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方式及解决措施

2020-07-10 18:07章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3期
关键词:攻击性玩具幼儿园

章琴

摘 要: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具有工具性攻击、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发生次数繁多,同时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等特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自身及他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正常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城市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更高,手段也更多。《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方式怎样,如何产生,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下面我就来谈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方式

(一)工具性攻击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总是哭闹不止,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便是玩具,幼儿拿到玩具便会停止哭泣,但小班的幼儿并不懂得如何分享玩具,在这一过程中便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一些幼儿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便去推开别的幼儿,把玩具占为己有。还有一些幼儿在家里,想要得到某样物品父母却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个时候也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如乱扔东西或者去打父母。有些家庭里有兄弟姐妹的幼儿,也会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冲突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在父母使用权威或激怒他们之后,幼儿也可能向父母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然而攻击也是一种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去得到攻击性者想要的东西。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这个年龄幼儿的攻击多半也就属于工具性攻击,而且也大多数以身体攻击的方式出现。

(二)语言性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4-6岁的幼儿开始出现了语言攻击,这个时候的幼儿仍然会为了物品而争吵,但是敌意攻击的比例增加,身体攻击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攻击。在幼儿园里进行区域活动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两三个幼儿在操作材料或者玩玩具时,常常会因为争抢某个玩具或者争当某个角色而发生争执,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幼儿便会去指责别人、侮辱别人、甚至谩骂别人,如“她(他)是个大坏蛋!”“再不给我玩,我就打你!”等等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他们的攻击性也都是有目的性的,就是为了伤害特定的对象。

(三)肢体攻击

一般而言,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男女的所表现出来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男孩子与女孩子相比,表现出更多的公开性攻击,多数表现为肢体攻击。我常常在班级里会看见某个或者某些男孩子,因为争抢玩具争抢座位而“大打出手”、“拳脚相对”。经常以肢体攻击的方式去阻碍“对手”的行为。

二、3-6岁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一)的环境因素。在生活的农民们,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的人都是老人和妇女居多。有时,他们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斗殴,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处理方式也是围观,有些人甚至是怂恿。幼儿若是看了这一现象,也会引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1.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现在的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的家庭里,父母忙于在外打工,将孩子交给家中的老人带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们对孙子都是百依百顺,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老人们对孩子的纵容,使得孩子稍有不顺就发脾气,又是踢打又是闹。因此,这样的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2.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的家庭中,有些家长任由孩子发展,孩子在外面玩耍时,与同伴发生矛盾,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并不指出使其改正,也不制止,导致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也愈来愈高。3.冷漠无情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采取打骂形式,这样的暴力解决方式不仅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孩子也在这过程中学会了模仿。

(三)幼儿园的因素

在幼儿园里接受教育的对象就是3-6岁的幼儿,由于一些幼儿园的教室空间相对狭窄,不够宽敞,幼儿的活动范围小了,很容易发生碰撞,这样就会引起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争吵,打架。一些幼儿园的教学玩具也不多,这就容易产生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往往出现这一现象后,教师只会一味地批评幼儿,指责幼儿的做法,并不去真正地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不正确的惩罚方式也会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幼儿的一日活动要动静结合,若是长时间的在外活动或长时间的在教室里静坐,孩子过度兴奋和抑制,会造成他们的情绪不稳定,从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三、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解决措施

由于攻击性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社会认知、家庭环境以及生物因素等影响,因此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归纳了这几点解决措施:

(一)优化幼儿生活环境,在幼儿游戏活动时,应尽量给幼儿提供宽敞的场地,避免在拥挤、狭窄的空间活动。一旦幼儿的活动空间过于狭窄、拥挤,他们便会因为无意地碰撞而发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园内教师更应在幼儿活动时,合理地布置各个区域,区域与区域隔开,这样也是能够避免幼儿与幼儿发生摩擦碰撞。教师给幼儿提供的玩具数量要多,这样才足够给每一个幼儿操作,玩具数量少了,幼儿便会发生争抢。

(二)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改变父母教育态度,父母作为幼儿第一任老师,就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去指导幼儿对待人、对待事。

(三)樹立正确教育观,改善教师态度及处理方式在幼儿园里,教师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若采取了不恰当的惩罚,反而会增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次数。也不要因为自身的工作压力和业务的繁忙而将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拥有更多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应更多地强调爱、平静、温和的教育,平时要培养幼儿的善良、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友好地对待他人。活动中,给予表现好的幼儿奖励,教师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四)家园合作,家庭更应该注意将教育资源与幼儿园共享,配合好教师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良好发展。

1.指导幼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孩子发生矛盾的情况时,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也可以让孩子进行集体讨论,指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法。

2.共同创造温馨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教师应该主动地去亲近幼儿,特别是的幼儿,缺乏关爱,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也要减少幼儿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因为挫折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如尽量把教室布置得合理,规划好每一个活动区域,让幼儿有足够的空间去操作,避免拥挤狭窄的活动空间。幼儿的玩具要充足,丰富,避免幼儿与幼儿之间因玩具的数量不够而争抢。

3.关注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家长缺乏对幼儿的关注及了解,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便要通过家园联系栏及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逐步改变家长对幼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如多在家长面前夸夸这些孩子最近在幼儿园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自己“调皮”的孩子也能够有出色的一面。同时,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成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时刻注意,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李燕,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8

[2] 甘剑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2

猜你喜欢
攻击性玩具幼儿园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我爱幼儿园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