学中所谓的“难点”。

所幸的是,在教学中,我已经让学生找出了歌曲中所有“风味语言”的乐句,并且带着孩子们根据它们的旋律走向画上了小线条。此时,小线条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孩子们掌握了歌曲整体的风格之后,耳朵听着旋律,眼睛看着线条,很自然地掌握了旋律走向,难点迎刃而解了。

“线条”运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的环节早已很普遍了,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切实地解决了问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歌曲,它的无私奉献便没有白费。

四、“自信舞蹈”——与“小巴郎”共欢唱

维吾尔族歌曲的韵味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现最合适不过。姑娘们的娇羞可人,小伙们的热情大方……单纯用歌声,如何能够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歌曲的拓展部分,我想了很多,也曾想过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但是,无论如何设计,维吾尔族的舞蹈总是不忍割舍的一个环节。

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同时,眼神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再加上移颈、翻腕等标志性、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了热情、豪放的风格韵味。

简单的昂首、直腰、翻手腕的动作可以作为拓展,在歌曲处理的时候使用,更加恰到好处。

在学完歌曲之后,教师可以教孩子们几个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自己进行组合。相同的地方,创编相同的动作,不同的地方创编不同的动作,边跳边唱。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不但再次回味了歌曲的结构,而且在歌曲律动过程中(维吾尔族舞蹈)有了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编自演来体会歌曲独特的韵味,最终将舞蹈和歌曲相结合,共同演绎“歌伴舞”——《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真正和“小巴郎”共欢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极为丰富的民族音乐,这些都是我国音乐殿堂中的瑰宝。只有让学生浸润在这些富有生命力的音乐中,才能使他们学会欣赏音乐的同时,享受音乐这一全人类智慧创造的共同财富。

【参考文献】

[1]韩力.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以苏少版教材为例[J].新课程:中,2016(10).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乐器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乐器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乐器也疯狂
外媒:中国土耳其都要求泰国遣返偷渡者
自制小乐器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