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造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07-14 02:34孔莹博李琼张彩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真实性建构

孔莹博 李琼 张彩丽

【摘要】目前建造设计教学经过近年来的教育实践,已经逐渐成为国内一些知名建筑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造设计教学研究注重以材料、技术性和工艺性为基础,通过特定的题目设定,以“诗意的建造”方式将技术与设计进行融合。文章通过一系列建造教学项目的改革实践,期望通过建造设计教学来缝合技术课程和设计课程之间的裂痕,从而达到教学效益优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设计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  建造教学  真实性  实体搭建

【Abstract】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many famous architec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design teaching  focuses on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craftsmanship, combined the technology and design in the “poetic construction” way. The article enumerates a series of reform practices in the teaching projects of construction. The technical course can be mo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design course by construction design teaching, in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design.

【Keywords】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aching; Authenticity; Entity construction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1-0003-02

一、建造设计的缘起

建造设计缘起于建构思潮的兴起,肯尼斯·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中强调建筑的物质性和技术、土地、文化的关联,建构理论希望让建筑学重归理性和技术,从而建立诗意的技术美学,避免让学科消解在从“形式(概念)到形式(实体)”的虚空中。由此,建构更注重于建造材料的特性、质感、构造逻辑及工艺美学的综合设计与表达,并结合地域环境、材料空间表达形式及实际建造方式,完成建造设计的过程。所以,建造设计更强调材料与建造的“真实性”,即采用真实材料进行1:1的实际建造。

二、建造教学研究初探

建造教学主要指在建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材料建造和制作实物的实践来完成建筑学习的活动。这样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势必造成教学从图面设计向材料、技术、建造等实践性方向的偏转,有别于传统的理论及设计教学方式。

1.原有教学体系的问题

国内高校建筑学课程体系的设定主要包含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三大部分,建筑技术知识具有实用性、技术性更强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多只能停留在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上,这不仅导致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同时也无法与建筑设计及理论等课程形成有效的连接,在学生的认知里反而成了枯燥无用的内容。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知识分化教育体系的弊端就在这里暴露出来。建造教学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则适当的弥补了这一部分教学体系的缺失。

2.各知名院校的改革成果

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依次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建造教学体系,并根据侧重点不同特色各异。清华大学将建造设计教学分为“构造”、“建构”和“服务于学习”三类。其中“建构”类强调对“材料特性”、“构造逻辑”和“装配方法”的探索,以达成锻炼学生们对材料和工具理解的教学目标。同济大学的极小居空间通过小空间建造来让学生熟悉建筑及建造知识的课程,并从2007年开始举办国际建造节大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设定相关建造课程之外通过举办“实体空间搭建大赛”的方式,将建造课程的影响力辐射到了陕西省的各大高校。

三、建造教学实践课程初探

结合中原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木构装置模块”和“校园实体空间搭建”的内容植入,(如表1)实现对建造教学实践改革的初探,教学团队指导学生连续四届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建模大赛,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外交流与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1.木构模块的引入

木构模块的设计及加工教学环节,依托于建筑模型制作实践课程,在完成基本模型制作之外,每组学生制作一个活动木构展架,进行木材的购买、设计加工、连接组装及最终的成果表达。在设计制作之前,教师通过榫卯木构家具及现代木构家具基本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木材具有多样的连接表达方式,并对每组木构模块的设计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例如在最终的成果中有组团队通过对传统粽角榫的深度解读自行创新设计一种新型的三角榫卯连接方式,虽然在最终受力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们对材料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并了解到材料的连接并不只是像构造书中所传达的各种材料的叠加,它与材料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的连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组合形式,增加了学习与认知的趣味性。(如图1)

2.实体空间的搭建

校园实体空间搭建教学环节,依托于设计周的实践课程,为期一周。前期的选导师、选题、设计、选材、采购、造价控制等环节在设计周的前8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最终设计搭建完成一个不大于6平方米的1:1尺度的实体空间,并考虑到一定的功能使用,可设计成围合空间供多人休憩;或一个人的极小居空间;亦可是小型构筑物,比如报亭、展廊、桥等;具体功能设定根据每组的设计立意,材料类型不限,题目设定相对开放。最终成果除了搭建部分,还要完成设计图纸及成本造价的内容。

在校园紫薇广场经过为期两天的实地建造和一周时间的展示,完成了“衍生空间”、“律动空间”、“四柱一间”、“玲珑空间”、“驻意空间”等多样主题设计的搭建。采用的主体材料有瓦楞纸、方木、竹子等,营造出的空间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图2)。不同材料的搭建也使学生直观的体验到一个设计从概念、图纸到实体建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到结构力学、材料构造的工艺处理在实际建造中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

3.课外竞赛检验

从2015年开始,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团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建筑模型大赛,大赛以瓦楞纸、PP板为主要建造材料,通过不同设计主题的设定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我校从创赛开始连续几届都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如表2)。学生团队采用高低年级组合的方式,依托竞赛平台的计算机BIM技术,实现了三维软件设计手段与实体建造手段的融合应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设计技能。通过与其他高校师生的交流学习,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如图3)

四、教学方法的轉变

1.强调以学生为主,多元辅体的参与

建造教学的特点本身就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设计立意到最终控制建造的全程主导完整过程,教师主要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更多的课外平台,依托建筑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咨询结构专业教师、校外专业技工等人员,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辅助环境,弥补教师单一指导的局限性;同时通过竞赛化考核机制的引入,邀请全院师生进行现场的点评,在扩大课程教学影响力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

2.强调“真实性”,注重思考与总结

建造教学的核心就是强调1:1的实体建造,从选材到建造都强调“真实性”的表达,有别于微型模型只需要完成成果展示的特点,因此材料的工艺处理、构造设计、受力方式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在建造中也会出现很多实际的问题或失败的案例,例如在校园空间搭建活动中有的组空间造型很丰富,但却因为缺少基础受力连接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的情况,还有在参加省赛时个别他校团队采用折板结构围合空间,最终却因整体受力支撑不起的失败案例,这些问题在微型模型里面并不会体现出来,但是在实体真实模型中,瓦楞纸的自重及连接方式会将设计缺陷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也是需要我们去反思学习的。建造设计更多的是一种实验尝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要对建造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给予思考和总结,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成功作品。

五、总结

建造是建筑学的物质基础和表达手段,也是建筑学习的基础和起点。以材质和质感、构法和工艺、节点与细部为切入点的建造观念是建筑教学新的立足点。建造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匠技水平,而是使学生更关注建筑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从建造的角度去真实的体验和认知建筑技术在设计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理论及实践的学习中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早.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3:3~5

[2]孙小暖.“建造工艺学”视角下的建筑构造教学模式初探[D].清华大学,2010:26~27

[3]姜涌,包杰,王丽娜.建造设计——材料 连接 表现:清华大学的建造实验[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9:1

[4]李岳岩,陈静.向课外延伸的实体搭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构教学实验及其反思[J].新建筑,2011(4):31~34

作者简介:

孔莹博,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绿色节能设计。

猜你喜欢
真实性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广告的真实性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