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三国演义》中的『忠义』与『奸诈』

2020-07-07 13:18干春松
中华瑰宝 2020年7期
关键词:罗贯中关羽三国演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人看到了权谋之出神入化,有人看到了人性之复杂多变,还有人看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

在中国小说史上,就传播形式的广泛程度而论,可能还没有一部作品能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京剧中有大量根据《三国演义》而创作的名剧,如《甘露寺》《空城计》等。近年来大量取材于《三國演义》的影视作品,更使得其中的许多人物家喻户晓,受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故而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在历史事实和人物虚构的尺度上把握得并不好,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也不高。不过,笔者觉得现在很多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一般不会被历史事实和文学虚构的比例不当所困扰,很多人可能就是从《三国演义》去了解那个时代的。

其中,笔者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小说及其衍生作品将儒家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以戏剧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接近于“史诗”性质的古代小说,它对历史人物的改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所以说这是一部代表了我们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的经典之作。

曹操的“奸诈”与儒家正统观念

就小说而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谋略之作,魏、蜀、吴三国为了一统天下而展开竞逐,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绞尽脑汁问计于天下,谋士如郭嘉、诸葛亮、周瑜等人想出了各种奇绝的谋略与兵法,使情节曲折生动、险象环生,构建了基于善恶、忠义、因缘、血缘等规则组成的宏大叙事。

一部小说的成功,情节的设计固然重要,但若能将作者的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故事情节之中,就使小说超离了一般的文学作品。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体现了作者罗贯中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即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在儒家看来,“道”是最高层次的价值;在道家看来,“道”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在这部小说中,罗贯中笔下的一切权谋与规则,都希望达成一个伟大的使命—弘扬儒家价值观。

罗贯中有很强的儒家正统观念,在他的笔下,刘备因为是“皇叔”而具有继承汉室的正统性;即使蜀汉实力不济,但诸葛亮六出祁山,统一国家的意志是不容动摇的。相比之下,董卓、曹操等人则是篡逆之“奸臣”。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唯才是举,统一北方,抑制豪强,实行屯田,兴修水利,使东汉末年因社会动荡而遭受巨大破坏的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和发展。可以说,从三家分汉到西晋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曹操贡献最大。但在小说中,他跟刘备构成了“正”“邪”两极,这种对立十分符合中国人两极化的思维方式。

罗贯中对曹操的形象塑造可谓苦心孤诣,独树一帜:他尊重历史,博采史料,以时人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基调,既不随意“贬低”,也不故意“丑化”,而是将曹操塑造为有远见卓识、才智过人、具有强烈功业心的一代枭雄,同时又赋予他极端自私、奸诈残忍的性格特征。如此,小说中曹操的个性表现得极为丰富、饱满而深刻。

在小说中,曹操第一次出场,就写得有声有色:

见一彪人马,尽行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

寥寥数语,展现了曹操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具有艺术层面上的“坦率”。如曹操公开宣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征服地方豪强的过程中,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眼泪以示懊悔,将人性的复杂和人心的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

曹操与刘备虽是对手,却也惺惺相惜。在《煮酒论英雄》里面,他俩以青梅煮酒,遍论天下英雄,无论是袁绍、刘表,还是张绣、张鲁,在曹操眼里均不足挂齿。要知道评品天下人物,是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小说体现的则是曹操对“英雄”的独特认知和对刘备的欣赏。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

此等描述,何其生动而传神,不仅写出了曹操舍我其谁的气概,亦将刘备身处险境的复杂心态和盘托出。此刻的刘备犹如一个被敌人了解实力的对手,既有英雄相惜的自负,又需将满腔豪情掩饰于无形。

关羽的“忠义”与民间崇拜

就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笔者十分喜欢《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关羽形象。在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中,关羽的形象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忠义”色彩。

小说的第一回以桃园三结义开头,描述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家的桃园中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虽然三人的结义情节多少有些突兀,但英雄之托付于己,必如情人之一见钟情而忠贞不渝。有了这个“义”,后来关羽落入曹操营中,虽屡建战功,但身在曹营心在汉。

小说开头说刘关张睡觉都在一张床上,但一到公开场合,关羽就很有角色感地“侍立终日”。他被曹操捕获之后,虽然曹操待他不薄,但他却明确表示要追随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这些情节都得到了浓墨重彩的铺陈。小说为了渲染“义”,也给了曹操许多正面的笔墨。曹操不但对关羽封官加爵,还送他赤兔宝马。夏志清先生认为,曹操竭尽所能想争取关羽,离间他和刘备的友情,反而烘托了关羽对兄长的忠贞不渝。

小说至此,关羽“忠义”的形象展现得并不充分,直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关羽陷入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诸葛亮近乎完美的设计方案中似乎故意留个破绽,派关羽去守华容道。小说中,这个部分反复提到“恩”“义”—当曹军知道守将是关羽时,曹操身边的谋士就开始铺垫,说关羽“恩怨分明,信义素著”;当曹操跃马向前谈及昔日之情,关羽说当时的情谊已由过五关斩六将而回报;此时曹操拿出杀手锏,以《春秋》中箭手因为对方生病无力抵抗而放弃射杀机会的故事,来说服关羽,关羽虽为武将,却经常手不释卷,熟读《春秋》,最终“义”释曹操。

这个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关羽有血有肉、情感真挚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宁可因违背军纪被斩首也要因“恩”“义”而释放曹操,这一举动让关羽的“义”不是停留在冷冰冰的规则层面,而是获得了类似宗教信仰一样的精神力量。

关羽在中国民间颇有声望。我们经常可以在香港一些黑帮电影的背景中看到关羽像,讽刺的是,香港、台湾的警察局里面也供奉关羽。大约十几年前,笔者在台湾大学访问,每天往返途中经过一个警署,其前台就放着一个卡通的关羽人像,觉得特别有意思。从讲义气这一点上来看,那些经常面临生死的行业,真是很需要关羽这种精神的护佑。

总体上看,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有许多虚构的场景化描写,为人物注入了更多的价值冲突。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成为“奸诈”的代表,关羽成为“忠义”的化身,诸葛亮被塑造成妙计无穷的谋士。《三国演义》谈忠孝节义,也讲仁义礼智信,但它并不如儒家经典那样“庄严”,而是将这些理念置于人物的行为中,在冲突和矛盾中展现人物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借助生动的描写,对这些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了新的阐述,使之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注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即“文以载道”,通过艺术化的烘托弘扬正义和忠诚的价值,只有正义的、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行为才值得肯定和赞美。这种价值观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干春松,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罗贯中关羽三国演义
华容道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国演义
关羽收刀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罗贯中识鸟济贫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