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2020-07-10 09:22郭炤廷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财政赤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 要: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至今实施过不同的财政政策,都对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研究美国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演变也能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财政政策;财政赤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不同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不同的财政政策,既有偏向从需求端出发,刺激消费和投资,实现短期经济平衡,也有偏向从供给端出发,改善供给条件,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从而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的中国急需解决经济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而美国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或许能够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胡佛政府的保守措施无法挽救美国经济颓势反而恶化了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提出扩大公共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财政措施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上升并影响到美国后续发展。二战后,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采取谨慎的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这期间美国虽未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为改变近乎停滞的经济增长状况,肯尼迪政府实行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做法,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干预力度。在这期间,美国经济进入了战后黄金时期,失业率不断下降,经济增长率不断升高。然而,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支撑,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延续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最终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

为解决“滞胀”问题,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依据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实行以减税为特征的财政政策。同时,为降低财政赤字,里根政府大力减少财政支出,其结果是美国经济在经历80年代初期的严重衰退后逐步回升,成功抑制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稳定,但由于减税和“星球大战”的开启,美国财政赤字并未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还造成了高水平的贸易赤字。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采用新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把国家干预主义与市场自由主义结合起来,开辟“第三条道路”,实行“供需并重”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方面,克林顿政府实行对高收入者提高税率,对中低收入者及小企业降低税率的财政措施;在支出方面,克林顿政府大力精简政府机构,裁撤冗员,减少政府开支,削减国防投入,同时,为了增加有效供给,克林顿政府增加生产性支出,实行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优化,为美国带来了一段辉煌时期。

然而,自2001年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时期宣告结束。小布什政府采取以减税为主要特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其第一任期内,经济增长效果不佳,但是通货膨胀率保持较低水平,但到其第二任期后,美国经济出现过热趋势。为防止经济过热带来过高的通货膨胀,小布什政府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搭配紧缩的货币政策,遏制了过热的经济态势,但却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为改变美国持续走低的经济态势,奥巴马政府在上台后提出经济振兴计划方案,对高收入人群增税,减少国防支出,发展科技教育行业,还通过联邦拔款等对制造业进行资金补贴与财政支持,鼓励美国制造业在本土发展,从而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

美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对于中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一味刺激需求与消费已经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市场形势,如何提供供给水平与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结合美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对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建议。

1、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时调整

我国应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财政政策围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进行调整与变化对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2、利用财政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如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财政投资应加大对科技、能源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政策支持;同时,国家财政投资应把视角拓宽,看到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其次,税收结构也应不断调整,實现“有增有减”,税收平衡,对于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应减轻其税收压力,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国家应对其实行更加严格的税收准则,实现行业的逐步淘汰,促进新兴行业的兴起,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供给,进而刺激需求,满足消费。

3、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进行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相互配合从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把握市场中的供需情况,发行数量合适的货币,制定适应市场发展情况的利率,辅之以配套的财政政策,从而稳定市场。在外汇市场上也应进一步把握国内外人民币的供需情况,作出预估,提前制定相应政策,防止市场起伏较大,降低民众投资消费热情。

参考文献:

[1]谢亚轩,周岳.积极财政给美国带来了什么[J].中国外汇,2017(10):24-27.

[2]何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02):3+15.

[3]刘成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政监督,2017(23):87-93.

[4]宋来,朱保华.美国财政政策历史实践及其对我国供给管理的若干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16(09):8-16+135.

作者简介:

郭炤廷,男,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学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财政赤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一季度罕见财政赤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财政赤字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