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20-07-11 03:20
绿色天府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树名林草植树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和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各市(州)、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国土绿化的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年完成营造林938万亩,为省政府下达目标的117.4%;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39.6%;森林蓄积增加1806万立方米,达到18.97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85.6%。

全年新造林264.73万亩,按造林林种分,用材林45.08万亩、防护林85.4万亩、经济林134.02万亩、特种林0.23万亩,占比分别为17.03%,32.26%,50.63%,0.08%。

按造林地类分,林地造林109.63万亩,非林地造林155.1万亩,占比分别为41.4%和58.6%。

按所有制造林分,国有造林58.16万亩,集体造林63.74万亩,非公有制造林142.83万亩,占比分别为21.97%、24.08%和53.95%。

大规模绿化全川

省绿化委员会召开第23次全体会议,系统安排部署2019年度绿化全川工作。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印发《四川林草2025暨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国土绿化空间布局、重大工程、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省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实施方案(2019-2025年)》,系统谋划长江生态整治修复。省林业和草原局、财政厅会同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世界银行完成世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谈判。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九大任务,全年完成营造林总面积938万亩,近四年累计完成营造林4429万亩,为绿化全川五年规划任务的88.58%。

全民义务植树

组织开展以“多种一棵树,多增一片绿,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四川省和成都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活动,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尹力等领导参加,清华书记就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等国土绿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省绿化委员会印发通知,就学习贯彻落实清华书记讲话精神抓好高质量绿化全川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开展植竹绿化、打造中国竹都、建设生态首城”“人人参与、绿化家园”“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家园”“花开马鞍山、绿美科技城”“坚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建共享绿色秀美家园”“绿化干旱河谷、共建生态阿坝”“绿化嘉州大地建设美丽乐山”等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开展。

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省林业和草原局、教育厅、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四川省直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包山头”植树履责活动三年总体方案》,省委省政府召开“包山头”植树履责动员会和启动会。188家省直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植树履责活动,参与职工14.28万人,年度捐款总额1428万元,植树造林面积6000亩。深入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创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被授予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2019年,全省3362万人次义务植树1.28亿株。

表1 全省2019年度及历年累计义务植树完成情况统计表

古树名木保护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省林业和草原局、司法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密切配合,高质量完成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立法工作。2019年1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全票通过了《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省绿化委员会组织完成古树名木保护牌设计,印发通知对全省古树名木挂牌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启动古树公园建设,到年底完成了全省1万余株一级古树挂牌,建设古树公园6个。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四川列入全国第二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范围,首期支持四川遴选10株古树实施抢救复壮试点。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开征集“四川省100棵最美古树名木”图片和资料,联合国际在线四川频道开展了古树名木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0株“四川省十大树王”、20株“四川省最具人气古树名木”和100株“四川省百佳古树名木”。

表2 首批6个古树公园情况表

竹林风景线建设

省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的“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重要指示精神,制定了《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实施方案》,明确以川南竹产业集群、成都平原竹文化创意区、大熊猫栖息地竹旅游区以及青衣江、龙门山、渠江竹产业带为重点,推进翠竹长廊(竹林大道)、竹林小镇建设。2019年,泸州、乐山、宜宾、雅安、眉山等市建成10公里以上竹林风景线18条、394公里,以“宜长兴”“纳叙古”百里翠竹示范带和特色竹景观带为代表的竹林风景线初现成效。

绿色创建

眉山市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南充市、资阳市和荥经县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雅安市为省级森林城市,宝兴县和广元市朝天区为省级绿化模范县。认定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48个,累计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15个,其中,16个入选全国最美森林小镇,占全国入选总数(25个)的64%。认定四星级森林人家91家,全省星级森林人家累计达到1315家。省林业和草原局制定印发《四川省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四川445个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表3 绿色创建成果统计表

脆弱区生态修复

持续推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治理修复,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年度治理沙化土地36.8万亩,实施省级沙化土地封育保护试点1万亩。开展岩溶区治理40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长江上游干旱河谷4.5万亩。在川西高原组织实施若尔盖、长沙贡玛、海子山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高原退化湿地4.5万亩,在红原、理塘、稻城、松潘县持续开展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退牧还湿补偿11万亩、管护湿地482万亩。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57.89%,投资完成率67.84%,累计完成生态修复10.82万亩。自然资源厅系统推进废弃矿山和地灾损毁区域植被恢复,年度完成修复面积1.97万亩。

