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日语口译的教学艺术

2020-07-14 21:39牟激扬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跨文化交际

摘要:口译是日语学科中最为重要基础课程,它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日语表達常常因中日文化的巨大差异错误频出。因此在日语口译教学中,应当引入跨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教学模式。先应了解跨文化环境下中日环境带来语言差异,包含有日常语言表达习惯带来的差异、不同生活习俗带来差异,思维方式不同。接下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口译教学现状,如当前有关中日文化背景知识相对缺乏,课堂教学实践有限。针对以上情况可以让学生认知体悟语境,巧用非语言文化交际,改进教学方式,提开教师观念,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口译;教学艺术

新时期以来日语口译教学引起我国国内日语学者注意,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词语引发日语口译教学新风暴。从当前国内日语口译教学课程设计来看,教学大纲只是流连于语言、语法、词汇等层面,虽然课程中开设相关的日本文化等课程,但是在学生口语表达中还是会因中日文化巨大差异存在表达误区。

一、跨文化环境下中日语言环境带来差异

(一)跨文化语言内涵

跨文化内涵大致有两个含义一是跨文化的定义,另一个就是交流。语言就是用来交际的,跨文化交际就是借助语言使用,同时了解语言背后文化含义与使用规则,让这门语言变得有简单与容易。语言和符号是当代社会传播媒介,借助对话的形式让人与人之间达成一致理解。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与交流都是展现作为主体之间关系。人的心情都是需要用语言交谈并理解。作为主体的人想在交际实现互相理解,就需要根据人的现实情况来选择语言,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是针对如日语这样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让生长在不同环境下人们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从而有效应对各种问题。

(二)跨文化环境下中日环境带来语言差异

1.日常语言表达习惯带来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相似也有不同,这和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人类自身经历等多方面因素。从而让不同民族在日常日语表达产生多种特定意义。比如汉语中挥金如土,日语口语表达为湯を飲んでみたいな”(喝了热水似的);还有汉语中脚上长得鸡眼,日本说长了“鱼の眼”。还有因文化巨大不同产生语言上的差异,汉语中“狗”口语表达是类似于“畜生”一种,产生如“狗仗人势”等贬义词;反关日语中狗是用“犬”表达,“犬”在日语表达是朋友与宠物,深层次含义为“精通人性,善解人意”。

2.不同生活习俗带来差异

中日语言环境中有着诸多不同,尤其是语言广度与深度上展现语言使用范围。如汉族在亲属称呼上分的较为详细,有叔叔、姑妈、舅舅、婶婶。在日语中父亲同辈亲属用おじさん”来表示,母亲同辈亲属用“おばさん”来表示,无法分辨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这正是因日本与中国是由不同社会制度与生活习俗从而造成语言表达上不同。

3.思维方式不同

中日两国存在巨大文化差异,导致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从而造成语言形式多样化。因此在进行中日语言转换是,需要按照对方国家表达习惯,进行相应整合,切勿盲目直译。日本人待人接物都是毕恭毕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暖昧婉转,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直接拒绝方式,而是一种较为委婉拒绝方式。通常会使用ごめん、予定があるから別の日によろしく。

二、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口译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是当前有关中日文化背景知识相对缺乏。根据当前教学窥探,由于对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缺失,造成语言翻译之间造成巨大不对等,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在进行日语口译时,首先要确定日本人在语言表达上常常采取第一人称表达,有时谓语会省略。如下面这段对话:

田中:午後大和商事に回りたいのですが、(下午我想去一下大和商社)

課長:どうぞ、行ってらっしゃい。(去吧)

而中文表达上通常谓语不会省略,常常会用一种肯定语气。而日本人会省略谓语采取一种暖昧委婉表达方式,这也是民族文化巨大背景差异所导致。

其次学生交流日语环境主要是在课堂上交流的时间有限,主要是靠教师介绍,学生认真听取。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认识不清跨文化交际对口译的重要性。

最后是当代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日语不同于英语,人口很简单,但随着时间推进,学生自制力差,仅仅是课堂上依靠教师教学很难真正学到日本文化,跨文化下开展口译教学可谓是举步维艰。

三、跨文化交际下提升日语口译教学策略

(一)认知体悟语境

语境是决定一个句子与段落表达重要因素,在进行口译教学时要注重语境的选择。不能照搬书本或者词典,注意一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转换与演变,可以说语境是构成口译的基础。比如在日常交往中接受语与敬语的使用。在日本文化中接受语言会省略主语。以“この取引先は私に任せてください”(这个客户请交给我吧),中对“に任せてく”可翻译成请交给我吧。为了明确汉语表达内容,在口译时我们按照中国人表达习惯与内容明确,从新设置了主语。

(二)巧用非语言文化交际

日本人虽然在历史发展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是在日常交际讲话委婉含蓄,态度十分谦和,非语言符号内容更能体现表达出内容。首先学会察言观色是口译中必须掌握一门技能。日本人面部表情较为难懂,在日常交际场合只有微笑与表达佩服的表情。有时候表达悲伤都是采用微笑或者面无表情来掩饰自我情绪。因此在进行口译过程,要恰到好处理解对方微笑。接下来是眼神的交流,许多信息可以借助眼神交流来传递出来,比如“目が届く”“目もくれない”等。当日本人面对面交谈时,一般都互相低头,这种行为表达他们不感兴趣,认真听对方讲话就是就会频频点头,会说“はい”“そう”。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观念,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首先培养日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教师除开日常教学之外,还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文化讲座与文化培训,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为教师创造出国交流条件,让教师多多领会跨文化交际重要性,提升跨文化的敏感度。

其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太重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在应试教育和灌输式为中心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日常对语言文化知识积累与交际方面新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模拟日本现实生活交往对话,包括餐饮对话、商务对话。比如日式餐厅点餐时应是如何点餐,侍者应该如何回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去多多阅读日语报刊与文学作品,一些日本传统文学中涵盖大量文化信息。另外教师在课后布置与日本人际社会、风俗活动等方面相关作业。

最后,教师注重口译中文化词汇的运用。词汇是生活真实反映与表达,更是口译中不可或缺部分。从词汇分布上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特征,日本发展是渔业,因此其文化中就有大量关于海文化与捕鱼相关词语,这一点就有很明显反映。还有就有大量‘旧制汉语”,如立腹、案外、存外、德心、承知、辛抱等这样的词语,客观反映日本文化词语。比如这些汉制日语中大多数都是人际交往有关,换而言之都是在口译中表达一种动词性语言,日语反之是名词性语言。

参考文献

[1]赵冬玲.跨文化交际中日语翻译教学[J].内江科技,2011(11).

[2]王书玮.跨文化元素在商务口语口译中的解读与重构[J].2017(02).

[3]薄红昕,李惠.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口语翻译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6(04).

作者简介

牟激扬,毕业于日本立正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硕士研究生,博士后期课程修,现就职于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主要从事日语医疗翻译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