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方法分析

2020-07-09 05:13冼洁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德育工作状态

冼洁梅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更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给与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将围绕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心理疏导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97-01

引言: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其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都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能够健康地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能够有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有效应用的心理疏导方法。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传达关爱

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关爱的力量,打开学生的心结,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关爱,提升心理疏导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用宽容与耐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一些“你做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等鼓励性的话语,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具体化的肯定,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心,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另外,可以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可以多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结合学生的成长背景,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尽可能多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采取竖起大拇指等手势或者点头微笑等表情,给予学生暗示性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关注的喜悦与自身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肯定。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学生行为,与学生之间进行聊天等方式,实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尤其当小学生处于受挫状态时,教师可以及时与其沟通,给与一定的心理疏导,通过为学生分享一些类似的真实故事或者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类似体验等,拉进和学生的心灵距离,使学生能够打开心扉与教师沟通,有效提升心理疏导的效率与成效。

二、将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充分展现人文关怀

教学活动往往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疏导等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沟通效果,及时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到积极的精神与正能量,帮助学生顺利排解不安、焦躁等情绪。

例如,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使小学生结合换位思考等方法,將自身行为、感受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对比与分析,通过帮助故事中的主人公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从而间接性实现对自己心理的有效疏导。教师在设计故事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实际体验与经历,尤其抓准学生的心理症结点,巧妙设计故事发展脉络,逐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打开自己的心结,学会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等。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类的体验,使小学生在活动中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拓宽视野,学会正确看待情绪、行为与分析问题,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感受关爱与团结的力量,逐渐化解心中郁闷、孤独与焦躁等负面情感,重新建立起乐观、积极、团结、进取的美好品质。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小学德育工作需要以平等、尊重为前提,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尤其在开展心理疏导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才能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培养起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基于与学生的日常性沟通与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通过见到小学生及时用微笑打招呼,亲切称呼学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积极主动与教师建立友谊,产生信任。教师在看到学生面临困难时,可以及时给予帮助与鼓励,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内容,并且给予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并用拥抱等行为方式适时起到安慰作用,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乐于和教师分享自身的内定感受。当面对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可以采用私下谈心等恰当方法,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正确指出学生行为的不当之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行为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自觉进行改正,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尊、自信与自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正确良好的品行。

总的来说将心理疏导合理运用到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教师注重方法的恰当使用,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生活实际,帮助小学生及时解决各类心理问题,排解自身负面情绪,建立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霍晶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1(11):38-39

[2]霍晶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4): 32-33

[3]赵娜.辅导员工作中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No.186(05):284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德育工作状态
智珠二则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