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监控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

2020-07-14 00:47
山西建筑 2020年14期
关键词:测点断面围岩

赵 丽 娜

(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1 工程概况

岢临高速公路龙王庙隧道起讫点桩号K79+450~K80+130,全长680 m,隧道穿越溶洞发育地区,施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达到126 m。隧道围岩等级主要为Ⅲ级围岩,个别地段为Ⅳ级,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隧道围岩整体完整性较好,局部较破碎,岩层产状较陡,稳定性相对较好。为检验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监控量测。以周边位移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绘制变形曲线,对隧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2 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2.1 测点布设

在隧道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考虑到隧道围岩等级主要为Ⅲ级围岩,该隧道施工过程主要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隧道纵断面量测间距一般为20 m~50 m,浅埋洞口段和软弱结构层地段量测间距不大于20 m。本隧道围岩等级为Ⅲ级围岩,量测间距为20 m~30 m,洞口浅埋段量测间距为10 m。

隧道周边位移测线数量通过开挖方法确定,全断面法开挖断面布置一条测线,台阶法开挖断面布置两条测线,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1条水平测线。拱顶下沉量测断面一般与周边位移量测布置在同一监测断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拱部合理增设测点。地表下沉量测布置在隧道洞口浅埋段,测点布置范围为2B~5B,测点应在初期支护完成后3 h内布设,并应尽可能布置在距开挖面2 m范围内,拱顶下沉、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开挖12 h内完成测点布置并进行首次观测,作为初始数据。

2.2 监测频率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位移变化速度、与开挖面距离确定,并取二者频率大的作为实际量测频率。当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或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不稳定时,围岩变形较大时,应适当增加量测次数,隧道周边位移量测频率选择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频率选择标准

3 隧道量测数据分析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3.1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本隧道周边位移变化相对较大,选取K79+600断面周边位移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周边位移量测值如表2所示,绘制累计位移值—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表2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数据

从表2数据和图2曲线可以看出,K79+600周边位移前5 d增长速度较快,5 d~11 d位移变化速度趋缓,11 d~20 d位移变化趋于稳定,说明可进行二次衬砌和防水层施工。

3.2 数据回归分析

对隧道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隧道围岩的变形情况,分析确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监控量测数据在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和波动性,所绘制的变化曲线不规则,必须进行处理。现阶段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法,常用的函数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通过对量测数据进行线性分析,拟合后确定数据变化趋势,确定回归曲线,将变形曲线与回归曲线分析后确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结合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数据,分析累计位移值—时间曲线,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分析隧道周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最终位移值。通过对表2所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函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r如表3所示。

表3 隧道周边位移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与拟合结果

3个回归方程中对数函数的相关系数r数值最大,回归精度最高,因此选取对数函数进行回归函数拟合,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

3.3 围岩稳定性分析

收集隧道周边位移的监测数据,根据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隧道位移的变化情况确定围岩的稳定性。数据拟合结果表明,量测断面周边位移量测值明显降低,且在11 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根据20 d的量测数据结果,可以得出隧道周边位移值已经达到了预计变形量的80%~90%,周边位移变化速率小于0.1 mm/d~0.2 mm/d,满足二次衬砌施工的基本要求。

计算对数函数回归方程的极限,得出K79+600断面隧道周边位移最终位移值为:

K79+600断面隧道周边位移第20天量测值3.99 mm,收敛度为3.99/4.68=85.3%,且位移变化速度小于规范要求的0.2 mm/d,说明周边位移变化情况满足规范要求。结合其他几项必测项目量测结果,得出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可以保证隧道围岩稳定,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二衬施工。

4 结语

文章结合岢临高速公路龙王庙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践,采用最小二乘法K79+600断面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结合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数据和累计位移值—时间变化曲线,前5 d增长速度较快,5 d~11 d位移变化速度趋缓,11 d~20 d位移变化趋于稳定,说明隧道周边位移变形已趋于稳定;

2)根据量测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观测期内隧道周边位移变形趋于稳定,收敛度达到了85.3%,且位移变化速度小于0.2 mm/d,说明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可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猜你喜欢
测点断面围岩
不同围岩条件对隧道衬砌应力影响分析
一种精确的轮胎断面束缚方法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大断面V型围岩钻爆法施工技术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矿山深部巷道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小波包位移能量曲率差的隧道衬砌损伤识别
广州市老城区夏季室外园林空间人体舒适度评价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