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技术问题探讨

2020-07-10 22:51纪健健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黄河

纪健健

摘 要:通过对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成果的回顾,提炼了以往研究成果中的精髓,并对发展中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和监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黄河治理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出了近期亟待开展的“黄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研究课题,为今后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技术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也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随着黄河流域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匮乏与需求量扩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河道断流,河床淤积、水体污染,河口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逐渐显现,河流的调节、修复功能慢慢减弱。为适应黄河水资源保护的需要。1975年3月,黄河最先成立了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近30年来,围绕黄河流域水资酥保护领域中不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对践行《水法》,履行水资源保护职能和推动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成果回顾

在20世纪70年代,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组建了黄河水质监测中心,进行了黄河流域水质站网规划,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泥沙与水质的关系有了粗浅的认识。而20世纪80年代,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发展的需要,第二次进行水质监测站网规划,逐步健全了水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在监测中发现一些水质参数监测结果与泥沙含量密切相关,认识到泥沙在水环境中的“双重性”一既 是水体中的污染物,又是污染物的载体;对黄河干流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较以前依据物理,化学指标评价的水质结果更加全面:在河流污染监测基础上,开始了水污染控制方法与技术研究、从20世紀80年代研究的成果可看出,研究问题来源于监测实践研究由表及里,从对流域水质状况宏观掌握到对污染物环境微观认知逐渐深入。进人20世纪90年代,黄河流域水圬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黄河水资源保护投资力度加大,不论从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有很大发展。建立了河流有毒有机物如多环芳烃,硝基氯笨等的监测方法;开展了黄河干流主要污染物自净规律研究;流域水污染危害进行量化:认识到水资源保护不仅要保护水质。同时要保护水量,尤其对资源型缺水的黄河流域,水量对维持河流的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更为重要。

二、黄河水资源保护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小康社会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改善是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水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在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的断面符合III 类以上水质标准,劣V类水质占29.7%。而在黄河流域83个监测断面中,符合II类以上水质标准断面的只占22.9%,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已成为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理念,以节约和保护资源为根本,达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态和环境的目的,最终使流域经济社会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从中可见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新《水法》首次明确了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

新《水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流域机构水功能区划的拟订、核定管理水域的纳污能力并提出其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水功能区的管理、水质监测及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人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等水资源保护职能、流域机构法律地位的提高和职能的增强,实际上意味着责任的加重:贯彻落实新《水法》,配套法规、规章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因此,深人研究《水法》,正确履行《水法》赋子的政府管理职能,将是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污染不超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

2004年初,黄委党组正式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理论框架,明确了黄河治理开发的终极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措施和基本手段:”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如前所述,黄河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实现污染不超标任务艰巨,其途径主要是降低污径比,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减少人河污染物量,控制点源、面源以及内源,这涉及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推广清洁生产,实行循环经济,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等诸多领域;二是增加河道流量,从外流域调水增加河流水资源总量或通过调水提高枯水时段河道内流量,以保证河道内具有一定的环境水量。总而言之,实现污染不超标,是一项事关社会各方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黄河水资源保护的科学技术问题探讨

(一)水质监测和实验室管理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多年的监测实践发现,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不能适应黄河高含沙的特点,需要制定多沙河流水质监测分析技术规程,实现流域监测的规范化、标准化,满足流域水功能区和省界监测工作的需求。为此,计划开展高含沙水体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为配合水质监测手段现代化的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与机动巡测相结合、定时监测与实时监测相结合”的水质监测新模式,还要开展自动监测、实验室分析和管理自动化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二)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基础,污染物控制是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河流不受污染的一个关键环节:日前,已按照水的使用功能,对黄河流域进行了水功能区域的划分,核定各水域纳污能力,按水功能目标,区分轻重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但是,在实施水功能区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下一步需要对诸如水功能区划分方法,指标体系,面污染源控制措施,重点水功能区——水源地的保护对策,黄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完善的水功能区管理法规制度,科学、规范地实施功能区管理。

(三)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用水"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对有限水资源在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用水对象之间合理分配,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分水的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流生态系统同样也需要生命不衰,因此在分水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为此,应尽快启动黄河环境功能用水和河口生态蓄水的研究计划,寻找水资源与河流生态系统相互的响应关系,确定满足黄河水功能目标的环境水量和满足河口湿地生态演替发育的生态水量,为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促进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持河流生命健康。

结论:黄河是人们的母亲河,它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而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另外,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因此,为了能够有更多水,我们要保护黄河水资源。

参考文献:

[1]乔玉飞.黄河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赵晨辰.黄河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5(2).

猜你喜欢
水资源保护黄河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水库施工及运行期间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
天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保障措施思考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体化
对于水资源保护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