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意义

2020-07-14 15:44权丽竹权立枝
西部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习近平大学生

权丽竹 权立枝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中国传统 文化观。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定位的基本认识与评价、关于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 涵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关于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在大力弘扬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今天,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积 极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勇于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9-0027-03

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 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  深刻揭示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问题, 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 讲话,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创 新性的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 不仅为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 方向指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认识、弘扬和创新中国传 统文化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

一、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定位的基本认 识与评价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自古以 来,文化就与民族密切相关。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 史变迁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历经波折,但从未断流, 具有顽强的生命延续力,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已经深 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之中。习近平指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 要。一个不知来处,失去自身文化的民族,注定是漂泊无 根的。只有守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铸好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魂”,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 中屹立不倒。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党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他曾指出,五千

多年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历史上, 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文明成果,曾领先于西 方,影响着世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在西 方文化的挑战与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 姿态,兼收并蓄,不但没有衰落下去,反而在经历了历史 冲刷、时代洗礼、文化侵略等一系列变迁之后,依然能够 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本民族文 化的自信。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离不 开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重要源泉。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习近平认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价值理念都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据。现时 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 糟粕成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形成了凝 心聚力并引领人们前行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力追梦。中华民族传统的 “道法自然”“天下大同”等思想,破解了当代中国的发 展难题,为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智 慧启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 以及慎独自律的价值理念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 个人的成长成才注入了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没有文 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 的实现”,[2]     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从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中汲取营养、积聚力量。

(二)习近平关于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的基本观点与看法

1.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德重 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并 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 的核心内容。2013 年,他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谈到:“国无 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  阐明了德之于国家、于个人的 重要性。此外,他还强调了秉持正确义利观的重要性。 2014 年,習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 出要对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进行弘扬,鼓励大家树立正确 义利观。在生活中,他也重情重义,经常回自己的母校以 及曾经工作的地方看望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是中华民 族传统道义的积极弘扬者与践行者。

2.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在 3 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频词“人民”一词共出现了 203 次,足见“人民”之重要。他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一直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 家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正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发 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共 同富裕。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 一。2014 年,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的讲话中, 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系统阐 述。2017 年,他在广西考察时阐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作用,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 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4]  他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 求永续发展之路。”[5]  新时代,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对于人们追求自身崇 高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给予我们今天建 设生态文明以重要启迪。

(三)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 点与看法

1.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能否进行 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能否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也是中 国能否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创新一方面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丢弃传统文化这个根基,空谈文 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必须体现时代性,与现代社 会相适应。

二、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 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1. 大学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待中国 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 根本指导思想,要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 思想基础。”[7] 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科学 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弘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既要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 大学生要坚持以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为遵循对 待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次重要讲 话中,都提出了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他指出: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 所用。”[8] 当代大学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 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科学对待 中国传统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要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 大学生要传播和弘扬传统道义,提升自身道德修 养。2014 年,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论述了 崇德修身的重要作用,并号召广大青年加强自身道德修 养,注重道德实践。他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 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9] 并教育广大青年学生要 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常怀感恩之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 自己、学会自省自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学 会明辨是非善恶,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自身思 想道德品质。

2. 大学生要传播和弘扬民生思想,乐于奉献。习近 平历来重视青年成长、关心青年进步。他在给河北保定 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时指出,当代中国青 年要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 国家。大学生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要在实践活动 中,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乐于助人,争 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

3. 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传播和弘扬中华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的良好与否关乎着人类生存与发展。2015 年, 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着力推动生态 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样对待生态环境。”[10] 近年来,习近平围绕生态文明建 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领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 源,绿色消费,以实际行动传播和弘扬中华生态文明,保 护好祖国的大好河山。

2. 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近年来,习近 平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首先是一个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问题。文化由传统 向现代的转化,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并且 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其次,创造性转化,必须搞清楚“转 化什么”和“怎么转化”这两个问题。要按照方克立提 出的“马魂、中体、西用”理论(主张以“兼和”之道融 通中、西、马三“学”,彰显马列之魂,融会中西之学,实现 综合创新的一种学术范式),对传统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 借鉴意义的内容及其旧的表现形式加以转化。只有这样, 才能成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3. 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指出:  “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 和感召力。”[6] 创新性发展,既要以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 展,又要在文化发展中实现文化创新。要深入挖掘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结合时代条件,对其进行新的 增添与升华,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使其绽放出新的 时代光芒与永久魅力。

(三)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1. 大學生要树立创新意识,增强文化创新思维能力。 习近平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有伟大创 造力的青年。”[11]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青 年力量,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当代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练就本领、增长才干,同时要勇于创 新,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增强文 化创新能力。

2. 大学生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造性地 转化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其 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人们认识水平 的限制,会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过时的陈旧 的东西,这就启示当代大学生进行文化创新,要处理好传 统与现代的关系,对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正确 取舍。其次,大学生要大胆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努力实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现代转型,使其与现代文化相融通。

3. 大学生要立足实践,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中国传 统文化。2016 年,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 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 践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发展创 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主体,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要 学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推 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大学生要积极作为,以开 放进取的精神,综合利用多种渠道与平台,创新文化传播 方式,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文艺工作座談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4- 10-16.

[2] 习近平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N]. 人民日报 ,2014-03-28.

[3] 习近平 . 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3-11-29. [4] 习近平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8-05-20.

[5] 习近平 . 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的 演讲 [N]. 人民日报 ,2017-01-20.

[6] 中共中央宣传部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 北 京 : 学习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2016.

[7] 习近平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 2018-05-03.

[8] 习近平 .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3-08-21.

[9] 习近平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 2014-05-05.

[10] 习近平 . 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5-03-07.

[11] 习近平 . 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 日报 ,2019-05-01.

作者简介:权丽竹(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单位 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权立枝(1964—),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太原 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 论。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地域文化旅游品牌创建与影响力提升研究”(编号:2018041011-7)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近平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