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与医学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2020-07-07 21:59任红润
文教资料 2020年30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任红润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能力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素养之一,特别是医护领域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存在多种弊端,导致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热情的状态。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从中介、内化、活动、支架和最近发展区等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出发,对其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以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理论下二语习得研究现状,并基于此革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医学类高职   英语教学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护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大量引入进口医护器械及药品等,国内外医护人员学术交流增加,外籍患者数量亦增加。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未来职业与个人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医学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手段与水平并未与时俱进,部分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情景单一化且不重视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仅能被动接受知识。医护相关英语较日常交流用语枯燥,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医学英语词汇复杂难记,导致学生学习能动性日益下降,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医学类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大量以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SCT)为框架的研究。该理论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辩证结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将语言视为在特定社会文化中进行交互活动的工具,在教学中极大地突出了语言的应用特点,与高职院校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方针一致。基于此,本文嘗试对SCT的主要理念进行梳理,探讨基于SCT的医学类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为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提供思路。

2.社会文化理论核心理念

2.1中介、内化与活动

SCT由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人类认知发展机制的基本观点:人的认知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发展的,促成二者交互的因素被称为中介(mediation)。中介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主要包括物理工具(如书本、电脑等)和心理工具(如语言、符号等)。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通过交互,学习者逐渐习得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将交互内容内化(internalization)[1]。

SCT的另一个主要理念为活动。活动由参与者的心理动机、活动的条件和参与者的行为等共同组成。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2](130-132)。SCT视角下,语言学习需要重视以语言为中介的交互活动,因为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活动。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或同伴的语言互动或以书本、电脑为媒介的互动等中介,逐步实现自我模仿、重新叙述等内化过程,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的责任是在课程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创设交互社会文化情境,精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交互活动,并引入适当的中介工具,引导学生内化。活动效果受学习者的能动性,即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寻求个体发展的意志、动机和选择等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广泛开展各种模拟真实社会文化环境的活动,组织课堂活动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2.2支架与最近发展区

SCT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包括两个发展水平:(1)与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相关的实际发展水平;(2)与学习者尚未完全形成但能够在他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相关的潜在发展水平[1]。两者之间的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支架(scaffolding)即学习者在达到潜在发展水平过程中依赖的他人帮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根据ZPD与支架的概念提出了支架教学模式,即教师安排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教学内容,并搭好支架,使学生逐步由实际发展水平穿越ZPD逐步到达潜在发展水平,提高成绩及能力[3](89-100)。教师只有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方选择适当的形式搭建支架才能在教学中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教师可借助支架,提高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架教学的另一个关键是始终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任务,高于或低于学生现有水平的支架,均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能力水平的任务,可在控制学生的挫败感的同时,不断提示学生与目标的差距[4](572-584+641)。除了来自教师的支架以外,同伴在支架的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同伴可借助词汇积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同伴可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5](15-23+146)。支架分为交互性支架和工具性支架。前者的搭建基于人际互动,后者则是以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或工具为媒介。有研究证实,学习最近发展区内的知识比学习随意选择的知识效果更好[6](34-51)。在ZPD内,教师提供的和同伴间的支架可以帮助学习者发挥出更高水平,例如完成高难度的写作任务[7](31-45)。

3.社会文化理论在医学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中介与内化的应用

高职学生需接受以职业与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提高实践技能,强化应变能力。因此,教师需营造职业环境与社会氛围,在此环境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交互活动必需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研究表明,情景模拟教学法是SCT理论的成功应用。通过在课堂上营造运用语言的模拟环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明显提高[8](169-187)。

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医学情境,学生不仅可获得应用书本上医学专用名词的机会,进而加深专业知识记忆,更重要的是获得共情能力,时时为病人着想,尽己所能安慰患者,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情景应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则应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情景编写可参考高职医护英语教科书内容,也可让学生发挥创意,结合生活经验自己编写相关情景案例。

