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流行词语的分析

2020-07-14 08:33蔡冬丽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行语娱乐能量

流行词语,指的是在一定时期里,在一定的地区、群体中流行的词语,具有时效性、高频性、渲染性等。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自2008年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值得深入探究。纵观《咬文嚼字》近年来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基本满足上述特点,更附上了创新文明的特色。以下对国内流行词语进行分析。

一、类型分析

年度流行词语所属领域类型大致可分为:政治、娱乐、社会民生、经济。政治领域类的流行词语如:不忘初心、石氏砺奋进、打虎拍蝇……该类型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以“不忘初心”为例,不忘初心即坚持最原始的追求。流行时段与党十九大召开呼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该大会的主题关键词,由此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当年的流行语榜首。属娱乐领域的流行词语整体占据份额较高,如“打CALL”“吃瓜群众”“葛优躺”等。以“吃瓜群众”为例,“吃瓜群众”是指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呈现出一种看客的围观态度,具有自嘲和互嘲色彩。社会民生领域则以“正能量”“蜗居”等为代表,以“正能量”为例,它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人们把积极健康、赋予人力量的事物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呈现的是良性的社会人文状态。而经济领域囊括了“互联网+”“共享”“创客”等。以“共享”为例,共享是共同享用,是社会资料的有效整合。它是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下的新经济模式,常见于生活中各个领域。如“共享经济”,就與经济发展生态挂钩。

除了年度流行语所属领域的分类外,不少流行词语也有情感色彩:积极健康、消极吐槽、中性。“积极健康”类如:“不忘初心”“石氏砺奋进”等与政治相挂钩的词语,“获得感”“有温度”“正能量”等描述良性社会状态的词语,“打CALL”“主要看气质”“大V”等在娱乐应用甚广的词语,“共享”“创客”等折射出健康经济的词语;“消极吐槽”类则集中于娱乐媒体领域,如“尬”“蓝瘦,香菇”“油腻”等,多有调侃、吐槽的意味。中性流行词语如“网红”,具有描述功能,可根据实际应用判断该词的情感色彩。

再者,在流行词语中有不少有创新的词语。如“有温度”这种从物理层面延伸到人文层面的创新形式,如“油腻”这种本义是“油脂成分多”,发展为形容“油腔滑调、不修边幅”的创新……总而言之,既有形式、意义全新的词语,也有旧词赋新义。

二、流行原因

流行词语之所以具有传播广度,成为《咬文嚼字》所认证的年度热词,主要原因有三:分析后不难发现,流行词语都具备了“接地气”的属性,这也是流行词语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与“传播载体”有关,不少流行词语都呈现出“首先在网络上盛行,后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流行模式,这充分体现了依托网络载体的重要性。原因之三与“民众心理”有关,人们提高对身边事的关注度,为流行词语的盛行奠定了热议基础;再者,随着民众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新生流行词语的接受力拔升,对各类流行词语抱有兼收并蓄的心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流行词语由此流行起来。

三、特点及趋势

依托上述分析,我认为流行词语整体具有以下特点:①时代性;②贴近民生;③具有上层建筑的引导导向;④娱乐渗透性强。首先是“时代性”,从流行词语中,我们不难理解词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它们往往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热点事件相关联,与历史同轨;其次,“贴近民生”则表现为大部分的流行词语都展现了多元的民众心理状态,如以“葛优躺”为代表的“放空一切、降低焦虑感”的心理,以“神马都是浮云”的“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的状态;再次,“上层建筑的引导导向”则体现在大部分年份的流行词语都带有政府词汇的身影,如2017年的不忘初心、石氏砺奋进,2016年的供给侧,2015年的互联网+;最后,“娱乐渗透性强”体现于网络娱乐的影响,如“蓝瘦,香菇”“伤不起”“HOLD住”等流行词语,都具有明显的娱乐色彩

整体上,流行词语呈现良性发展趋势,越来越贴近民生,与历史同轨。当然,作为传播者和应用者的大众,也要提高“品位”及“规范度”意识,才能让流行词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四、留存现状

在我看来,流行词语有别于兴盛一时的网络新词,由于其自身的时代性、高频性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流行词语能跨越时间,在时下的生活中仍应用甚广,如“网红”“正能量”“低碳”“蜗居”“点赞”“吐槽”等。除此之外,词典收录了部分流行词语,这为个别健康的流行词语的留存提供了条件。如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不少时髦词汇,如“给力”“宅女”“山寨”“雷人”等。

诚然,流行是处在动态之中的,流行词语都会面临被取代的危机,但这并不代表词典需要把流行词语一概吸收以求保留。反之,对流行词语的去留应保持辩证吸收的态度。对于展现社会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引导性的流行词语,或与时代热点紧密相连的流行词语,可抱有宽容保护的心态。

综合上述,通过对国内流行词语的分析,我们能看到流行词语本身所带有的多种可能性。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以发展辩证的目光看待流行词语的出现及发展,对流行词语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从而科学地认识流行词语。

作者简介

蔡冬丽(1998-),女,汉族,广东佛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猜你喜欢
流行语娱乐能量
正能量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正能量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