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化采购在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2020-07-12 12:36黄芳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集成商库存供应商

黄芳 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引言

近年来,水利部门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确立了以水利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的行业发展思路,加快提升信息采集感知和业务应用水平。在这一进程中,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企业成长和良性运行,为加快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所谓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是指以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一个“信息化和自动化高度集成”的水利自动化系统为主要生产经营内容,对用户实施系统集成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采购管理,事关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企业管理层高度关注的重点。运用准时化采购这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积压、减轻资金占用、提高企业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准时化采购的内涵

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是准时制管理方式在原材料和外购件采购中的应用,由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管理思想演变而来,因此也称JIT采购法。准时化采购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适的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在合适的时间供应到合适的地点,实现“精准”采购,最好的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准时化采购以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经营成本为目标,可以极大的消除库存、最大限度的消除浪费,从而极大的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

准时化采购由日本丰田公司最初提出并应用,该公司采用这一技术后,大大降低了由采购、库存、运输产生的费用,在原材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从物流过程寻找到利润来源,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实现产品利润的提高和公司竞争力的增强。丰田公司的这一做法引来其它公司效仿,为日本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的崛起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海尔等公司率先实行准时采购战略,取得显著效果。

区别于传统的采购管理,准时化采购管理在供应商评价上,更加注重对合同履行能力、生产设计能力、物料配送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固,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与服务的质量,降低价格;通过对采购时机和交货方式的精准把握,将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到最低,消除了生产过程的不增值过程。

准时化采购最初只是一种减少库存的方法,但目前不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一种管理哲学,其“精准”管理的思想不但可以应用于企业采购过程,也会逐渐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其它环节。通过准时化采购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对准时化采购模式的需求

虽然准时化采购模式起源并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但这一模式同样可以引入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企业。

(一)经营模式的需求

当前,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的主要业务内容是,通过招标投标或政府采购或合同洽谈等方式,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建设单位的委托,完成水文、水质、水域空间等水利要素的监测监控、数据汇集、分析评价、信息发布,或者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自动控制运行等。但集成商一般不具备完成一个水利自动化系统所必须的全部设备、软件的设计制造能力,为完成这些业务,集成商需要通过从外部众多供应商获取相关设备、服务,所以采购管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关系到项目合同的履行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应用现代准时化采购管理模式,实现精准采购,十分重要。

(二)生产特点的需求

系统集成商最终提交给客户的是一个各种软硬件高度集成的综合系统,这些集成工作,部分在企业内部完成,部分则可以在现场安装,且越是技术成熟的集成商,现场集成的比例越高,为减少二次物流,需要采用准时化采购管理,实现物料交货与现场集成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衔接。

(三)降低成本的需求

笔者所在单位,外购产品和服务占项目合同总额的一半以上,一般而言,业主并不支付预付款或要求集成商提供等额的预付款保函,但同时外购产品却需全款支付,集成商普遍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通常情况下通过付息融资方式解决。传统采购模式下,物料库存和资金占用时间较长,且不可避免地产生库存积压,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较高,利润率较低。实施准时化采购模式后,这一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四、准时化采购应着力避免的问题

准时化采购模式有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等优势,但由于对企业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也存在集成商供应链断裂和质量等风险,应加以防范,着力避免。

(一)竞争不够充分

准时化采购要求采用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单源供应,相比公开招标等方式,集成商可选择的供应商少,且集成商严格按需采购,并不依靠采购数量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集成商对产品价格的掌控力减弱,若采购人员对市场行情了解不深入、不及时,则容易做“冤大头”,成本不降反升。

(二)产品质量隐患

准时化采购中,为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使供应链更加流畅,集成商一般会给供应商发免检证书,这就意味着一旦供应商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整个系统无法顺利完成集成。

(三)生产中断风险

准时化采购中,集成商本身没有或极少库存,实现库存前移,由供应商来管理库存。供应商在管理库存时,如果出现对需求预测不准,就会失去对库存控制的准确性,导致缺货现象的发生,从而使集成商生产中断。

五、实行准时化采购的相关制度支持

(一)不同采购方式的合理选用

常用的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不同方式各有优劣。集成商应基于供应定位模型,对外购的产品和服务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设备和服务,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水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承建的项目科技含量高,依据外购产品和服务的采购价值、技术先进性、质量可靠性、采购来源的可替代性、供货及时性等指标,将外购产品和服务分为关键产品,如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以及常规产品如线缆、机柜、电源等。对于关键产品,在积极主动地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选择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而对于常规产品,则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来提高产品选择的广泛性。

(二)合格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由于准时化采购更倾向于使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因此,合格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集成商可基于供应商偏好模型,实施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偏好模型就是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公司及采购需求,做出相应的供应商管理对策。一般来讲,供应商在与集成商的合作中会按照集成商的业务吸引力、商业的价值将集成商划分普通客户、开发型客户和核心型客户,集成商应努力使自己被供应商定位为开发型或核心型客户,建立企业发展共同体。集成商制定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目录中的供应商开展管理与协作,并帮助供应商持续改进,从而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更高层次的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分类明确、层级清晰的供应商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周期、考核方式、考核结果运用等,加强对合格供应商的考核。

(三)采购职能部门的提前介入

准时化采购模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系统集成商由于生产项目的一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对该模式“望而却步”,长期以来较少应用。但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在领会其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推动该模式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这些机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采购职能部门的提前介入,采购职能部门主动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在项目谈判、方案设计阶段便了解外部采购需求,跟踪项目进展,提前拟定采购计划,实施准时化采购,既降低了采购成本,又有效避免了采购风险,提升了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集成商库存供应商
客群维护,集成商都在怎么做?
集成商如何为客厅影院设计方案
全美Top 100定制集成商最常用的影音/智能/家居品牌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的市场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