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创新性表达

2020-07-14 08:43纪欣蕊
新闻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话题创新

纪欣蕊

【摘    要】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主要以影响公众生活的社会问题为反映对象,旨在通过探明特定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机理及其所承载的时代症候,带给受众启发性抑或是批判性的思考,进而发挥媒介作品的建设性功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节目《新闻调查》所推出的系列报道,在主题建构、叙事策略和情感传递三方面进行了创新表达,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尝试。

【关键词】话题;视听新闻作品;表达方式;创新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是一种特定的信息载体,它通常聚焦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并且致力于通过抽丝剥茧的描述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意义,因此其新闻价值和社会效益不亚于事件类的硬新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公众深陷“信息焦虑”与“心理焦虑”的双重恐慌之中。抗击疫情期间,央视节目《新闻调查》自2月1日起陆续推出了14期系列深度报道,以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为主,贯穿疫情暴发、疫情扩散、疫情回落和疫情衰退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发挥了信息传递、知识科普、整合沟通、情绪疏导、舆论引导的社会功能。纵观《新闻调查》的抗疫系列报道,其通过内容选题、叙事手段和情感呈现方式的多维度打磨,实现了新闻作品故事化、情景化、细节化的创新性表达,不仅宏观再现了社会各领域抗击疫情的生动图景,也体现了社会各界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传达了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温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突发公共危机中新闻作品对于受众的心理抚慰与情感动员。

一、主题建构:兼备重要性与普遍性,以小见大弘扬抗疫主旋律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内容选题上,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握恰当的主题高度,才更有利于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面貌,进而通过完整的意义呈现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念,反作用于现实实践。因此,主题的建构是话题类新闻作品创作的中心环节。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新闻事件和新闻线索层出不穷,为新闻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话题类新闻作品的选题不仅应反映当下的社会现状,还应触及普通大众的生活图景,兼顾重要性和普遍性原则,在紧扣时代脉搏之余彰显人文关怀。

盘点2月1日至5月2日《新闻调查》的14期节目内容,系列选题均回应受众关切,直面社会现实,几乎涵盖了疫情笼罩下湖北及全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定点医院救治情况,武汉普通市民生活现状,基层社区防控举措,重症患者抗疫拉锯战,乡村地区联防联控,方舱医院真实生活,海外留学生回国历程,疫情衰退期的复工复产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话题既具有类型的丰富多元与重要紧迫的特性,而且注重从小切口入手,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创新性地反映抗疫主旋律。譬如《守护武汉》一期中,节目集中描绘了汹涌的疫情下平凡人的生活画面——外卖骑手、超市员工、环卫工人、蔬菜摊贩,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跟踪,展现了普通武汉市民在特殊时期对城市的热爱与守护。《莲藕&小龙虾》一期则以两种“网红农产品”入手,讲述“书记直播”和“明星带货”,进而传递广大消费者共同助力湖北渡过难关的热情。由此可见,话题类新闻作品在主题建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切口的选取,由点及面地带动主题的深化,以此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说服力,从而引发读者和观众的感情共鸣,进一步揭示“大”主题的内涵。[1]

二、叙事策略:内焦点叙事视角及复线式叙事结构的革新

新闻是一门叙事的艺术,精彩的叙事会增强新闻作品主题的吸引力和内容的张力,泛善可陈的叙事则会削弱作品的表达效果。因此,叙事策略之于话题类新闻作品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纵观《新闻调查》的抗击新冠疫情系列报道,其中不乏亮眼的叙事策略运用,为受众带来了更加真实、完备的视听体验。

第一,内焦点叙事视角的加入。传统的话题类新闻作品大多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即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故事的逻辑建构和内容讲述,自由地切换于各个被叙述的对象之中观察事件,尽可能完整全面地展现事件的全貌。然而《新闻调查》的部分抗击疫情新闻作品中大量引入了“我叙事”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与全知叙事视角互为补充,呈现亲历者对于所述话题更为直观的体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以《新闻调查》3月7日的节目《方舱》为例,该期节目的主线就采用了内焦点叙事,以首批进入方舱的患者杨晶的第一视角展开故事讲述,采用了她拍摄的大量的Vlog片段,不仅揭开了方舱医院在受众心中的“神秘面纱”,而且生动地描绘了有笑有泪的方舱生活——既有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有趣的集体文娱活动,也有病患间因关灯引发的摩擦;既有认真负责的医生与护士,也有不为人知的时刻清理厕所的保洁阿姨和穿着纸尿裤坚持巡逻的刑警。内焦点的限知视角叙事有效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同时还将一部分新闻事实与判断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展现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该期节目尽管以内焦点叙事为主导,但并没有舍弃全知视角,在方舱医院之外,杨晶无法触及的区域——援鄂医疗队所在的宾馆,为方舱医院备餐的厨房,全知视角的不时穿插弥补了单一内视角的局限性,并且通过场景的转换缓解了受众的审美疲劳。无独有偶,4月18日的《回国》一期同样采用了旁白介绍的全知视角和留学生自拍Vlog的限知视角结合的形式,留学生视角的引入充分表露出其由忐忑纠结到喜悦安心的心理转变,更加生动地描绘了疫情期间留学生的回国故事。

