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会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

2020-07-07 03:33欧文仪李静李海珠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会展粤港澳大湾

欧文仪,李静,李海珠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18日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与此同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国家提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给区域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高职教育领域中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已较为丰富,而高职会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却鲜有探讨。本研究将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关于会展人才的要求及标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并构建现阶段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期推动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会展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1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体现,对湾区内所涉及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1]。据《2018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8市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情况由广州、深圳两市领跑。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内共有135个总面积最少达2 000平方米的展览在香港举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2019年第2季会议及展览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2季会展活动有357项,与会者/入场观众共35.3万人次。以上活动的举办均需大量会展人才作为支撑,然而2018年5月我国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展览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2017〕》,指出中国展览业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如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等。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首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截至2018年底,粤港澳大湾区9市拥有高职院校有71所,占广东省高职院校的81%[2]。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职业教育应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现协同发展已成为不二之选[3]。因此,广东高校会展专业院校应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战略需求,根据大湾区关于会展人才的需求设定适合的培养目标,建设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大湾区会展产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人才[4]。

2 现阶段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所探讨的会展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中占据首要位置的课程,这些课程是培养该专业未来主要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核心能力课程。立足于各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本研究收集了大湾区内5所标杆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并将相似课程进行编排整理,发现现阶段关于会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存在多而杂、重复开设、不合理等问题。

3 现阶段会展企业所需会展人才核心能力分析

3.1 样本及方法选择

为解决现阶段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不合理的情况,本研究随机抽取41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会展企业获取相关数据,立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重构核心课程体系。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将41家企业的官方招聘文本转化为文本文档格式,并对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ROSTCM6.0将标准化后的文档进行分词,然后进行词频、高频特征词分析,结合所得结果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生成由高频共现词构成的网络图(见图1),共生成53个高频共现词,“设计”词频最高,为173次,“理解”和“办公”词频最低,均为13次,具体高频共现词及词频见表1。

图1 会展相关企业官网招聘文本社会语义网络

表1 会展相关企业官网招聘文本中前20的共现词及词频

3.2 现阶段会展企业所需会展人才核心能力分析

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是通过概念和语义关系来表达知识的一种网络图,由一组节点和一组连接节点的线构成,其中节点可用来表示事物、概念、属性、动作、状态等,线用来表示所连接的节点之间的语义联系。由图1可知,“设计-沟通-项目-销售-策划”(设计共现22次,沟通共现16次,项目共现12次,销售共现11次,策划共现10次)构成了会展企业所需人才的具体核心能力圈层。第二层次是次核心圈,由“经验-团队-方案-精神-执行-进行-营销”(经验9次,团队9次,方案9次,精神9次,执行8次,进行7次,营销7次)等组成,主要对核心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和发展;第三层次是外围圈,由“积极-主动-协作-技巧-合作”等组成,是对核心圈和次核心圈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也是会展企业招聘文本中与核心和次核心圈词具有习惯搭配关系的词对或同一词类的词,即会展相关企业官网招聘文本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通过“核心-次核心-外围”三圈结构,将会展相关企业关于现阶段会展人才的能力需求结构较好的展现和反映出来,为逆向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提供基础。

4 现阶段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4.1 构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五位一体”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是学生达成专业核心能力指标要求的有效载体,应当以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为基点,逆向设计和调整课程体系[5]。本研究围绕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截至2019年)》关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内容分析法所得会展相关企业关于现阶段会展人才的能力需求,构建了“五位一体”核心能力模型,如图2所示。

“五位一体”核心能力着眼于帮助会展专业学生全方位提升核心素养,依托于“五位一体”核心能力,通过逆向设计方式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4.2 构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图2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五位一体”核心能力

结合企业调研资料、专家论证意见,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5个核心能力进行具体化,为会展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可量化、可评测提供依据,确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指标如表2所示。

根据“五位一体”的核心能力,并从会展标杆院校关于核心课程开设情况的描述中抽取符合核心能力的课程,设为“建议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能力的养成非一门课程可达成,需设“建议前导或并行课程”,即使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基于专业能力指标,抽取符合专业能力指标的课程。

5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地,为更好响应大湾区建设,为会展产业输入高素质人才,本研究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首先,构建“五位一体”核心能力模型。本研究结合内容分析法探讨会展相关企业关于现阶段会展人才的能力需求,构建了“五位一体”核心能力模型,分别为设计能力、沟通能力、销售能力、策划能力和项目能力。基于现阶段关于会展企业的招聘文本,结合访谈资料,提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具体的核心能力,进而构建核心能力模型。

其次,确定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指标。结合所调研标杆院校关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相关描述等,通过分解“核心能力”得出专业能力指标,实现学生核心能力可量化、可评测,满足实际实施需求,从而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表2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最后,逆向设计“五位一体”核心课程体系。本研究所探讨的课程体系是狭义的课程体系,是特定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所构建的课程体系是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反映。

猜你喜欢
会展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