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凌云以人类学视野经营一流博物馆

2020-07-08 09:44易隶
收藏·拍卖 2020年5期
关键词:凌云西汉遗址

易隶

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依托于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昧之墓而建,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上文物。毕业伊始,吴凌云就成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第一代“守护人”。在他看来,守护南越王墓不只是因其出土的珍贵文物,更是守护岭南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

始做南越国遗址守护人

走进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办公室,除了沙发外和普通的办公室没什么区别,只是到处堆满了各色书籍。谈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吴凌云笑称,博物馆闲下来了,自己这个馆长却不能闲,正在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金文。

吴凌云1991年中山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便进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工作,与南越国的渊源,也由此开始。1994年和1997年先后参加了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苑遗址的发掘工作。说到南越国史相关的研究和工作历史,吴凌云笑着调侃道,对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南越王宫博物馆,要了解两馆的发展过程,自己还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一直以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和知识积累,吴凌云成为了既懂南越国史,又懂文物考古,还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复合型博物馆人才。

2003年11月吴凌云被借调至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任秘书长,为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使《南越国遗迹保护规划》《南越国遗迹管理规定》等法规顺利通过并公布,由南越王墓、南越国宫詈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组成的南越国遗迹于2006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检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中国文物保护的重要范例。

而与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的渊源,则是从2009年初在澳门出差时与领导的一次聊天开始的。对于这一公众期待、领导重视、时间紧迫、工程质量要求高,许多基础工作还近乎空白的任务,吴凌云却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这个任务需要赶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完成。于是,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都逐一实现了:2009年2月,任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常务副主任,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基础上建立博物馆,并分为遗址展示和出土文物陈列两大部分。2010年主体部分对公众开放;2011年南越王宫博物馆按计划正式对外开放,使得南越国宮署遗址的保护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吴凌云策划了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展览,编著的《南越国宮署遗址》《南越宫苑》《赵佗》等书也同时出版。

2017年4月,广州被国家文物局推举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其中,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宫詈遗址均是广州海丝申遗的重要遗产点之一。这也是吴凌云多年来守护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南越王宫博物馆以及他承担的相关申遗工作的重要成果。

三十载,构建文物与观众的桥梁

回望吴凌云在博物馆里埋头深耕日子,已有29年。有人说,30年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了。在吴凌云看来,经营博物馆是要无数个30年累积在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

回忆起初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工作的日子,吴凌云虽然在当时是馆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也是从在博物馆门口检票、咨询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做起的。后来做到博物馆里的讲解员,看似非专业的工作,在吴凌云看来却大有可为。讲解员就像一个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是一个将文博知识输出的窗口。在讲解员岗位工作了半年后,吴凌云接管了群众工作部,吴凌云认为博物馆的本质是沟通,所以在1991年将群众工作部改名为宣教部,并在1996年,响应团中央号召,第一次将志愿者这一概念引入博物馆工作,是国内较早广东最先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博物馆。

除了宣教工作,吴凌云还筹划主持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大型展览。策划并主持了《秦皇汉武南越王》《南越玺印与陶文》《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南越王与中山王》《广州:扬帆通海两千年》等一系列大型展览;而且还开创了多个“第一”,其中《南越王》宣传辑刊也是他于1993年一手创办,并延续至今。

“如何在人类学的视野下,建设世界一流的博物館”是吴凌云一直反复思考的问题。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吴凌云认为,对于人类文明的诞生、发展以及文明的交流和冲突,当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诠释,博物馆在宣传、研究和展示过程中都可以大有作为。具体到当下,博物馆除了展示文物以外,还具有体验与分享的功能,包括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是博物馆对外连接观众不同的窗口。

术业有专攻,让每个人发展所长,是吴凌云对于博物馆团队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如何定义世界流”这样的问题,吴凌云也会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和大家一起反思。吴凌云认为,拥有世界公认的足够多且精的文物;一流的建筑及展示;特别是足够多具有人类学视野的博物馆人才,便是一流的博物馆。

为此,以吴凌云为馆长的博物馆领导班子,给予了博物馆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足够大空间发挥自由度,鼓励大家多参与馆内的活动,多看书甚至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集合出书,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跨岗位组织活动。当下很流行的文创产品,其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生产了第一批文创纪念品——钥匙扣。

馆内还有举办过许多创意新颖的活动:根据馆内藏品拓展的“南越工坊手工”青少年工作坊、由志愿者撰写和编辑公众号的文章、引入机器人服务、云展览观看形式和云讲解、结合当下新媒体方式开通“南越王的短视频世界”等,博物馆各种有趣又接地气的活动形式,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和青睞。

吴凌云一直对自己的团队非常有信心,他认为一个人很难做到通百艺而专一长,但是团队里的每个人各施所长,便能取长补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已经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又领先一步开始走“小精专”的路线了。

发展博物馆的世界影响力

除了发展自身所长,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一直在“走出去”,做交流和融合。

2003年,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汉武帝茂陵、汉景帝阳陵、咸阳博物馆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赴港举办“秦汉文物精华展”返程之际,吴凌云把展品请到广州来做展览。秦汉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跨时空”相遇,做了一个以“秦皇·汉武·南越王”为主题的大型展览,经过时空拼接,将南越王墓出土文物放在大的秦汉文明框架中,打开了羊城观众的视野。当时100件秦汉时代精华文物在广州首次亮相,观众的反响非常热烈。

2016年9-11月与河北博物院、河北文物研究所合作,推出展览《中山王与南越王——河北汉代文物精品展》,展出了汉代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金缕玉衣、彩绘陶盘等珍贵文物140件。它们和南越王墓文物一起,诉说着汉王朝“大一统”底色下的多彩文明。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沿线国家港口城市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庞贝与南越王墓两大东西方重要古代文明遗址的保护利用。2019年5月17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庞贝:永恒的城市》开幕。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20件(套)展品也于当天亮相。展览通过还原城市景观和建筑中的实物带来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为观众展现庞贝古城的社会生活全貌。正值2019年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2020年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这一重磅大展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今,南越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吴凌云还意识到,图书文献也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物类书籍的查阅是国内文博系统比较薄弱的一环,所以在博物馆未来规划中,他计划开拓专业的文物藏书体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未来的图书馆藏书来自于各领域专业人士的专业类别的完整书目藏书。这不仅可以线下提供给公众更多专业完整的书籍查询,而且藏书也会作为博物馆文物数量和种类新的一支。

除此之外,基于国外博物馆交流展的经验,博物馆未来还有个重要规划便是展陈中心和公共服务处。文物与观众都是吴凌云运营博物馆最依赖最看重的两个部分,而展陈中心和公共服务处便是这两部分最好的连接。

听吴凌云馆长从毕业说起,再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未来规划,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过去,像在眼前;而未来,已然到来。

猜你喜欢
凌云西汉遗址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西汉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Q萌霸气凌云秀
洱海太湖石
残荷新爱
人必其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