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采写需要着眼发展大局深入基层一线

2020-07-04 02:50江伶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影响力

江伶

摘要:如何着眼发展大局,提升新闻报道的高度,这是党报记者应该思考并践行的课题。而光有大局意识还不行,还得“接地气、沾泥土”,那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己任,用先进典型、鲜活经验、人民群众的感人故事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關键词:敏锐性;影响力;主题报道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记者对新闻选题价值的准确判断,也需要记者对新闻事实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而这两点更需要新闻工作者强化学习积累、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基层一线,这样才能写出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百姓视觉的好新闻。

扶贫先扶志。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解决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一直是党委政府急需破解的难题。2018年12月下旬,《黔南日报》记者深入到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该县普安镇三合村有一家特殊的农家超市,买东西不要钱而是用积分兑换,出于好奇和对新闻的敏锐,记者走进村子,扎根农家,深入群众。2018年12月29日,《黔南日报》要闻版刊发了消息《合心村有家“合心超市”》,新闻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和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贵州日报》再次进行了专门报道。一时间,合心村思想扶贫模式成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乃至黔南州思想扶贫的典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合心村有家“合心超市”》一文当年斩获了贵州新闻奖等多个奖项。这条不足800字的消息,就足以展示了记者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性,是新闻记者的必备素质。需要贯穿于采访活动的始末,必须敏锐地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者要做到敏锐地判断,就要具备敏锐的“新闻鼻”,使其对周边发生的一切有一个迅速的判断,并带着职业特征做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正确判断。而现实中,有的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只是对新闻发生的基本事实进行报道,仅仅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某些事实,不去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报道的新闻立足点不高,生动感人的场景少,吸引不到受众的关注,社会效果不明显。因此,记者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从不起眼的现场、从海量的资料中筛出新闻线索,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当好一名记者,就要做个“有心”人,带着“心”去采访。

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在谈到怎样写出好新闻时,曾用一句话作了概括:“一个优秀记者,文章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脚‘写的。”所以,作为新闻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采写到真实、鲜活的新闻。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怎样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报道的新闻要紧扣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创新报道形式,以精彩事例和深刻论述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采写脱贫攻坚报道,就要了解历史背景和系列重要精神,要学习和掌握“精准扶贫”理念,知晓脱贫攻坚战的扶贫背景、脱贫目标、重要使命、政府文件等,及时了解当地工作推进完成情况、主要措施和做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贵州省的脱贫攻坚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作为新闻记者就要把握时代脉动,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从微小之处着力,把贵州精神写精写活写深。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有活力,更接地气。

因此,学习积累和深入基层是最好的自我提升方式,是采写好新闻的前提。学习积累是为了提升高度,深入基层是为了验证高度。近年来,《黔南日报》把政治理论学习纳入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大会、干部职工会和编前会以及每月业务培训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强一线采编人员的政治素养,提升业务能力。去年6月,还制定了《黔南日报社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方案》,采访中心组织记者深入开展“记者走基层”系列活动,并在报纸一版重要位置及所属新媒体推出“记者走基层”“强四力 走基层”等栏目,组织记者沉到一线、深入群众,挖掘生动事例,采写鲜活佳作,体现党报公信力。共安排10余名记者奔赴罗甸、三都、独山等12县(市),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特别是进入去年第四季度,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20个中国记者节之际,黔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分成四组,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推进的方式,深入全州各地开展“走基层 看变化”系列报道、“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强四力 走基层”记者节主题采访等活动,走进田间地头锻炼“脚力”,深入群众中间锤炼“脑力”,关注基层难点磨炼“眼力”,传递百姓心声历练“笔力”, 用笔端和镜头多角度、立体式报道各行各业发展变化、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乡村振兴生动画面,反响良好。仅半年时间,《黔南日报》所属报纸、网站等陆续刊载发布300多篇“记者走基层”的报道,充分体现“四力”,传承务实作风,获得好评如潮。

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找到合适的切口很关键。需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坐标,找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地方发展的结合点,立足本地,深入采访,生动呈现。

2018年8月初,《黔南日报》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得到一条新闻线索,长顺县鼓扬镇交麻社区交麻村妇联主任邹云凤牵头组织创办了“联凤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36名苗族妇女随之入股进来,共筹集79.5万元资金发展种养业。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现象背后的新闻价值,并在2018年 8月16日《黔南日报》一版报道了新闻《极贫村里的“妇女创业产业园”》。新闻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读者透过新闻看到了贵州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努力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闻记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用新闻报道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扎根基层,挖掘热点,才能让报道传达深意,直抵人心。近年来,《黔南日报》聚焦脱贫攻坚中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件、模范人物,派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进行采访,推出了大量贴近群众生活、反映基层工作的原创新闻报道,把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举措贯穿到新闻作品中,生动讲好发生在贵州省黔南州的扶贫脱贫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这是新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新使命、新要求。记者眼中的新闻,就像每一滴雨水都不一样,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每天的生活都有变化。总之,新闻工作者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工作中的实、发展中的变。只有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以小见大地记录时代风貌,才能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好作品,彰显时代所需的品质和精神。

猜你喜欢
影响力
《微型计算机》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调查获奖读者揭晓
My Hobby
《小溪流》荣晋2016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海外排行第39名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星空榜
2015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影响力榜单
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ENGLISH ADOPTSMORE CHINESE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