在创设好的情境中,教师应设计恰当的中介工具。例如,为药学专业学生创设指导病人安全用药的情境,教师应引导学生扮演药师和患者,用英语交流。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掌握沟通中需要的单词,如Aspirin(阿司匹林),fever(发烧),pain-killer(止痛剂),side effect(副作用),stomachache(胃疼), rash(皮疹),vomit(呕吐)等基础词汇,这种通过交互学习专业词汇的效果远远超过机械背诵。教师亦应引导学生内化。例如,学生在构思、编剧、排练时,很可能意识到自己词汇匮乏、语法薄弱与语音不标准等问题,这正是鼓励他们补全短板的好时机。让学生在完成表演后,用英语对自己获得的进步进行回顾叙述,对情景表演内容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亦可互相评价,加之教师鼓励,必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心与自我效能的提升,对于增强英语学习能动性、药师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十分重要,更实现高职英语教育在“做中学”的教学目标。

3.2支架与最近发展区的应用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英语这样的基础学科不受重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学生英语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导致我国职业技能人员英语知识薄弱。目前,促进学生进入ZPD的主要困难在于学生兴趣不一、水平良莠不齐;教学的程式化、教材的多样化使教师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教学材料遇到很大困难。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为求及格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乃至死记硬背的模式难以打破[9](101-102)。SCT视角下,教师应按照既定教学目标,搭建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性支架,或以信息化教学为媒介的工具性支架,借助合作讨论、同伴评价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对相关任务的兴趣,把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形成对知识的完整构建。

教师在充分了解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英语水平的情况下,可考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建立适合他们的ZPD。相应的,为他们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强制所有学生都掌握教材中的全部学习目标,而是将目标具象为任务,由浅入深地引导。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交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落实。学生之间亦可相互帮助。同时,教师可依据ZPD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意识到如何通过努力不断温故知新,达到期望的发展水平。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展开探索。同伴学习者之间可互相搭建支架,提供与教师相似的指导性帮助,例如小组相互协助以理解单词意义、提供词汇和表达方法、提供观点。

例如,在学习药品说明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考虑使用一段国外药师录制的某种药物的使用说明视频作为导入材料。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的习惯。教师可先对视频做简要说明,随后以提问的方式明确观看目标。可供参考的问题包括:“What is the name of the drug?”“What is the recommended dose?”“Could you please give u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side effects?”随后学生可带着这些针对不同ZPD的问题观看视频,在轻松愉悦且贴合实际的视频中进入学习状态。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指定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建立支架,予以引导或协助,或安排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退,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予有效启发和指导,需确保学生独立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之后,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高水平的问题,即撤去支架。

4.局限与展望

SCT理论研究较为完备,有关教学特别是二语习得的应用研究较为局限。例如,在外语课堂实践中,以人际关系为媒介的交互性支架研究较多,但工具性支架的研究较少,显然不符合当下网络多媒体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蓬勃发展的趋势。另外,教师应谨慎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ZPD,若不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或者教学时忽略ZPD在新旧知识之间的纽带作用,则学生对理解所学新知识感到困难,导致动机缺失、自我效能下降,撤去支架的时机亦应准确把握。若学生未达到潜在发展水平,则教师即放手,不再进行指导,否则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若学生已达到目标发展水平后,教师仍不撤去支架,则回归了传统的灌输模式,学生则可能再次丧失学习热情。

总之,SCT视角下的医学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进展,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强化教学效果。SCT教学通过评估ZPD、设定目标、分组活动、引入多方中介、因材施教等方式,让学生爱上英语,做到主动学习、填补短板。更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发展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并将这种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带到专业学习中,充分开发潜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Wei G. Learning by Expanding: 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2nd ed.)[J].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17,12(1).

[3]Wood D, Bruner J S, Ross G.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76,17(2).

[4]李丹丽. 二语课堂互动话语中教师“支架”的构建[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4(04).

[5]徐锦芬. 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1).

[6]Nassaji H, Swain M.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o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 The Effect of Random Versus Negotiated Help o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Articles[J]. Language Awareness-LANG AWARE. 2000(9).

[7]Schwieter J W. 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hrough Scaffolding in the ZPD: A Magazine Project for an Authentic Audience[J].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Learning. 2010,7(10).

[8]Gao X. You Had to Work Hard Cause You Didnt Know Whether You Were Going to Wear Shoes or Straw Sandals![J].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 2008,7(3-4).

[9]狄鋒.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谈高职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长短句如何有效拆分理解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