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相关思考

2020-07-14 17:25吕保庭
今日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全面性客观性激励性

吕保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国企发展迎来重要时期,国企改革的浪潮持续推进,使得国企无论是在市场竞争力提高,还是内部管理完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国企,电力企业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加强做好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以电力企业为代表的国企如何建立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相关问题,并阐述表明对这些相关问题的思考内容。

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是以电力企业为代表的国企规避风险,杜绝腐败,提升管理水平,避免国家资产遭受侵害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做好内控、审计和巡察对于国企发展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现实意义

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主要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立客观性与对企业提升管理质量的有益方面所决定的。具体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现实意义分析如下:

(一)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具有独立客观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国企本身在国有资源配属、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具有优势,所进行的项目多是大规模、大投资类型,为此,在资源使用方面难免会因为制度缺陷、个人因素等出现贪污腐败、资产侵占、资源浪费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具有独立客观性,且在经营活动之外的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来对国企各类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行为审核和判断,并起到良好地监督与控制作用。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在表面上看是对国企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对国企经营活动的规范,追其根源,其实是对国企配属国家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对国企使用国家资源的约束与监督。

(二)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有利于提升管理质量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对于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具体要求,这一具体要求涉及到国企管理质量提升的策划、控制与改善过程中。而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有利于帮助管理质量具体要求得到实现,有利于站在更加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帮助解决管理质量提升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不切实等问题,进而控制风险,充分有效进行行为控制,规避漏洞,而且这一帮助具有持续性、跟踪、全面性特点,适用于国企各层级。

(三)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有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及行业规定的支撑保障,比如《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准则》等。这些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及行业规定使得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总体方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审计活动进行的基本准则,对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本身的完成情况作出标准及要求,为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确定基本的标准。

二、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相关问题

现阶段,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强调,但是国企在具体建立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所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联动性与目标性的缺失方面。具体对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缺乏联动性

现阶段,部分国企将内控、审计和巡察问题分而对待,不能认识到三者存在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工作落实方面,内控归属于财务部门,审计归属于审计部门,而巡察则是党内活动。这种分而对待的情况使得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缺乏联动性,不能很好地将内控的针对性、审计的专业性和巡察的严肃性进行融合,从而无法形成合力。有时还会使得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进行时,因为制度建立的标准不一等问题,造成相互掣肘,相互制约的情况发生。

(二)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缺乏目标性

现阶段,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时缺乏目标性,这种目标性的缺乏集中表现在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进行时的阶段性缺失。比如内控可以为审计提供基础的审计内容,而审计能够为巡察提供具体的巡察重点,巡察则能将内控和审计的严肃性上升到政治层面,确保内控、审计的阶段性目标完成。但是正是由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时缺乏目标性,使得工作具体开展时复杂混乱,有序性不足,由此也使得实际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特别关键的一点是,由于目标性的缺失,由于阶段性工作的组织不力,会使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漏洞,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员所利用,从而导致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有效方法

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要明确方向,找准突破点,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具体工作。现阶段,根据国企经营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国企在进行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时,所要掌握的方向和采取的有效方法是确保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具有全面性、目标性、可行性和激励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要具有全面性

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要具有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在制度当中既要有关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单独的制度内容,又要有关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联动的制度内容。无论是制度建立的保障、控制和监督,还是具体的计划、实施和报告,都要在制度建立时有所考虑。整套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要符合国企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注重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此保障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要具有目标性

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要有目标性,目标性的建立对于保证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开展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电力企业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有目标性的选择审计对象,从工程项目、分子公司、基层供电所到电力企业的职能部門、岗位层级等,目标性保证了阶段性的实施,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是取得全面审计良好成果的基础。总体来说,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的目标性,是保证各项相关工作开展有序的关键制度保障。

(三)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要具有可行性

由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而这些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建立在内控的风险内容,审计的对象和巡察的重点是基于国企实际情况出发,而国际的实际情况也是在建立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时要主要依据的内容,是制度建立可行性的保障,由此可见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与可行性有内在联系。只有具备可行性,才能使得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获取良好的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必要的价值,从而助力国企良性健康发展。

(四)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建立要具有激励性

这里所提到的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激励性,主要是针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这里的激励主要是建立在专业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显著,考核标准明确的基础之上。由于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的开展具有严肃性与专业性,为此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地要求,一方面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国企也应该重视开展相关培训,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确保知识储备足够,确保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是要通过培训与学习,使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所保证,只有思想意志坚定才能确保内控、审计和巡察工作开展具有客观性与严肃性,才能确保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的建立具有客观性与严肃性,制度的相关内容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而且,适度的激励性,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保证主动开展工作,保证完成任务。

四、结语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以电力企业为代表的国企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面临严峻的经营考验与市场竞争。不可否认国企在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的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国企固步不前,不能深化改革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那么国企在重要地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为此,建立国企内控、审计和巡察制度,坚持客观性、独立性、可行性、全面性,对于净化国企经营发展环境,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明确经济社会责任有重要作用。(作者单位:国网漳州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全面性客观性激励性
浅析历史的客观性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从《绸都·丝韵》谈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