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能源企业内控环境的思路探究

2020-07-06 03:39海源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优化

海源

摘 要: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能源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能源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良好的内控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以及经济效益,能源企业应当在政府的指导下,及时优化内控环境。能源企业现阶段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仍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进优化,以便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以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能源企业  内控环境  优化

一、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支持企业的内部管理

能源企业通过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为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以满足其内部管理需求。比如能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收集内部的各项信息,由财务部门进行处理分析,提供准确的财会信息,假若企业的内控环境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合理则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较多的困难,影响企业的经营。而完善的内控环境能够支持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制定准确的经营决策。

(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能源企业内控环境的优化完善,能够将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会计管理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制度深度利用,将各个部门有效结合,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联系,形成相互合作、制约和监督的关系,有助于快速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强化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

国内和国际经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使得能源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一旦经营出现失误就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能源企业为了应对和防范风险,则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内部控制工作为风险防范打下坚实基础,企业能够在良好的内控环境中,记住风险评估机制准确识别经营风险,筛选企业经营环节中的风险点,加强管控,将风险对能源企业的影响降到可控范围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規范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

(一)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大多数能源企业重视企业的经营效益,少数企业忽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少数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使得员工的工作行为不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基础环境,内部控制水平较低。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能源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但是根据目前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看,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全面完善,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约束,内控环境难以得到充分优化,而且部分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内控工作流于形式。

(三)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国内部分能源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不完善,企业内部少数员工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对于经营风险的认知仍旧处于风险发生后再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的极端,不能防患于未然,对于风险的防控缺少预见性。能源行业的性质特点与一般企业不相同,对于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较高,因为能源在开采、运输、存储过程中若是出现风险问题,则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少数能源企业的开采环境简陋,能源产地的安全系数低,而且在开采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排查不到位,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发挥作用,给能源企业的开采环节和之后的各个经营环节带来较大的威胁。能源企业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防控标准不清晰,风险评估防范不到位,严重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三、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员工内部控制意识

优化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能源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内部控制培训,深入学习内部控制知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内部控制,改变管理思想,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为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以便于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工作对于能源企业的经营发展较为重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就需要尽快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缺陷进行弥补,同时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落实,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能源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审视内部控制中的不足,改进内部控制方式,深入分析企业之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其与当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修订制度中较为落后的内容,保留制度中仍然具有执行意义的内容,确保经过改革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能源企业的管理层也应当强化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积极配合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并且做好表率,带领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是改善内控环境的关键要素,因此,内部控制工作中要将内控制度的建立、执行放在关键位置,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配合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落实进行严格监督,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能源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性质特点,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改进风险管理防范,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水平。由于国内和国外的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尤其是部分国家的政局不稳定,使得能源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资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能源企业应当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将风险防范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控环境。能源企业对于安全的要求较为严格,将风险防控融入企业的业务流程中,不断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企业的开采作业行为,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四)完善内控考核与监督评价制度

能源企业内控环境优化最重要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因此,企业应当完善内控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比如向企业引进专家对内控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在强化其内控意识和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使其的专业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更好地应对处理日常工作,更好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除此之外,优化内控环境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全过程展开监督,及时发现能源企业内控环境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改进解决,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则可以对内控工作进行整体评估,发现内控环境中的薄弱之处,上报给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进而达到优化内控环境的目的。

四、结束语

能源企业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因为能源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环境是决定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因此,能源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改进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李立海.新能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实践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9(16).

[2]谭舒心.优化能源企业内控环境的思路研究[J].财经界,2018,No.477(14):61.

[3]伍艳丽.能源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54-255.

猜你喜欢
优化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活用数学公式 优化数学课堂
基于OptiStruct的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