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跃松:新时代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

2020-07-06 06:43编稿倪萍
家教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做作业家风习惯

编稿/倪萍

今天,我们要传承、培育、引导孩子朝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

这个时代波涛汹涌,科技、社会、经济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海中有一艘小船,这个船就是家庭,家庭的小船要想在大海上航行,要想在上面劈风斩浪地前进,就必须要有一种让小船稳定的东西。

但是现在的小船不是很稳定。你们知道2018年中国的结婚和离婚的比例是多少?2018年,全国登记结婚的有1010.8万对,同期办理离婚的有380.1万对,离婚、结婚的比例是38%。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去研究两个字,家风。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什么?就是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文化。这种家风怎么传承?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崔老师来告诉你们良好家风传承的密码。

一、良好家风传承与培育的密码:“和”与“安”

好家风的传承要牢记两个字,一个是“和”,一个是“安”。

“和”。我家门上就写了一句话:“进来了,请脱去烦恼;回家了,带快乐回来”。家庭想有一种“和”的氛围,家庭成员就要有“和”的情趣。怎么做?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好家庭常见的几大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我想重点说一下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因为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的总和,如果把握不住,家庭就不牢固,就像小船一样容易翻船。

夫妻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信任。根据我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我发现大概有47%的妻子有查看自己丈夫手机的习惯,有26%的丈夫也喜欢查看妻子的手机。我建议大家从今以后放弃查手机这样的做法。信任是基础,处理好两个人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信”,而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夫妻不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其次,什么关系最难处?我问过不少女士,有位女士跟我讲婆媳关系真不好处,他们是一对“天敌”。我想告诉你,婆媳要真心相处并不难,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案例一

有次我在红星剧场讲课后第二天,接到了一位女听众的电话,她说自己跟老公闹了两次离婚,没离成,现在感觉自己在家里就是多余的。我对着电话就说,我教你一个办法,抓紧时间回家学“毛主席语录”。

这位女士很惊讶,说:“崔老师,我都把隐私告诉给你了,你还跟我开玩笑?”我说:“我没开玩笑,毛主席语录中有三大法宝,你知道吗?第 1条不就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吗?要学会花‘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夫妻财产是公共的,花100元,你老公就花掉50元。”说着说着电话就没声音了,手机挂了,她到哪去了?到中心医院去看她弟媳妇,不仅去了,还带了2000块钱(“公家”的钱)。后来小姑子家小孩上幼儿园,她又送了600块钱(“公家”的钱)。一送去,小姑子眼睛放亮,一下就扑过来跟她拥抱到一块,还进行“自我批评”。你看看,“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现在她跟老公一吵架,公公婆婆帮她讲话,小姑子小叔子帮她讲话。被孤立的是谁?她老公。

处理好家庭关系非常重要。大家有时间去看看我们安徽省妇联办的杂志《恋爱婚姻家庭》,里面有非常多的经验,很多的技巧,很多建立“统一战线”的案例,值得大家去思考。

“安”。一定要让家庭变成幸福的港湾,成为你能充电、能感到幸福的地方。

“安”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健康安全,而这里我想重点讲另一层——当今社会受到严峻挑战的“安”。我们怎么能安心?跟大家讲一个老王的故事。老王养鸽子养了很多年,结果去年国庆节那只最心爱的老鸽子倒地不起。怎么回事?鸽子死了!老王将鸽子抱在怀里,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心想:我一定要隆重地安葬它!怎么安葬呢?土葬不行,小虫子会蚕食它的肢体,那就把它火化吧,火化以后把它的骨 灰撒进合肥天鹅湖、撒进长江、撒进大海,让它一辈子永远与蓝天为伴。

于是老王开始给鸽子进行火化。随着火苗的冉冉窜起,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鼻而来,老王忍不住了,这鸽子咋这么香呢?老王觉得太可惜了,这么好的鸽子烧了不可惜吗?于是 买了两瓶啤酒回来了……

