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2020-07-06 08:19姚洪发谭锐清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广西因子

姚洪发 谭锐清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言

《广西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广西将大力推进农产品物流工程,着力构建“三个中心、五个基地、六带、多节点”的物流空间布局,加强对北部湾地区物流节点城市的建设,利用广西的食粮、木薯、蔗糖、蔬菜、水果等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具有功能完整、高效便捷特点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1]。实证研究广西城市农产品的物流能力,对政府制定区域农产品物流政策,优化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参考。

要评估一个地区农产品的物流能力,首先必须构建农产品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学者对于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各不相同。王传礼(2012)结合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农产品产出水平、物流交通运输条件、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物流人力资源条件五项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各城市的农产品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2]。陈达等人(2018)结合安徽省的省情,从农产品物流基础水平、物流运输能力、物流信息化程度以及在物流领域的人力资源水平这几个方面来评估物流发展能力,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安徽省16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能力,并给出了提高该省城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能力的建议[3]。卜质琼(2019)主要从物流设施、物流技术、物流运营、物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在电商环境中区域性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进行验证,所得到的结果与该省区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发展相吻合,证实了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参考性[4]。张玉竹等人(2019)主要是通过经济基础条件、供给能力、流通能力、物流人力资源条件和物流信息技术水平来分析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分,然后再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物流能力水平进行划分,对各类城市提高物流能力水平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5]。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也对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做了不同的研究。从现有研究看,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运输能力和地区信息化水平等角度展开。本文在现有的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和实证分析,客观、真实地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城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能力的现实情况。

二、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每个选取的指标都会影响评价结果,所以要求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完整性,能够合理反映所研究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发展现状。因此,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恰当性、数据可用性、操作方便等特点的科学原则。

为了准确评价广西各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首先通过查找与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相关的文献,分析不同的学者是如何构建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选择与农产品物流相关性高的指标,再结合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最后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基础条件、农产品物流规模、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农产品物流人力资源以及政府支持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加入指标体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含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财务交通运输开销等。物流的发展跟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且政府的相关政策可直接影响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与规划。再将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替换为互联网用户数,因为本文研究的是国内城市间的农产品物流,这样更符合实际。本文建立的物流发展能力评级指标体系[6-7]如表1所示。

表1 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数据来源于各个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数据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从14个城市数据中选取用于评价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各项指标,本文选用的是2018年度的数据,部分缺失数据采用SPSS支持下的线性插值。

三、广西各城市农产品物流分析与评价

(一)适用性检验

首先采用SPSS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由表2可知,KMO值为0.812,该值在0.8—0.9之间,明显高于进行因子分析KMO值要大于0.7的条件,说明本研究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佳。Bartlett检验近似卡方分布为240.906,P<0.001,说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变量的相关矩阵存在公共因子,表明该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值

(二)提取共同因子

在原有相关矩阵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共同的因子,提取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由表3可知,有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75.433%和14.95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389%,且特征值均大于1,根据特征值大于1原则提取公因子,最终提取两个因子,且解释率明显高于70%,因而本文的因子提取效果较佳。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图1 碎石图

(三)因子旋转

为了更好地解释提取的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使各因子可以保持正交的状态,各因子的方差差异达到最大,即相对载荷平方和达到最大。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第一公因子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路货运量、货物运输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从业人员数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具有较大载荷系数,综合反映了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和供给能力,故将它们定义为物流供需因子。第二公因子在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它们可以反映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状况,故将它命名为物流经济因子。

因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变量的个数,以便在下一步分析中能够用较少的因子代替原有变量参与数据建模。利用回归分析法,将公因子表达为各变量的线性形式。由表5可直接得出因子的表达式。

表4 旋转成份矩阵

表5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因子1的表达式为:

F1=-0.15X1+0.117X2-0.03X3+
0.159X4+0.155X5+0.143X6+0.152X7+
0.157X8+0.1X9+0.076X10

(1)

因子2的表达式为:

F2=-0.621X1+0.061X2+0.393X3-
0.112X4-0.106X5-0.032X6+0.068X7+
0.094X8+0.099X9+0.196X10

(2)

通过上述的表达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农产品物流评价总指标S,总得分的公式如下所示:

S=W1F1+W2F2

(3)

W1=71.220/90.389=0.788

(4)

W2=19.169/90.389=0.212

(5)

即:

S=0.788F1+0.212F2

(6)

计算出总得分后,把相关的需要用到的数据代入到上述构建的数学模型中,计算出广西省份的各个城市因子的得分,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得分排名表,如表6所示。

