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探讨

2020-07-10 09:22刘徐康陈思妤李劲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防雷安全气象

刘徐康 陈思妤 李劲

摘 要:在雷电产生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生活设施、财产等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加强雷电防护则显得尤为重要。北海气象服务部门是发布气象信息的重要机构,气象防雷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则是保障气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笔者则针对气象防雷工作具体介绍了当前气象服务部门所采用的防雷安全应用措施及防雷技术,并提出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措施;安全

前言:雷电是非常常见的自然气象,但雷电袭击却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因此雷电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在防雷工作方面,现今于气象行业以及相关的建筑行业上多采用先进的气象防雷技术,不过由于我国气象防雷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在当前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智能建筑不断升级[1-2],无疑对气象防雷技术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防护,从而有效防止雷电袭击则是当前北海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所在。

一、防雷安全应用措施

(一)加强雷电数据的监测和评估

毋庸置疑,开展气象防雷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明确确保相应的雷电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所针对性采取的防雷措施是否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造成。首先,加强雷电数据的监测与评估则要求气象工作人员自身对于相关工作规章制度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具体工作中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自我约束,一来能够有效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二来,也有助于进一步确保监测数据与评估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防雷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在评估防雷风险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关注雷电袭击有可能发生的概率,更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指出,若雷击出现,其风险类型、导致因素以及相应防雷环境中的主要雷击风险因素等内容,使得评估报告更加完善。此外,对于雷击发生风险相对较大的情况,工作人员也可以提前做好雷击后果预判,从而积极采取措施来尽可能降低雷电灾害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二)防雷设备的安全管理

防雷设备是防雷技术实施的主要载体,加强对防雷设备的安全管理事实上就是在保障防雷技术实施的有效性与稳定性。首先,气象部门可以设置专人专岗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备、金属设备以及相应的静电设备,一旦发现设备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线出现松动情况,则应当立即进行报备,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充分排除设备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一步确保安全。另外,积极完善气象应急系统,并在系统维护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中所明确指出的技术规范进行防护操作,尽可能避免因防护不当威胁相关物品、设备的安全。

(三)强化技术培训

随着当前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气象防雷工作上,工作人员也可以积极通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防雷技术涉及高段仪器使用、信息技术、物理研究分析等综合性技术,而工作人员要想实现创新创造、与时俱进,那么强化技术培训则是推动防雷技术不断发展的必要途径,由此可见,气象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学术交流培训活动,促使北海气象防雷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防雷主要应用技术

(一)公共接地

公共接地主要是指气象观测场站以及相关金属设备放置场所之间所公用的可靠的接地,该防护技术包括两种方式,其一,防雷接地,即将建筑物在雷电天气所产生的雷电电荷导入大地而防止雷击。其二,保护接地,该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金属设备外壳与大地进行连接而预防雷电灾害[3]。公共接地防雷技术主要适用于频繁发生雷电地区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公共接地的方式可以通过避雷线将雷电引入大地,此时能够大程度地保护配电线路,从而使其避免雷电袭击。

(二)直击雷防护

在直击雷防护工作中,气象部门通常采取建立防护网的方式,例如,在北海气象观测场站中,将相关的金属护栏、支柱、设备的金属外壳等以等电位连接,再将连接直接埋入地下。同时,在需要进行雷电防护的设备上空,合理安装独立避雷针,以避雷针形成防护设备的保护伞。此后,在雷电天气中,雷电流则可通过避雷针与金属连接网直接进入地下。通常情况下,避雷针的设置应当按照二类防雷建筑标准进行,且避雷针的防雷区域应当能够全面覆盖所要保护的设备。从另一角度上说,避雷针能够有效地降低雷电波值,但是长期处于较为恶劣的侵袭和腐蚀环境下,避雷针、避雷器或相关信号线被雷电击穿的概率也在不断提升,故而加强检查、维护、更新避雷设备也尤为重要[4]。

(三)感应雷防护

与直击雷防护原理相近,在感应雷防护工作中也可以将相关防护设备的金属部位与防雷接地设备以等电位连接的方式连接,此后,在接收到雷电发生信号与雷电袭击信号时,感应雷电流就能够完全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下。不过为了确保感应雷防护的全面性,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在进行等电位连接时需要保障设备连接的金属部位与独立避雷针之间存在5米及以上的安全距离,若防雷仪器设备自身所处位置就位于独立避雷针的上方,那么则可以直接将防雷设备的金属部位与避雷针等电位连接。

(四)隔离防雷

针对不同地网通信线,可以采取不同的各类防雷技术,例如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等。此时,隔离效果主要通过设置相应的屏蔽装置完成,在雷电天气时,屏蔽装置能够阻隔电磁场干扰对设备所产生的影响,保障电子设备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另外,设置分流引下线也是当前气象部门较常采用的一种隔离防雷技术,分流引下线能够有效规避分流效果影响电子设备能量。

三、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策略

北海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为了提升其防雷监管工作质量与效率,笔者现总结如下几条工作策略:①组建领导小组:组建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后,则由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监管计划、实施监管方案,并于各个工作阶段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结、评估。②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库:将防雷安全监管对象的相关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中,包括公司名称、法人、地址、图片等,以便于在后续的管理监管中能够实现对监管对象的随时检索与查阅。③完善监管执法准备工作:在进行每次的监管执法之前,气象部门应当对监管对象发送短信以及其他的防雷安全监管文件,并提醒监管对象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防雷工作制度、应急预案、避雷检测报告等。④实地执法检查:在检查时,气象部门应当检查、评估所到单位制定的防雷工作制度是否科学、规范,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评估其防雷设备的安装及保护情况,必要时,也可以指导其相关防雷负责人员做好雷雨季节防雷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⑤做好信息反馈:对于执法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气象监管人员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以便于监管对象能够及时地针对反馈情况进行自身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改进,尽早消除不合格防雷现象。

四、结束语

气象防雷措施与技术的落实到位是确保防雷安全的第一步,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防雷意识,并在實际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防雷保护措施,并且积极吸取优秀防雷技术经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雷电灾害对社会及北海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史昱龙.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防雷保护措施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2):231+239.

[2]郭亮.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23):120.

[3]马晓晨,王悦,马虹旭.探析10kV及以下配网的防雷保护措施[J].智能城市,2019,5(22):53-54.

[4]李建国.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的原因分析及防雷保护措施[J].农家参谋,2019(22):165.

猜你喜欢
防雷安全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