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7-14 21:39丁燃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思政课

摘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向青年学生们讲述清楚中国制度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从而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具现实影响力、最充分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性的制度,让青年学生通过防疫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基础,促进青年学生形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建立制度自信,树立远大理想。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防疫;思政课

一、疫情发生以来度优势;类社会进步制度基础

中国应对疫情的治理速度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们在现实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极大的增强了青年学生们的制度自信。制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标识,任何制度成功的背后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具有其深厚的支撑体系。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系统的体系基础。2019年10月,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到外交开放等13各方面全面做出总结,系统、科学的表达了我国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这些制度的制定由点及面,从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论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呈现各有所为、相互依存的系统化,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与治理能力,以理念与实践并行的方式加以链接。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障人民利益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最根本的属性确保了这一制度的坚实群众基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制度实施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人民至上,当疫情发生时,国家本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出发点,采取的一项项非常规措施,让这架庞大的社会机器保持稳定有序运转,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开学时间、关闭景区、取消大型集会和商业活动,以牺牲经济代价换取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行动传递着一个信念:一切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让路,一切付出都不足为惜。以这样的信念换得是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群众基础。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现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中华民族对制度的探索,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传承着大同理想、民本理念、道德至上、大人合一等思想,并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探寻国家制度的规范,从西周的分封制、秦代的郡县制、西汉的推恩令到唐代节度使制度都融入中华民族寻求政治制度和谐的思想认识。但进入近代,面对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国家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型国家制度,在一系列的探索中,中国的成功实践展现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翻大覆地的变化中,新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型国家制度和国家体制的新征程。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是因为其治理能力背后有着一个系统性、民生性、实践性的社会制度。

二、基于现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

在抗疫期间,每大都发生着鲜活的故事、感人的事迹,这些些这些覆地的变化中,新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型国家制度和国家体制的新征程。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是因为其治理能力背后有着一个系统性、民生性、实践性的社会制度的新型国家制度,在一系列的探索中,中国的成功实践展现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翻思政课的课堂中,青年学生们理解中国制度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理论背景中,而此次疫情的发生,让青年学生看到中国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的速度,中央政府对疫情采取的防控政策,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将一定的资源以及人力充分调拨,推进疫情的防治工作,一切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优势都在现实事件面前转化为行动优势,中国面对疫情进行的一系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举措,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这是对青年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实例,也是建立他们建立制度自信的现实实例;其二,疫情防控使得青年学生的中国精神得到空前的提升,防治疫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前、科研工作者全力攻坚研制育苗,人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抗疫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凝聚出无私奉献、敢于斗争、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以息的中国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以以情的发生,让青年学生看到中国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的速度,中央政府对疫情采取的防控政策,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将一定的资源以及人力充分调拨,推进疫情的防治工作,一切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优势都在现实事件面前转化为行动优势,中国面对疫情进行的一系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举措,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这是对青年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神特有的价值核心,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个伟大时代的出现,背后总会具有为其发展提供动力的精神能量,中国精神建制的力量在于传播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精神导引功能,能够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新生力量,更应该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建制面前,众多个体思想也会愿意将个体自信共享给其他精神主体,其自身与其他精神主体以体以中央政府对疫情采取的防控政策,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将神建制的效能生成离不开每一个青年学生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当前建立青年人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徑

当代的青年学生具备宽广的视野、开放自信的气质、朝气蓬勃的干劲,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可信、可为的新时代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是高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责任,其中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体系。在教学中开展讲授现实社会治理体系的经验事实,通过疫情期间发生的事件讲清楚中国制度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有助于青年学生理解中国制度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更有住于提升学生们的制度自信。

其一,践行理想信念教育,向青年学生们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各项重大决议,让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诸多学科的作用,如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它们具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青年学生应立足本学科的特点,努力了解哲学社会学科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精品力作与公开课程,帮助青年学生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机理,让青年学生们得到感性愉悦和理性满足,丰富青年学生们的感性境界,增强他们的人格力量,使得世界得到充实;其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建设制度;其四,政府主导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协同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青年学生与社会交往的互动关系中,只有真切的体会到社会治理的运转过程中,青年学生才能建立完备的制度自信意识,高校应构建学生参与共同治理的平台和载体,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共治,最大限度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青年学生理解一个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必然是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制度,它生生不息的动力来自它为万民安居乐业不断奋斗的目标,任何善制度都不是来自万民的被动接受,而是要让万民成为制度的创造者,在不断渐进的过程中,人类一定可以建立超越资本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2-04.

[2]习近平.坚定信心战疫情同舟共济筑防线——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1-30.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杨振武.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习近平讲故事序言[N].解放日报,2017-08-06.

作者简介

丁燃(1983.07-),女,黑龙江大庆人,汉族,博士,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YQJY062)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制度优势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