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送礼背后的金融逻辑

2020-07-06 03:19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盖房子大额负债表

我们都佩服自己的母亲。而我的母亲9岁时就作为童养媳,嫁到我父亲家。按照她一直以来跟我和兄弟的说法,是“嫁到你们家。”在我小时候,总让我钦佩母亲的是,她从来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她随时可以说出来,谁家什么时候给我们家送了多少礼、什么礼,也可以随时讲出我们家哪天要给谁家还礼、谁家何时要盖房子、娶媳妇、嫁女什么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在脑袋里管理这么复杂的账本,但是她脑袋里的资产负债表是清清楚楚的,虽然我们村很大、人口很多,那个资产负债表一定很复杂,但是,她似乎没有因为哪家的礼没有还而得罪人。

那么,“礼尚往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母亲也经常跟我讲送礼与还礼的道理:第一,收了人家的礼,一定要还,否则那个亲戚或者朋友关系就没了;第二,还礼时,不能少于对方之前送给我们家的礼,至少要加个10%;第三,对亲戚,逢年过节要送礼;第四,对待亲戚和一般朋友,对方盖房、红白喜事、生孩子或者有其他大事的时候,要送礼。

从我母亲总结出的礼节文化看,礼尚往来是典型的跨期价值交换,其交换的信任基础是友情关系,不管友情是基于邻居还是靠朋友的朋友介绍。也就是说,张家今天送100元钱的礼物到我们家,今后我母亲会按照110元钱的标准还礼的,期间的投资回报是10%。我们家给别人送礼后,也会有类似的回报预期,否则,“礼尚往来”就不会“往来”了。

一般都是在某一家发生大开支的时候,比如盖房子、搬进新家、娶媳妇、办丧礼时,邻居亲友都会给那一家送礼;等到我们家也出现这种大额开支时,别人家也会还礼,等等。这就是说,送礼实际上是一种换个说法的融資行为,“礼尚往来”等于是一个不断重复的相互融资、互相投资、彼此帮助解决大额开支问题的过程。

只要大家都还有意继续做亲友,这个“礼尚往来”的过程就会继续下去,而且这个亲友圈子越大,其内部金融市场的效果就越好,因为那样的话,融资面、融资额、分摊跨期风险的范围就可以越大。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世世代代住在同一个地方,不移民或迁徙他乡。一旦有一些人开始迁徙他乡,或者经常不在同一地方,重复博弈的过程就要停止了,信任基础就会被破坏!

猜你喜欢
盖房子大额负债表
动物盖房子
银行大额存单的蝶变
在极地盖房子
动物盖房子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
大额存单“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