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2020-07-09 09:53颜良英廖永芳卢冰冰陈莉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肾镜瘘管弹力

颜良英,廖永芳,卢冰冰,陈莉丹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西 钦州 535000)

广西地区是全国结石病高发地区之一,平均发病率为12~15%,其中肾结石的发病率高度17%,接近全国最高发病水平,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经皮肾镜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术后护理时要妥善固定肾造瘘管以防脱出。如果引流管脱出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引流管进行更好地固定[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肾造瘘管的的病人225例,男156例,女69例,年龄22~66岁。按手术时间的单双日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8例,男87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86±5.68岁,住院时间11.85±4.67天;观察组107例,男70例,女37例,平均年龄48.15±0.73岁,住院时间12.25±0.62天。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别针法行二次固定:将术后病人肾造瘘管按专科护理要求放置,常规将肾造瘘管接引流袋后,用系带将引流袋固定于一侧床沿下,并将造瘘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向病人及家属做好造瘘管护理注意事项宣教及落实好防意外拔管相关措施。

1.2.2 观察组

采用3M弹力胶带高举平台法行二次固定:将术后病人的肾造瘘管按专科护理要求放置,采用1.5 cm×10 cm的3 M伸缩医用胶布在距离肾造瘘口8~10 cm处将肾造瘘管进行缠绕对贴,之后将其分开,将两端胶布分别贴在患者的皮肤上,保证皮肤粘贴处于胶带之间存在张力。[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肾造瘘管固定引流效果、引流管是否打折及脱出、术后发生继发出血、肾穿刺口疼痛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应用SPSS 24.0版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两组肾造瘘管固定效果比较,见表1。

两组肾造瘘管脱管率比较,见表2。

3 讨 论

3.1 采用别针法行二次固定的传统肾造瘘管固定方法

术后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是确保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脱出的有效措施[3]。为防止肾造瘘管脱出,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将引出体腔外的引流管用胶布或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4],用系带将引流袋固定于一侧床沿下,以便更好的固定肾造瘘管,防止肾造瘘管脱出[5]。

表1 两组肾造瘘管固定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肾造瘘管脱管率比较(n,%)

3.2 采用3 M弹力胶带高举平台法行二次固定的改良肾造瘘管固定方法

改良肾造瘘管固定方法是用1.5 cm×10 cm的3 M伸缩医用胶布在距离肾造瘘口8~10 cm处将肾造瘘管用高举平台法进行二次固定,改良方法组固定肾造瘘管从肾造瘘管固定效果比较、脱管率、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传统肾造瘘管固定方法[6]。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肾造瘘管的固定过程中,3M弹力胶带高举平台法行二次固定优于采用针法行二次固定,3 M弹力胶带高举平台法固定肾造瘘管方法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镜瘘管弹力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