当然,这一定是笑话,是故事,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但是难道真的没有吗?小孩在班上看着人家的铅笔好,把它偷偷拿回来了。当领导当干部几年,人家给他送黄金,最后他就变成“烧烤”了,是不是?所以一定要时刻告诫自己,要安全就必须要安心,能安心才能安全。

讲座现场

二、良好家风传承与培育的密码:“五好”

1.好目标

第一个“好”是好目标。一个家庭要有方向,一个人要有方向。没有方向,就像大海上的一艘船,只能叫飘泊,有了方向才叫航行。

女儿结婚的时候,我说:“你结婚,其他事我都不参与,但你必须给我留一个讲话的机会。”讲什么?讲“三观”。什么叫“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什么我要讲“三观”?因为“三观”关系一个新的家庭未来的方向。

2014年5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扣的是什么?就是“三观”。

我们思考一下,教育相当于种下去籽粒饱满的种子,收获的到底是什么?真的只需要成绩吗?我想应该不是,家风中一个好方向、好目标更重要。好目标就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人,至少要懂得感恩,要有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我们各位家长,要告诉孩子,除了学习,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记住三个词,“感恩、责任、担当”。

2.好心态

第二个“好”是好心态。家长要有好心态,你在外面跟单位同事吵架了,遇到不愉快的事了,回到家要跟往常一样带着微笑,也和往常一样,跟家里人心平气和地交流。不要把情绪带到家里,不要把脾气暴躁认为是自己的个性。

可能有的家长有这种心态,认为我们住在城郊结合部,我们孩子上的不是市区最好的学校,所以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也很正常。我今天也借此机会说,没有所谓的名校,但每个学校都有名师。

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要有信心,尤其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2019年8月我到俄罗斯,看到一个人的雕像,是普希金。1825年,这个作家写了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我抄下来贴在床头柜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家长在家庭成员中一定要有一个理念,大树倒了,家长不倒,电线杆倒了,爸爸就是电线杆。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愁眉苦脸,不要叫苦不迭,不要传递负能量。每一位家长都要积极去给家庭灌输一种好的心态:人人都在变老,但不要把皱纹长到心坎上。

3.好榜样

第三个“好”是好榜样。一个好的家长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的镜子。一个孩子最贵的房子就是妈妈的肚皮,最豪华的宝马车就是他爸爸的肩膀。一个孩子最好的学校就是他的家庭,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榜样在哪里?我举个例子。

案例二

有一天我感冒很严重,头痛,颈椎病又犯了,那天上午不准备去上班。单位突然打电话给我,叫我火速赶到办公室,我只能强忍着起来,洗把脸,开车就往单位去。由于我匆忙出发,被子没叠,但是当我得知那天上午女儿要回来,我就赶紧处理一下工作,然后急匆匆赶回家。做什么?把被子叠一下,要不然就会给孩子呈现出爸爸居然可以不叠被子的状态。

大家明白了吗?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做好榜样非常重要。每一个人要深刻地记住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榜样。只是叠被子吗?你在家里撒过谎吗?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可能会对孩子撒谎。我就遇到过。有次有几个朋友在打牌,有个孩子打电话来了问:“爸爸你在做什么?”朋友回答:“我在开会。”明明在打牌,他却说在开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家长能不能做一个好榜样,值得大家去思索。

其次,给孩子讲过的话要兑现,给孩子承诺的事也一定要抓好落实,你在家里的一言一行都要重视。现场的朋友,请你们配合我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伸出你的右手,听我的口令,手心朝下,抬起手高举过头,好,现在请摸你的上颚。现在让我来看看大家做对了没。我明明喊的不是上颚吗?你为什么要摸下巴呢?因为刚刚我在示范,用手摸了下巴。这就说明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

4.好习惯

第四个“好”是好习惯。孩子要养成好习惯,家长也要知道什么叫好习惯。

我白天在外讲课,手机就关掉了,到晚上了就要像“皇上”一样地处理一些“奏折”,我衣服也没脱就坐到了床上,自然而然地掏出了手机。天冷的时候硬坐着还不舒服,慢慢就变成半躺着了。三天以后这就变成一种习惯了。每一个人养成好习惯需要三天,改掉坏习惯也要三天。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个习惯怎么养成?需要培养孩子什么习惯?