表4 2019年度及历年累计沙化土地治理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亩)

应对气候变化

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林草碳汇项目发展布局、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林草碳汇发展潜力评价并向社会发布。省林业和草原局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了“四川省林业碳汇国际研讨会”,14家单位(企业)签订林草碳汇发展协议4份。四川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完成造林任务转入后期森林管护与成果巩固。启动第二轮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体系建设和LULUCF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全省839个样地的区划判读和外业验证工作全部完成。全省正在开发林草碳汇项目7个,计划造林9.86万亩、森林经营639万亩。

草原绿化

推进草原退牧还草和草牧业工程建设,年度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646万亩,其中完成围栏封育轮牧148万亩,建设人工草地24万亩,改良天然草原135万亩,鼠虫害治理1327万亩,黑土滩(毒害草)治理12万亩。编制《四川省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建设监测站8个、监测点48个。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6%,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

表5 草原绿化情况统计表

城市绿化

持续推进园林城市系列和园林式细胞创建活动,创建并命名省级生态园林城镇8个、省级园林村1个、省级重点公园10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104个。2019年,全省城市和县城平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97平方米。

表6 全省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道路绿化

公路绿化。按照“绿色公路、品质工程、交旅融合”的新理念,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出行新体验,公路路域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全省完成高速公路新植里程392公里,同步完成62个路段已运营高速公路绿化;完成普通公路绿化2933公里(其中新植里程1084公里,补植里程1849公里)。目前,全省普通公路累计绿化140577公里,绿化率达59.5%。

表7 全省公路绿化情况统计表

铁路绿化。铁路部门积极响应全民义务植树号召,组织员工开展义务植树,积极筹措资金实施铁路绿化工程。2019年,全省完成铁路新绿化及绿化改造168公里、246公顷。到2019年底,铁路累计绿化3082.58公里、4315.61公顷,绿化率达98.1%。

表8 全省铁路绿化情况统计表

水系绿化

2019年,全省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41平方公里,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18条,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0%,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林草覆盖率增加15%以上。全年投入12150万元,绿化江河和渠系沿岸0.15万公里、面积2.2万亩,绿化湖(库)区0.9万亩。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绿化江河和渠系沿岸17.25万公里、面积460.30万亩,绿化湖(库)区38.50万亩,全省水利绿化率达到82.73%。

驻川部队绿化

驻川解放军、武警、西部战区驻川空军部队积极推进营区绿化,支持地方造林绿化和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武警四川省总队系统2019年新创建绿色营区3个,近两年完成绿色军营创建129个。西部战区驻川空军大力开展军营绿化,营区绿化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

地方绿化

2019年,各市(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土绿化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实施系列身边绿化工程,大力推进区域绿化。成都市实施全域增绿项目1218个,建成绿道822.4公里。广安市栽植银杏、红枫等树种近200万株,完成华蓥山绿化彩化美化造林3万亩。凉山州种植蓝花楹9700余株,打造蓝花楹绿化带47公里。巴中市大力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建设彩林廊道598.7公里、水系防护林带110公里。乐山市推进交通干线绿化美化,完成多彩通道新建、改建100余公里。泸州市打造“纳叙古”百里翠竹长廊100公里,建成纳溪至大旺、车辋至金龙湖竹林风景线。

生态扶贫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实施林草生态“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意见》,对实施林草特色生态产业、大众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三业”工程作出安排部署。省林业和草原局实施“大熊猫+”行动,打造大熊猫生态旅游服务业。举办“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第二届“森林康养月”、第二届海峡两岸森林康养研讨会暨会东县华山松森林康养旅游节、中国(四川)第五届森林康养年会,新评定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5处、森林康养人家104处,举办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92场、红叶生态旅游节6场以及第三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暨温江花木博览会。实施“521”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广元朝天、宜宾叙州、泸州纳溪、资阳乐至、凉山普格等5个国家和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命名首批21个市(州)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6个示范区培育林业产业基地21.5万亩。推进10大省级花卉产业园区和6大省级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全年新增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51万亩,总规模达到3086万亩。

2019年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29938名,总计选聘81843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新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362个,全省造林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132个,累计吸纳社员4.0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75.1%。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累计承担造林任务144万亩。

猜你喜欢
古树名林草植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山西省公布首批20个省级林草科研基地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我国启动首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植树鸟的来信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