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020-07-15 03:05韩丽红潘玉君杨冬琪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市州云南省耦合

韩丽红,潘玉君,杨冬琪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给旅游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若开发利用不当,就会超过生态环境的负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从而影响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和协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在国外,Farr利用植被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旅游业对斯蒂尔岛(英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Mishan认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2]。在国内,程慧[3]、刘德光[4]、李雪丽[5]等人通过构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演变情况;张洪[6]、王兆峰[7]等对皖江城市带、长江经济带的旅游生态效率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丛小丽[8]、李学[9]、孙晓[10]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吉林、贵州和黑龙江的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协调分析;黄冬梅[11]、徐凯[12]、洪启颖[13]等对遵义市、大连市、福州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区域、省、市一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多,成果较为丰硕。但是绝大多数研究以时间序列为主,很少涉及选取某一时间点对其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选取2017年云南省16个市州的截面数据,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云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指导。

一、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一)研究区概况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疆,介于21°8′N—29°15′N,97°31′E—106°11′E之间,东面、北面分别与贵州、广西、四川相连,西北面紧靠西藏,西面、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3个国家相邻,地理区位得天独厚[14]。云南省内山地高原所占比重大,平均海拔高,地形起伏大,再加上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使该区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造就了云南“旅游大省”的品牌效应。2017年,云南省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7亿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364.66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973.17亿美元,旅游经济蓬勃发展[15]。但是,云南省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使旅游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问题,这将会影响生态质量,降低旅游景观观赏性,束缚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协调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方法

(1)熵值法

本文主要选用熵值法来确定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指标权重,最终分别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分。由于选取的各指标的量纲和指标属性等不同,为了保证评价系统中各个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因此在计算权重之前需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权重:

计算熵值:

计算差异度:

dj=1-ej

计算指标的权重:

各评价对象综合水平得分计算公式:

(2)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概念起初源自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延伸到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16]。耦合度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交织联系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17]。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C为耦合度,U1为旅游经济系统,U2为生态环境系统。

公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综合考虑到云南全省的实际发展情况,文中在评价过程中取α=0.4,β=0.6。文中根据云南省16个市州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将协调度分为如下等级(表1)。

表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等级

(三)指标选取

文章数据主要选自《云南统计年鉴》(2018)及云南省16个市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针对指标的可获得性及实际发展情况选取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两个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运用公式计算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权重(表2)。

表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二、云南省市州层面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

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17年16个市州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并结合运算结果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图1 2017年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空间示意图

(1)当且仅当U1=U2时,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状况才会处在同一等级下协调发展。本文应用ArcMap2.1软件对云南省16个市州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空间分布的可视化展示,从图1可以看出:2017年全省16个市州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协调度评价结果中既不存在严重失调的市州,也不存在优质协调的市州,其主要可分为四类:较高协调、一般协调、低度协调和轻微失调。昆明是16个市州中耦合协调度数值最高、唯一属于较高协调类型的市;曲靖、玉溪、保山、丽江、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和大理8个市州属于一般协调类型,其数量占据了全省市州的一半,呈现连片状且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地区;属于低度协调类型的市州主要有昭通、普洱、临沧、文山、德宏和迪庆,这些地区布局较分散,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南和滇西南的边缘区域;怒江是16个市州中耦合协调度数值最低、处于轻微失调类型的州,主要与该区域地形地势相关。

(2)通过计算结果(表3)可以看出,2017年云南省16个市州的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值均大于0.9,表明两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强;16个市州之间的旅游经济综合得分和生态环境综合得分数值差异大,区域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从旅游经济系统得分来看,昆明市的数值为0.553,居全省第一位。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其地理区位优越,气候湿润,四季如春,同时区域交通通达度高,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众多,民族文化多样,是云南省的游客集散中心,因此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快,势头良好;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市州自身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知名度较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因此旅游经济发展处于中间水平;昭通市和怒江州的旅游经济综合得分最低,其发展水平较差,主要由于该类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知名度低以及地形因素导致交通发展水平落后所引起的,同时也受到周边旅游发展较好市州“屏蔽效应”的影响。综合来看,云南省旅游经济综合得分最高值(0.553)是最低值(0.104)的5.31倍,说明全省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表3 2017年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

从生态环境系统得分来看,昆明市的发展水平同样居全省首位,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昆明自身所拥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昆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其发展在全省稍高。曲靖和玉溪2市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一般,仅次于昆明,近年来2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较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引起的生态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低。昭通和怒江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最低,怒江位于滇西北,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全州98%以上的面积为高山峡谷,地形坡度较陡,地势起伏大,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为了生存就会毁林开荒来扩大耕地面积;昭通属于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地势陡峭,高山深谷遍及,生态问题突出,土地退化严重,因此昭通和怒江的生态环境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得分比较可以将云南16个市州分为两大类:U1>U2和U1U2时,属于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即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优于生态环境发展,此类市州主要包括昆明、西双版纳、丽江、大理、德宏和迪庆6个,该类型型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完善;当U1>U2时,属于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该类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优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曲靖、玉溪、保山、昭通、普洱、临沧、楚雄、红河、文山和怒江10个市州。

三、结论

(1)2017年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关系紧密,所有市州的耦合度值均大于0.90,处于高度耦合阶段。16个市州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具有显著性差异:昆明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属于较高协调发展型,曲靖、玉溪、保山、丽江、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和大理8个市州属于一般协调发展型,昭通、普洱、临沧、文山、德宏和迪庆6个市州属于低度协调发展型,怒江是全省唯一处于轻微失调发展型的地区。

(2)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得分比较可以将16个市州分为两大类:

①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主要包括昆明市、丽江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和迪庆州。该类地区在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导致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完善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②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主要包括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和怒江州。该类型的市州主要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交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地区要注重旅游交通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做好旅游景区的口碑宣传和推广工作,增强区域的旅游知名度;同时,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着重提升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市州云南省耦合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