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20-07-14 06:28
销售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董事长新冠疫情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是用工大户的重中之重。从宏观方面来看,这次“新冠肺炎”短期会对经济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从市场角度来看,实际上,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也会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比如垂直领域生活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形式等,服务行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也勇于担当,积极向社会与行业输出资源与能力,通过高效拉通社会资源,助力经济生产尽快恢复。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疫情严峻,我认为应当把防疫工作排在首位。全国制造业有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停工几天没有问题,第三产业酒店和餐饮,这次受创较大。我认为还是应当实事求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复工。捱不过三个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业必须自救。尽管疫情的确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损失,但疫情影响的只是部分经济活动,并没有完全影响中国经济。我们要做的是重视疫情,但绝不能紧张恐慌。企业应当科学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充分做好返工复工、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

5G和AI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在顺应时代变化、培养合适人才的同时,也要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场景,让5G和AI有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物联网本身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引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引爆的标准是动态的,成功都是过去式,创业和引爆永远在路上。实际上,物联网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引爆”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今年引爆未必未来还能引爆,所以对企业来讲,它难就难在需要永远不断挑战自我、永远不断地升级,才能真正称得上引爆。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未来十年,当“智能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生产方式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大大加速新药研发的速度。企业里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流程很多是可以自动化的。中国基础设施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未来,我们的基础设施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传统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将不再成为舞台的中央,新型的AI芯片、便捷高效的云服务,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开发平台开放深度学习框架,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等,都将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基础设施。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永灼

经营企业更聪明的做法是大胆创新,随时留意时代的变化,并内化到企业策略中。融入自己的思维,把质量做到更好,做实,这才是最值得的挑战,也会产生好的结果。对于企业发展,真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都很重要。做一个企业家,更多的是考虑公司的战略决策,必须做到当全世界还在对你指手画脚的时候,你已经迈向新的征程,带领芸芸众生去看他们想象不到的风景。

——汤臣集团副主席、BU集团创始股东汤子嘉

作为公共设施行业肯定不能停工,也不能涨价,但现在成本上升,而企业复工率都很低,损失肯定很大。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同样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危中有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很多企业未雨绸缪,反应迅速,把握商业趋势和私域流量,搭建云平台,即使相互隔离,也能够靠线上无接触商业生存发展。经此一疫,中国企业的互联网的下半场生存竞争才真正开始。

——新奥集团创始人王玉锁

新一代的企业家,自己以为自己应该是生产力的推动者,那就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给社会创造了什么财富,应该把企业做得更好,应该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按章纳税,尽可能地去做公益事业,这是我们应该走的路。第一点,企业家要有长远战略,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像开汽车一样,用拐大弯的方式应对未来。第二点,虽然竞争很激烈,我们希望在各个行业的朋友不要破坏自己行业的生态环境,恶性竞争对谁都没有益处。第三点,有理想不要理想化。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柳传志

当前社会最重要的首先是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此外,就是要特别关注经济问题。政府考虑更大的减税力度,降息降税,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应该倾斜更多的帮助甚至补贴。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和就业保障的稳定器,我建议在这个非常时期要扶助他们。我们始终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有美好的生活,也有让生活更美好的科技。这次疫情对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非接触经济”未来会带来更多改变。最典型的就是远程办公。我们要有信念,生活可以被新冠肺炎影响,但绝不会被新冠肺炎打败。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企业成功的秘诀就是顺应大势而略有超前,也就是常说的“快半步”。要敢于跨出去,“快半步”刚刚好。现在经济格局错综复杂,在这样的格局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更是转型的机遇。我们必须积极地进行调整,去迎接新的格局,迎接新的挑战。其实转型升级不单是管理上的转型升级,也不单是精益化的转型升级,还要抓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正在快速从C端转向垂直端。所谓C端就是消費端。

——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

猜你喜欢
董事长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迷失在权欲中的董事长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学不成名誓不还——王进源董事长讲述NECO在大陆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