表6 广西各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因子得分排名

(四)结果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从F1的排名可以看出,南宁市、玉林市、桂林市和柳州市的排名在前四名;而根据S综合排名来看,排名在前四位的是南宁市、玉林市、柳州市以及桂林市。从这个结果来看,F1和S的排名基本吻合,说明提取的因子1可以包含绝大部分变量的信息,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广西各个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从排名来看,除了南宁市、玉林市、桂林市还有柳州市的综合得分为正,其他得分均为负,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不均衡。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以及广西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有多条重要的运输干线,为农产品运输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其基础设施完善,有现代化的物流集散区,为农产品物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从得分表可知,南宁市在整个广西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最好,其各项指标值都基本高于其他的城市,说明该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基础最好。

玉林市、柳州市和桂林市的农产品物流水平较好。玉林市地处广西东南部,作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城市、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合作区以及以特色农产品物流集散为特色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有着便利的现代交通网络、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等,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农产品物流提供了保障。桂林有着国际旅游胜地的优势,可以通过强化其交通枢纽地位发挥区域级节点城市的辐射作用,重点打造农产品物流。柳州市地处广西中部,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有着较强的经济活力,但也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加上该城市气候环境优越,农产品的产量很大,人们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柳州市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很快,物流服务网点功能完善,并在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它有多个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加快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钦州市、贵港市农产品物流水平中等。钦州市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港,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产品市场辐射广阔,北邻南宁,东接玉林、北海,西与防城港毗邻,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具有“荷城”之称的贵港市,其地势平坦,物产富饶,是广西重要的粮、糖、果等生产基地。该市依托西江黄金水道、铁路和公路等便捷的交通条件,围绕农产品物流服务,打造物流集散区,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其他城市的农产品物流水平一般甚至较低,从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来看,有些城市人均GDP虽然高,但是其物流需求和供给能力不足,导致综合排名低于别的城市,农产品物流水平不高,比如防城港市、北海市,但是这些城市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大。从因子1和因子2 的得分来看,梧州市各项指标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制约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是基础设施和物流人力资源条件两方面。尽管有些城市有明显的农业特色,但是经济条件、物流规模、人力资源条件等都略显不足,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崇左市、来宾市这些城市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优质的农产品,然而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经济基础不是很好,使得当地物流基础建设水平低,从而影响农产品物流能力。

四、提高广西城市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建议

(一)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

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得较好的城市,比如南宁,应该充分利用其自身经济基础、高水平信息化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条件,建设有特色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应该积极推进南宁、柳州、北海、梧州等城市的粮、糖物流的发展,加快崇左、来宾、贵港等城市食糖物流体系的建设。百色可利用自身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条件,完善当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防城港、北海等沿海城市可以利用其水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建设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在北部湾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立覆盖范围广阔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必将推动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致富,先修路。同样的,要想提高物流能力,首先要从水陆空下手。要大力推进公路、水路、铁路以及机场等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形成高效、快速、稳定的交通运输网络。要加强各个沿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交通发展,各城市合理规划、改造建设一批具有多式联运条件的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农产品生产地的物流基础设施,贫困地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及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建设衔接顺畅、便捷安全的农村道路运输体系。在合理的节点建设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其配送、流通加工、仓储的功能,提高农产品物流流通效率。

(三)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

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和网络建设化建设,增强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农产品参与方可以及时获取动态信息,可以促进农产品的交易额。政府应该推广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标准,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使得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可以有效联系。物流企业应该重点投资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在农产品的运输流通过程中,应多运用互联网技术、RFID、区块链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货物实时监控与管理,在拣货、包装过程中用条码技术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农村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应该加大建设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电话、电视、电台、电脑工程,完善政府手机信息推介平台,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发送到农户或农村合作社,积极开拓农民了解农产品物流信息的渠道。

(四)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

当今社会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买商品,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力渠道之一,引入抖音、淘宝直播等直播带货平台,通过市长带货等形式销售农产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出口工程,就要加大力度建立各种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让农产品实现供、产、销网络一体化。要多多鼓励农产品生产户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建立电子商务培训点,为农产品生产户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应在乡镇或者农村培育专门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打造当地的专属品牌。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构建

合理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农产品的生产,建立跨境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的进出口销售。

(五)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

现如今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和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农产品物流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升级。与传统的物流企业相比,升级后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设有农产品信息咨询、物流信息统计、农产品质量检测、运输配送工作以及国际货运等岗位,这些岗位的上岗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农产品物流人才很缺失。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引进物流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各学校向广大物流企业输送优秀人才,高校加强物流相关专业多样化教育。企业也需要对在职的物流技术人员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提高其理论与实践水平,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给予更大的提升空间,改善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长期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广西因子
广西贵港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