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2020-07-09 04:53李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知识点历史

李毅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减少学生“各自为战”的思想,弥补学生的学习缺点,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习水平。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难点,使学生再合作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有效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将探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8-01

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因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较大,同时学生又存有高考压力,每日机械的接收教师所传达历史知识,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并且,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严肃性,这也就导致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致使课堂氛围较沉闷。影响学生学习兴致,使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明显地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瓶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自由地探索、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培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得到明显地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高中历史传统课堂中单一的互动形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

一、科学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历史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然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分组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合理的划分小组的人数,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为4-6人;其次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不要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划分,将成绩好的学生划分到一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愈加明显。要合理地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划分,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

二、构建历史情境教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从教学经验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灌输知识,使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中缺少实践机会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结合历史教材为学生构建一个历史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交流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教学中,会讲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不能够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历史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关题材的纪录片或者影片节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当时的社会现状,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小组的同学听,并从小组其他的同学身上了解到他们的独特见解。在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下,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并且对当时的社会状态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有助学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

三、合理地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为:①合作体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探索反思,最终获得成功;②了解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③合作学习历史学科知识难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完成的则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而对于难度较大、探究性强的问题就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再初中曾经接触过鸦片战争的历史教学,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对学生提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侵略中国?”的问题。然后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然后再让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看法,并从其他看法中弥补不足,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又例如,在《五四爱学运动》的学习中,教师依然可以提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它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五四运动所涉及的群体也是学生,更能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学生的学习与讨论积极性,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点的认知与掌握。

四、鼓励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在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过程,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可以让学生逐渐加强生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问题意识在学习中至关重要,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便可以延伸加强其他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分封制”与“禅让制”的相关知识时,根据这两种制度,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文献,理解两种制度的含义,之后同学们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提出相应的疑问:“分封制”与“禅让制”对历史有怎样的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加深这两种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指导者、领导者的作用,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并不断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善,创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江川 浅析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J].学周刊,2020(01):95.

[2]张燕婷.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29

[3]沈素英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0):48-49

[4]王蕾.小组合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一以鸦片战争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70-7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点历史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知识点自测
新历史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