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种业发展形势下《种子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7-09 12:56刘晓雪张文英李志新
种子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子法庭审种业

刘晓雪, 张文英, 李志新, 王 俊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5)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核心法律,是林木种苗事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也是奠定现代种业林业制度基本框架的大法。《种子法》自2000年施行以来,在提高品种选育水平、发育种子生产经营多元主体、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种子生产经营出现了不少新情况,种子法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为了顺应新时期种业乃至林木种苗发展形势,《种子法》经过了3次修订。最新修订的《种子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种子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将面临深刻调整,现代种业发展时代来临[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种子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诞生的新专业[1]。长江大学于2014年获批开设此专业,目前已招收4届本科生。

《种子法律法规》是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我国最新的与种子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据,阐述了依法、依章进行种子生产经营和种子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种子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应执行和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种子法律法规》,目的是使学生学法、懂法,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守法、执法,提高学生从事种子工作时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和专业水平。

在《种子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业教学团队对该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4,5]。

1 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1.1 根据专业需求,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保证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材料[6]。目前,本课程缺少适合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仅有高职高专用教材及用于法律普及的指导手册,内容不够深入系统。笔者于2014年参与编写了《种子法规范理论与实务》,供农业行政执法和高等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使用[7]。因该教材是在2013版《种子法》的基础上撰写的,而新修订《种子法》于2016年开始实施,在选用该教材时,部分内容要结合新修订的《种子法》(2016版)以及《种子法导读》(2016版)的修改内容来讲解[8]。

1.2 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

新《种子法》是本着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原则,按照简政放权、明确主题责任的思路修订的。新修订的《种子法》共10章94条,与旧《种子法》相比,修改的内容多,差别较大[3];同时,按照《种子法》规定,其涉及的34项配套法规规章也已经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修订工作。课堂教学内容也要紧跟种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国家种子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与更新。笔者在备课、授课中非常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经常参考农业农村部官网、中国农业网、第一种业网和种业商务网等种业网站上的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

2 产学研模式教学,校企联合授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在产学研模式下,吸收种子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专业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和实训等编写工作,制定符合现代种业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现代企业和行业要求的人才[9]。本课程邀请了本区域知名的3家种业公司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了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除了农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外,本课程还聘请了本校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的著名教授以及本区域知名的3家种业公司的法律顾问参与教学环节,联合授课(表1)。校企联合授课的教学方式,弥补任课教师的不足,使学生既可掌握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的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这种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

表1 《种子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学时及内容分配

学时教学安排教学内容4管理学院、法学院教授讲座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程序12主讲教师授课种子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4种业公司法律顾问讲座中国的种业政策以及种子法律法规的应用2翻转课堂案例分析2实践教学模拟法庭

3 结合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

《种子法律法规》课程存在“三多一少的矛盾:课本内容多、涉及的法律多、法律条文概念名词多、授课时间少。为避免重蹈“上课讲条条,回家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枯燥乏味的旧辙,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该课程的性质特点,笔者采用多种授课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授课效果。

3.1 难易有度,突出重点

因本课程只有24个授课学时,而种子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为解决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点难点划分,重点阐述相对难懂且重要的内容,而对简单易理解的部分只简单讲述,或让学生自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整个课程不同章节间的学时安排上有多有少。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第四章“新品种保护”、第五章“种子生产经营”和第六章“种子监督管理”安排的学时稍多,其他章节安排的学时稍少,把第九章“法律责任”的内容分解安排到前面对应的章节讲解。同时,在一个章节中,讲授内容也是有所侧重。重点讲解新《种子法》修改的和新增的内容、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内容以及难懂或容易有争议的内容,其他的内容通过布置任务,提问等方式安排学生自学。

3.2 案例教学,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将真实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比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更生动有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0,11]。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种子法方面相关的案例,选择一些典型案例有机地融合到教案中。案例来源包括教科书、专著、论文集,特别注意收集新闻报道和最新的网络资料。

在授课中,笔者首先以案例开题,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案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所讲内容。其次,授课过程中讲解法律条文时,以典型案例的分析作为载体,讲授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其应用,促使学生反思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框架及重要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农学与法学的知识,分析事故原因与责任,确定法律责任,从而对行为产生合理的法律预期。在讲解《种子监督管理》时,以几起重大的假冒种子案件为例,引领学生思考事件造成的危害、发生的原因、触犯的法律等问题,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主题找一个典型的案例,查资料、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表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和上台讲解,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团结意识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

3.3 旁听庭审,增加实践

法庭旁听是指学生到真实的法院庭审现场,实地感受庭审的整个过程。一般有2种旁听庭审的方式,一种是现场旁听,另一种为课堂播放庭审影像资料[12]。在本课程开课之前,笔者先和本市的地方法院联系,选取与农业相关的典型案件。组织学生参观法院,了解法院的工作流程,并旁听整个案例的审理过程。通过案件旁听,学生对庭审程序有了基本的了解,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现场旁听以直接现实、生动形象的优势使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达到课堂教学难以取代的效果。

在实地旁听庭审有困难时,课堂播放庭审影像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种方式虽然较真实旁听在环境的真实感上有所欠缺,但是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也能很大程度上达到法庭旁听的效果[12]。获取庭审影像资料的途径有多种,比如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借用庭审资料,也可以收集网络或电视上的含庭审过程的法制节目。如中国庭审公开网,央视网的“庭审现场”节目,以及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一个法制栏目“庭审纪实”。笔者选择几个经典的案例庭审视频在课程上播放讲解,其他视频资料则发到同学的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让大家在课后自己观看学习。

3.4 模拟法庭,提高能力

模拟法庭在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多。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法的方式,学生亲身参与,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熟悉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成熟的法律思维,还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解决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脱节的问题[13,14]。在本课程中,笔者首先做好活动方案,提前把模拟法庭的任务布置下去,向学生介绍案件的案情和法庭审判的流程,根据模拟法庭开庭的需要,通过学生报名竞选的方式确定学生的人选和角色。然后,学生根据分工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与老师探讨、修改、演练。在教室或借用会议室进行模拟法庭的现场展现。模拟法庭一般安排在接近期末阶段进行。它可以让学生对一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很好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个很好的考察。

4 完善课程考核,注重多元评价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个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5]。为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做了一些改革和实践,评价学生时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讲解、课件制作、互动提问)和期末考试等各项成绩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出勤率占考核的10%。课堂表现主要依据学生在翻转课堂和模拟法庭中的表现,以及在师生提问互动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占考核的30%。期末考试题型注重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以案例、综合题为主,占考核的60%。

通过完善与优化考核体系,侧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考察,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表现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 语

结合种子法律法规课程自身的特点,通过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材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考核方式等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使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对近2届学生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出勤率有明显提高,学生考核及格率都达100%;最近1届学生的考核分数比第1届提高约15%,平均为82.0分。最近1次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中,本课程的评教分数排在学院的前30%,这充分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热爱和肯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课程改革,以培养能适应未来种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人才。

猜你喜欢
种子法庭审种业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重磅!新《种子法》自3月1日起施行
打击侵权、鼓励创新…… 新修改的种子法怎样护航中国种业发展
20年来,种子法修改了什么?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我国庭审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人民法院庭审须全程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