第一个是生活的习惯。跟孩子们交流一下,晚上定好闹钟,早上不再叫孩子了,要他做到自觉起床。不光是起床,也要让孩子形成做家务的习惯。孩子不做家务很可怕,将来幸福生活可能就毁于不做家务。

我家孩子30岁了,那天她当我面接了一个电话,是她的同学,同学说,“你跟你爸妈住一个小区,就可以去蹭饭了。”你猜我女儿怎么回答的?——“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只要我在家,饭就是我做。”你们能不能做到?所以当家长的不要心疼孩子,你培养他,他就会有责任。

第二个是学习的习惯。孩子现在很小,需要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给孩子过度辅导,不要代办孩子的作业。家长不是孩子的警察,不要天天看着他做作业,你越看他越不想做。养成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就是需要家长适当放手,又恰当管理。习惯成就优秀!

5.好方法

最后一个“好”是好方法,有了好习惯之后要寻找好方法。

案例三

有个家长喜欢用手指着孩子,说:“谁让你看电视的。”我就对他说,“不要用食指指孩子,你应该用大拇指。”他说:“原来我们在老房子住,电视机都锁到卧室里,小孩经常到卧室去看,他看的频道跟我不一样,所以我们回家看到频道在他喜欢看的那个位置,我们就把他揍一顿。后来他也想到一招,看完想看的频道又调回去。我就把电视机遥控器用铅笔画个印,他看完电视没放到框子里我们就揍他一顿,两次后就又不灵了,小孩看我们放在哪里,看完又给放回去了。后来我们又想了一招,每次我们出去,我爱人拔一根头发从门把手连到墙上,儿子一开门进来了,头发就断掉了,回来又揍他一顿。后来我发现孩子把他妈妈的头发收了几十根放书本里夹着。”

我说:“你怎么能教育好孩子?你家孩子简直就是跟你在玩猫捉老鼠,警察捉小偷的游戏,是不是?你跟我学,我们都是对孩子这么做的。孩子们有逆反心理,我就利用他的逆反心理,我到家了以后看他在做作业就说,谁要你做作业,上课到现在还在那做作业,出去玩!他出去5分钟又回来了,说作业没做完,就回家来做作业了。我不想他做作业吗?这是方法。”

三、良好家风传承与培育的密码:“0家暴”

最后一个密码是0家暴。

有很多家长,包括有的媒体现在还在宣扬棍棒教育,我不赞成。我家孩子长到30岁,我就打过一次。那次是送她上幼儿园,我刚好单位有急事,她抱着我不让走。我打了她一巴掌,这么多年没打过。所以我觉得大家要明白不能家暴,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问题迟早会出现。

各位家长,我们来回顾下优良家风传承与培育的密码:2个字:“和”与“安”。5个好:好目标、好心态、好榜样、好习惯、好方法。最后一个,0家暴。请大家把三个数字联合起来,就是250,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未能找到好的办法,那就是二百五,我建议大家把 5调到前面变成520(我爱你)。谢谢!

阅读笔记

1.巨大的社会变革下,良好的家风传承与培育需要牢牢把握住两个方面:家庭的“和”与“安”。

2.良好的家风传承和培育需要家长做到:设定一个好的目标,培养一个好心态,积极乐观不抱怨;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定好一个不只局限于学习的好目标;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好习惯;同时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掌握并运用好方法。

3.良好的家风传承与培育要杜绝家暴行为,和家人、孩子要形成良好融洽的家庭氛围。

猜你喜欢
做作业家风习惯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上课好习惯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