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成长与反思

2020-07-14 17:52王长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黑板教室德育

王长伟

当初中班主任的时间也不短了。当初中班主任是什么滋味,我觉得只有当过的人才能有最深刻的体会。本人属于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那种人。可想而知,这给我的班主任工作有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不过还好,我没放弃,坚持下来了,而且也有了一些经验,不敢说很有经验,但可以说也有一些成长吧。

一、迷茫阶段,选择坚持

想想我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学校安排我当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起初,我对这些工作安排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工作对我来说有多大的困难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学生是什么样的,听话不听话、懂不懂事,更困难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从来没管理什么东西,更别说去管人。我甚至连见到学生第一句话该怎么说都没想好,一切都是未知的。

记得第一天去班里,是学校一位领导带着我去的。进班之前,因为班里没老师,所以就听到班里乱哄哄的,心里在想怎么回事,学生不应该安安静静的学习吗?进去后,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群半大孩子在教室里说说笑笑,不知在干些什么。看到有老师进来,学生们停下来了,注视着前面。我看到他们,脑子也是一震,好像预示了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些学生就是初一的学生吗,应该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吧!学校领导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之后就走了,剩下我,之前准备的话一句也想不起来了,硬着头皮给学生说了几句,然后就让学生看书自习了。不过很多学生也没心情自习,第一节课乱哄哄的就结束了。可能第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不好或者说经验不足,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不愉快,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事情很多,有时候个别学生还故意找老师的事。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威信,很多事情处理的也不好,甚至与个别学生家长的关系也很差。一个学期结束了,我的班管理的不好,学生成绩也相应的很差,此时我都心情可想而知,我开始彷徨、犹豫,是不是所有习惯差的、不学习的学生都到我班里来了,还是我不适合当老师,没能力当班主任呢?好在有领导、同事给我宽心、鼓励,“万事开头难”,我也劝自己,默默地坚持下来了。

二、虚心学习,总结经验,寻找方法

我知道想要坚持下来,就要改变。我边学习边思考,慢慢地才发现,我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我請教有经验的老师、看教育方面的书籍,寻找方法,但到初一结束了,也没找到什么好方法。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初二上了,我继续反思如何改变,最终想到从整治早读开始,因为我班的早读课比自习课还安静。怎么治呢?我先分析早读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观察和询问,原因大概就是一些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或者觉得没意思不想读、不想背,总之,应该是学生没事做或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事做。我简单的说一下这个方法,开始,我在黑板上详细地写上了早读的内容,写完就有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拿出课本开始读、背,声音不太大,但比以前大,有点作用。不过这样也没坚持多长时间,早读还没过一半时间,班里又安静了。后来,我改变了一下,除了写早读内容之外,又在黑板上写上“表扬”两个字,对学生说:“对早读积极的、读书声音大的同学进行表扬,选出最积极的两名同学,名字写在黑板上”。这样呢,读书的学生又多了、声音也大点了,就连后面两排的学生也开始读了,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读书需要鼓励,学生喜欢表扬,喜欢好听的,不能老是命令式的干这干那。这样过了几天,效果又不太好了,我发现读书声音大、时间长的学生一直就是那几个人。还得改变思路,我在黑板上写上“表扬”二字,然后又说:“早读选出的最积极的两名同学,除了名字写在黑板上表扬之外,我还把名字写在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到学期末的时候,不管成绩如何,只要谁的名字在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出现的次数多,谁就会有奖状。”这样,读书的积极性又高起来了,奖状比表扬两个字更有动力。这个方法更有效点,持续的时间更长了。但是,第一届学生到最后也没有取得一个好成绩。不过,我没放弃,继续寻找方法。

三、持之以恒,用心付出,有所收获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好像是对班级管理有了点想法,而且我也在不断的对我的想法做一些细小的改变,力求最短时间内在班里树立威信。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与学生见第一面的时候,就得把学生“镇住”,我心里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学生一到校,我就先严肃地讲规矩,和学生一块学习各种班级制度,这些制度都已形成文字,有的张贴在教室里,有的发到班干部或小组长手里,要求位每学生都要对班级制度进行认真学习,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制度都了解的清清楚楚。立的规矩不但学生要遵守,而且班主任也要遵守,班主任还要带头遵守。和学生比,每天我都是前几个到班的人,到班后,我在黑板上写上当天早读要完成的任务,然后等待学生的到来,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内容也会自觉的去做。班空时间,大部分学生不出教室,就在自己位上,这也是班级纪律,我也经常到教室里面转转,和学生交流一下。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确实在学生心里树立了威信。平时我在班里不用说话,有些事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解决了。到考试前,我还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了解复习情况,每个学生至少一遍,提问时也给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问问有没有什么困难。就这样重复的做着,坚持着,成绩真的上来了。开家长会的时候,也会听到学生家长说,学生回家给家长说我们班的老师很负责,班级成绩不错,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多好之类的话。我心里很高心,但没骄傲,继续努力,就这样,顺利的带完了这一届学生,中考成绩也不错,我们班是升入县重点高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因此我也获得了一项市级荣誉。

四、改进方法,以班级文化建设促德育发展,使班级再进步

在班级管理中,我付出的很多,也有不少收获,但我没有满足,静下来想想,有没有更有效的,还能让老师也“偷偷懒”的方法呢。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学校离不开班级,班级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首先,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的总原则:安全感恩,和睦相处,自我管理,快乐学习。然后,从班级文化建设的总原则出发,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略,概括为“两个培养三个层面”。“两个培养”即培养并加强安全意识、感恩意识,突出德育。“三个层面”即三个目标,渗透德育。三个层面:制度层面,制定班级公约、干部职责、小组分工、评价标准等;物质层面,教室的墙壁布置、教室内的空间摆设等室内环境的布置;精神层面,形成良好的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围绕这一总原则和建设方略,我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张扬个性,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于是,我想到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背景,实行分小组积分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帮助学生”。其中,成立各小组是关键,不能简单的把学生分为一组就完事,否则,不一定能起到效果。我采用的是“三人一位,六人一组”。“三人”是有选择的三名学生,按成绩来选,优中差三人,学习上可以帮助,“六人”是前后位六人,六人中必有一人前十名的学生,而且六人中必有语文优秀的学生,数学优秀的学生和英语优秀的学生至少各一名。定好组名,设计口号,选出组长、副组长,管理本组的事务,包括纪律、卫生、学习,每天都要记录学生的表现,一周一汇总,算出一周的个人得分与小组得分,下周全班公布成绩,一学期一大总结,算出一学期的个人得分与小组得分,评出优秀,进行表扬,较差的进行批评与鼓励。

通过开展以班级文化建设促德育发展的模式管理班级,学生和班级的总体面貌积极向上,我们班又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了,这也有力地推动了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多收获,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当班主任时间也不短了,现在的我,虽谈不上有多成熟,但确实自信了。不敢说班级管理工作有多少新意,归纳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在一天一天的重复、坚持、再重复、再坚持。既然选择了当班主任,那就干吧,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猜你喜欢
黑板教室德育
不要在教室打闹
黑板和粉笔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黑板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