第二,普遍采用复线式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新闻作品的骨架,具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往往需要突破“一人一事、一因一果”的叙事结构,多线并进,以聚合或辐射的形式实现对于相关话题的综合反映和呈现。依然以《方舱》为例,节目中始终存在一条主线——杨晶的方舱生活,同时存在多条支线,即记者探访记录的为方舱医院供餐的厨师备餐日常,援鄂医疗队的生活状况和杨晶父母在其他医院治疗情况等。主线和支线的过渡自然合理,譬如在描述方舱医院如何备餐之前,节目通过杨晶的视角先拍摄了方舱内供应的晚饭,以杨晶的疑惑 “為什么武汉冬天这么冷,送来的饭菜还是热的”为由头,镜头场景切换到30公里外的厨房,引出了幕后餐饮保障人员的故事。这种主线和支线无缝结合的叙事结构,有效提升了节目内容表达的层次感。再如《新闻调查》4月4日的《复苏》一期,通过回访先前节目中出现过的快递骑手老计、江汉区多闻社区田主任、康复后离开方舱的杨晶,以三条叙事线索分别描述他们在疫情衰退期的生活变化,最终以聚合式的结构拼凑出武汉市民生活渐渐复苏的图景,既以多方主体共同表现了作品主题,又呼应了先前的节目内容,回应了受众的关切,提升了节目的亲切感和人文关怀。

三、情感表达:借由视听语言和意象符码的隐性情感呈现

视听新闻作品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其目的不仅仅是传递事实与意义,情感表达也是传播一定思想和意图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情感具有行为调控的功能,积极正面的情感有助于激发个体正能量,乃至引发更广泛领域内的社会认同。[2]纵观《新闻调查》的14期抗击新冠疫情系列报道,极少有通过旁白和记者的观点进行显性的情感呈现,诸多节目都通过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和巧妙的意象符号,实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于细微之处打动受众,充分展现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温度。

第一,采用同期声表达情感。电视采访同期声是电视新闻节目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动典型的现场采访同期声,在表现被采访对象的思想、情感和感受变化时,比旁白和解说词更令人信服。[3]例如《新闻调查》的《“多闻”的二月》专题节目,主要描绘了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个基层社区在全封闭状态下的生活景观,节目23分钟处穿插了这样一段现场采访同期声:

居民阿姨:“他们真的很辛苦,从早到晚。他是我们社区的主心骨,什么都找他,没吃没喝的都找他们,他们天天从年前至现在都是为我们社区的居民在工作,我们真的很感恩,很感谢,(转向田书记鞠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田书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动容抽泣的声音)

居民阿姨:(流泪啜泣)“谢谢你,真的谢谢,他真的很委屈的。”

这段对于普通居民的现场采访同期声的采用,不仅表达了居民对于田书记的感激之情,也侧面流露出对于基层社区干部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赏,节目结束后诸多网友表示为社区书记和居民阿姨啜泣的瞬间所感动。由此可见,同期声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带动受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通过构建意象符码传递情感。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是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意象作为闪光的质点,能在叙事机制中发挥贯通、伏脉和结穴的一类功能,在线索的结合点上发挥情节纽带的作用。[4]意象的使用在过往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但实际上,视听新闻作品中也能通过相关意象的呈现和有机组合传递出隐秘而具有韵味的情感信息,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仍以《方舱》为例,节目伊始,镜头聚焦于一副画作,配合杨晶的叙述:“等待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与微笑。”而在节目的尾声,杨晶这样自述:“2天后,爸爸就解除隔离了,两周后,我也回家,那时候,花就真的开了。”紧随其后,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出现了阳光穿过树叶的画面,最终定格在盛放的桃花上。至此,“花开”的意象在节目的首尾之处实现了呼应,增强了视听新闻作品的完整性,也凸显了新闻作品的主题——“我们终将能战胜疫情,就像春暖的时候花也会再开”。由此可见,对于意象符码的合理选取和构建,能在文字表述之外,凸显话题类视听作品的“韵外之致”,使其表现形式更富张力,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表达。

结语

话题类新闻作品往往聚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痛点与难点,因此只有在节目中呈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实现特定意义的传达和有益社会行动的促成,达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因此话题类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不能宏观空洞、冗长无物,而是应积极创新作品的表达方式。新冠疫情期间的《新闻调查》为话题类新闻作品的创新性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起先的主题挖掘上不仅要契合当下重要事实,而且应以小见大寻找到适当的切口;在叙事策略上,同文学作品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样,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提升临场感,以复线式的叙事结构增强作品的信息丰度;在情感传达的层面,新闻作品应善用同期声、承载意象的空镜头等视听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做到在无形中打动受众。

但同时我们也能从《新闻调查》疫情期间的系列报道中发觉些许不足,譬如部分节目的内容相对平淡,选材平衡性稍差,对于矛盾和冲突的表现不够使得部分节目的深度和理性欠缺。而且部分Vlog日记体的引入和旁白的转换生硬,使得节目逻辑不够明朗。因此,话题类视听作品的创作在创新性表达的同时,也应细化内容和焦点,串联作品整体的合理逻辑,注重问题意识与解决途径的展现,避免真实感人有余而深度理性不足,进而真正讲述出有温度、有锐度的好故事。

注释:

[1]张梦鹤,刘冰祎.小材料新闻体现大主题思想——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出彩[J]. 传媒论坛,2019(07):92,94.

[2]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傳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03):80-85.

[3]刘宝红.电视新闻现场采访同期声的“情感因素”[J].活力,2011(03):211.

[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29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话题创新
话题与主语研究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